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见抗感冒药物主要成分的药理特性及药物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几种常用抗感冒药物,记录其药品名与通用名,分析药物主要成分的药理特性,制定用药建议。结果常用抗感冒药物的主要成分主要有六种特性,即解热镇痛、收缩血管、镇咳祛痰、抗病毒、中枢兴奋、抗组胺。结论不同的抗感冒药物主要成分不同,针对性也有差异,应根据药物的适应症来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抗感冒药 药理特征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与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提高临床用药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瑞芬太尼临床用药的患者300例,对其临床用药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并结合临床病历探究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另选取300例常规麻醉患者进行对照比较,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通过临床分析,瑞芬太尼药理学特性属于三室模型,且对患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存在一定影响,且本组有2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常规组有29例不良反应,其中瑞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常规组,但低血压发生率要低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瑞芬太尼组手术成功率较高,临床价值显著。结论综合临床探究资料显示,瑞芬太尼作为新型的μ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迅速、消除快捷、作用时间短的优点,而且临床可控性显著优于其他激动剂,在临床输注用药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在门诊手术、全身麻醉以及神经外科等手术麻醉上具有更高的实用效果,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药理学特性 临床应用 探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查询5篇临床用药与IMSTOP100处方量数据,分析当前国内外眼科产品情况,为我国眼科产品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临床数据适应症、单品销量统计与IMS处方量进行排序。结果国内干眼症、抗炎抗感染、青光眼是主流产品,国外TOP100青光眼和抗炎抗感染处方量最高。通过对比分析,阐述对未来产品的一些建议。结论国内外用药情况有所差别,结合国内临床用药,得出未来开发重点。

  • 标签: 眼科临床用药 IMS 排序 前景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基质(smallintestinalSubmocosa),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生物膜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猪小肠黏膜下层,利用光镜、图象分析对其进行观察及分析,皮下埋植观察生物相容性。结果光镜显示,SIS的疏密层度逐渐加深,孔径率在70-90%之间,扫描电镜显示胶原纤维结构规整,网孔丰富,纤维连续。皮下埋植未见皮下明显的异物反应。结论经过这种方法制备的SIS,韧性大,结构、层次分明,生物相容性良好,是一种理想的细胞支持架,是组织工程进行组织修复的良好材料。

  • 标签: 猪小肠黏膜下基质 生物学特性 观察
  • 简介:摘要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指弥散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被认为是肿瘤血液转移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将近几年对CTCs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早期监测肿瘤复发、判断患者预后情况、评估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并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等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生物学特性 EMT CTM 干细胞
  • 简介:摘要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艾滋病(AIDS)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之一,成为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机会性感染,且病情重,预后差,是艾滋病常见死亡原因,近年来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流行较为严重,已经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状况、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艾滋病 新型隐球菌 感染 特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催产素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双重作用,广泛分布于子宫、卵巢、睾丸、肾上腺、胸腺和胰腺等器官,并有自主分泌和旁分泌的功能。催产素通过与受体关联的钙通道的激活和肌浆网钙的释放促使子宫收缩。催产素与受体结合后由第二信使介导,通过肌细胞膜上电压或激素调控、由受体介导的细胞外钙内流产生宫缩作用。催产素作用于心脏催产素受体,降低心脏收缩力以及心率。然而,尚不清楚在分娩早期,子宫大量合成催产素是否导致了催产素受体的相应增加和子宫的应激状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铕、铽依诺沙星配合物光谱特性。方法值得铕、铽盐酸化合物,称取适量,与草酸钠、依诺沙星在反应釜中,在试剂中加热反应,冷却,过滤,挥发2个月,得到晶体,进行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测定。结果均属于晶体系;铕配合物,在ct-NDA作用下,随着DNA加入,配合物吸收峰发生减色效应,铽配合物KBr压片法进行紫外线吸光光度分析红外光谱图与依诺沙星盐酸相似;荧光光谱测定,两种配合物激发光谱形状基本一致;荧光分析显示,铕配合物出现Eu3+特征荧光峰,铽配合物放射光谱与铕完全不同,配合体与配合物相同。结论铕、铽依诺沙星配合物光谱特性既存在共同点又存在异同点,今后需进行抗菌效果研究,并与光谱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配合体晶体结构与抗菌效果相关性。

  • 标签: 依诺沙星 结构特性 稀有金属 配合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药食同源”产品产业发展的历史与优势,分析了“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提出了“药食同源”产品的研发,质量、市场监管和国内外市场上发展趋势的对策思考。

