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病,其并发症,如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已成为国内人群主要的致死及致残的原因。而随着现代化生活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糖尿病发生率在不断增高。近年来,人们也在不断研究并探索如何预防及控制糖尿病的方法,本文将探讨互助在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互助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助献血利弊。方法统计2012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献血总人数、无偿献血人数、互助献血人数,计算互助献血比率。结果本血站近六年度互助献血率不断上升。结论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分析互助献血存在的利弊分析,工作中正确合理的运用互助献血,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积极向上发展。

  • 标签: 互助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评价互助献血,并针对互助献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随机对200名互助献血者的献血意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2015年和2016年我院临床申请用血人次、手术人次、红细胞使用量、互助献血量以及血站红细胞发放总量进行统计。结果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开展微创手术和血液保护新技术以及合理用血有助于降低互助献血比例。结论互助献血的有效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献血环境并且要控制比例,减少互助献血比例需要扩大对无偿献血人员的招募,“开源节流”以及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

  • 标签: 互助献血 微创手术 血液保护新技术 无偿献血 长效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科夜间护理组长的工作体会予以研究。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夜间护理组长的产生及职责予以分析,总结夜间护理质控组长的具体要求与作用。结果加强夜间护理组长职责的落实,可有效规范各项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减少护患纠纷。结论在急诊科夜间护理中,合理设置1名组长,对提高夜间护理质量有着十分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与推广。

  • 标签: 急诊科 夜间护理 组长
  • 简介:摘要目的互助献血是缓解临床供血压力,保障临床用血需求的有效形式。方法乌鲁木齐地区完善互助献血相关制度,规范互助献血流程,获得政府支持,临床机构配合等举措开展互助献血。结果互助献血的开展,增加了无偿献血的数量,有效缓解了医疗急救用血压力。结论互助献血是一把双刃剑,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保留、回访等血液相关的工作,保证充足的血源,保障医疗用血的安全。

  • 标签: 乌鲁木齐 互助献血
  • 简介:摘要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衡量执行力的标准,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本文对护理组长如何通过提升执行力,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执行力 护理组长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工作的4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成两组作为研究对象,20名/组。两组均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对照组中不设置护理组长,在观察组中设置护理组长。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医生满意度与患者满意度评分、科室检查中的护理质量评分和专业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上述四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护理人员具有优势(P<0.05)。结论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显著,能够综合提高护理人员的相关能力。

  • 标签: 护理组长 层级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分层级管理中设立护理组长对妇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护理组长岗位设置、选拔护理组长、制订护理组长的岗位职责、以及对护理组长进行考评的方法。结果设立护理组长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体现了护士的价值。结论设立护理组长是护理分层级管理中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护理组长 层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责任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质控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为层级管理实施前阶段,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为层级管理实施后阶段,由护理责任组长对本组护士的各项工作开展质控管理,比较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文书质量、护士工作能力、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层级管理实施前,实施后的护理文书质量、护士工作能力、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责任组长可提高护理层级管理质控工作的效率,同时可促进医患和谐。

  • 标签: 护理责任组长 层级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区域组长在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在对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按区域划分,实施区域组长负责制。结果实施区域组长负责制后,消毒供应中心在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化管理,实现了物品处理全过程的实时质量监控和持续质量改进,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区域组长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组长在新生儿科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作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方法通过护理质量控制,进行带教及指导、沟通和协调,来发挥护理责任组长的作用。结果责任组长带领本组责任护士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结论责任组长在新生儿科责任制整体优质护理服务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责任组长 责任制整体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6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未实施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再以2015年7月~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实施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缺陷次数、护理不良事件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结论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的应用效果的明显,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适合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管理 组长负责制 分层管理
  • 简介:摘要外科手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手术室护士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是个更高层次的挑战,根据外科手术的需要护士进行专科轮转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专科组长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中能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能有力的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

  • 标签: 专科组长 临床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改进中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并对比分析在实施岗位建设前后,器械的回收清洗、装载灭菌、包装、储存发放质量以及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统计发现,在实施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后,以上各项观察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岗位建设前(P<0.05)。结论区域组长岗位建设,使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使物品处理全过程的实时质量监控以及持续质量改进得以实现,改善了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品质值得关注。

  • 标签: 区域组长岗位建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互助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解互助献血模式下血液不合格率的改变情况及特征。方法通过2012年2月-5月本市687份互助献血者与6357份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筛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互助献血者不合格率与自愿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基本相同。结论互助献血模式下血液合格率者多属患者亲友,在用血荒的情况下可以做为无偿献血血源紧缺及偏型的暂时补充,加大宣传力度促使互助献血者队伍发展并扩大成为自愿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 标签: 互助献血 无偿献血 血液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互助献血者在献血中的安全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站进行机采血小板互助献血的342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献血中的安全防范措施。结果通过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342例机采血小板互助献血者中,有4例(1.17%)在献血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均属于轻度反应,表现为恶心、盗汗、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无重度反应。结论机采血小板的捐献人员在采集血小板的过程中,献血反应的预防和预后处理时特别重要,在采集前认真做好捐献人员的筛选工作,在采集血小板的过程中,密切关注献血者的情况,一旦发生献血反应,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防范于未然。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互助献血者 安全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无偿献血者(自愿、亲友互助)的献血反应。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市的无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自愿无偿献血者和亲友互助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进行评价。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机率显著低于亲友互助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亲友互助无偿献血者多属于被动献血,对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甚至是没有了解,献血后容易发生献血反应,相比于自愿无偿献血者来说较为不安全,因此,要加大对献血者的健康宣传,增加自愿无偿献血者,减少亲友互助献血者。

  • 标签: 自愿无偿献血 亲友互助 献血反应 健康宣传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成分输血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输血领域的一场革命,血液分离技术的进步,高质量的血液成分不断推向临床。随着临床医生对成分输血认识的加深,成分血的应用比例逐年上升,其中机采血小板以其高纯度、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正广泛应用了临床上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正在出血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及骨髓和器官移植的患者。因此机采血小板的临床使用量不断攀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招募难度增大。为了保障临床对机采血小板的使用需求,2010年底温州启动和开展亲友互助捐献机采血小板。此举既部分满足了一些患者的需求,同时也暴露出很多弊端。目的通过深入的分析旨在如何解决机采血小板中互助献血的弊端,使互助献血成为自愿无偿献血的有效补充。结论无偿献血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互助献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提倡的献血方式,是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的明确要求,是无偿献血的有效补充。一方面我们需积极加强宣传动员,不断扩大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全面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同时要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掌握好献血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合理有效尽可能地避免互助献血的弊端发挥应有的作用。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互助献血 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