  • 标签: 药食同源 产业发展 影响因素 对策与思考
  • 简介:摘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的互利关系”8项质量管理原则作为标准和理论基础的条件下,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突出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以及管理评审,来确保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对提高产品质量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适宜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食管黏膜下肿物的特性以及超声内镜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因胃镜检查疑有食管黏膜下肿物而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内镜检查,分析食管粘膜下肿物的特性,评价超声内镜在食管黏膜下肿物中的诊断效果。结果根据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可知,诊断平滑肌瘤28例(56.0%),经高频电切术治疗26例,病例证实25例,诊断符合率为96.1%;诊断脂肪瘤1例(2.0%),息肉3例(6.0%),静脉瘤6例(12.0%),食管囊肿3例(6.0%),间质瘤、颗粒细胞瘤、外压性改变各1例(2.0%),未发现异常6例(12.0%)。其中食管粘膜下中肿物直径<1cm患者34例(77.2%),病变起源于粘膜肌层40例(90.9%),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低回声光团患者39例(88.6%)。结论在利用超声内镜诊断中,可有效判断患者食管粘膜下肿物起源,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在该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食管黏膜 肿物 特性 超声内镜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念珠菌引起院内感染的临床特性及其耐药趋势。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各临床科室患者尿液、痰液、血液以及人便等各类人体分泌物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检验器械对标本进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实验。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共检测出念珠菌166株,其中105株为白色念珠菌(63.3%),23株为热带念珠菌(13.9%),16株为光滑念珠菌(9.7%),11株为近平滑念珠菌(6.6%),11株为其他念珠菌(6.6%);其中以痰液中检出比例最高,76株(45.8%);其次为尿液,检出45株(27.1%);在所有科室中以ICU检出率最高(53.6%),其次为普外科(14.5%)以及感染科(12.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平均敏感率最高的是两性霉素B(AMB,100%)以及5-氟胞嘧啶(5-FC,99.4%)。结论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激素、抗肿瘤类药物的使用会致使患者机体内菌群失调,从而导致患者免疫能力的下降并增加患者感染念珠菌的几率,因此临床上加大对念珠菌耐药性的检测并合理使用各类抗菌药物,是降低临床念珠菌耐药性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念珠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临床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06~2015年我地区志贺菌属、型分布、生化特性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将我地区2006~2015年收集的经常规分离方法初步鉴定为志贺菌属的菌株486株进行研究,均进行分离、纯培养,然后实施二十种生化试验,根据生化结果选取符合的菌株,实施血清鉴定,确定最终结果,然后实施药敏试验,总结志贺菌属、型分布、生化特性及其耐药情况。结果486株初步鉴定为志贺菌属的菌株最终确定为志贺菌属425株,其中以福氏志贺菌最多,其次为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迟缓发酵蔗糖较多,全部确定的425株中则有88株迟缓分解蔗糖,宋内志贺菌基本无分解蔗糖,但分解乳糖与蔗糖,鲍氏志贺菌中4型不分解甘露醇较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志贺菌主要对痢特灵、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及红霉素作用强,敏感率均不低于85%。结论志贺菌属有自身的型分布、生化特性及耐药特点,应加强研究,以便为临床预防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志贺菌属 型分布 生化特性 耐药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从人结直肠肿瘤组织中分离培养CD47阳性肿瘤细胞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无血清培养法对原代培养细胞进行筛选培养,采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分离具有连续克隆能力的单细胞,流式细胞仪分选出细胞表面标记CD47阳性的细胞亚群;分离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经PHA活化,实验分为3组①空白对照组,②与CD47阳性肿瘤细胞(110)共培养组,③抗CD47单克隆抗体组(1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MTT法检测培养72h后各组T细胞的增殖水平,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中IL-12、IFN-γ、TNF-α的表达量。结果三例原代培养的肿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能够形成肿瘤球并获得可持续传代的克隆细胞;能够形成肿瘤球的原代培养细胞中CD47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99.8%,97.2%和99.9%;与活化的人T淋巴细胞共培养,加入(10μg/ml和20μg/ml)抗CD47单克隆抗体组比CD47阳性细胞组T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P<0.05),20μg/ml浓度组与10μg/ml浓度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LISA检测CD47阳性细胞组培养液中IFN-γ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IL-12、TNF-α的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结直肠肿瘤CD47阳性细胞亚群能抑制活化的T淋巴细胞增殖并抑制其释放IFN-γ,为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CD47 免疫逃逸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测量跟腱组织弹性模量的应用价值;为跟腱运动性损伤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1只,雄性,体重1.5±0.1kg,5月龄;随机均分成三组(n=7,A组中等训练强度组,B组高强度训练组,C组对照组)。结果根据ARFI成像结果对ABC三组跟腱数据定量分析经过ARFI成像可得出经过8周训练后B组的弹性模量显著降低,A组较对照组C组弹性模量略有降低。结论ARFI能够直观、清楚的反映兔跟腱组织的生物力学变化;对运动训练及运动性损伤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实际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跟腱组织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磷霉素的体外抑菌活性,并评价其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联合磷霉素钠;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分离得到的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检验,磷霉素钠实验。结果研究显示磷霉素钠对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为32μg/ml,对沙门氏菌则为64μg/ml,未见耐药;对照组与观察组痊愈率、愈显率、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时间、尿液浑浊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霉素耐药率相对较低,在泌尿系感染治疗中疗效较左氧氟沙星无显著优势,但联合用药在控制尿液浑浊、加速细菌清除方面可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 标签: 磷霉素 药动学 药效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从古方开发中药新产品既要遵循中医药基本理论,体现中医药理论特点。又要以现代科学的手段加以整理、改革、并扩大治疗范围。

  • 标签: 古方 中药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