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人格因素在童年期虐待和成年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是否不同类型的童年期虐待对成年期抑郁的影响存在不同的中介机制。方法从湖南两所大学抽取大学女生,完成儿童创伤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采用相关分析、结构性线性回归方程来检验人格因素在童年期虐待影响成年抑郁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共485人完成调查,16.6%有童年期虐待,忽视最常见;除躯体虐待外,其他所有童年期虐待因子都对抑郁总分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控制人格因子影响后,忽视因子对抑郁总分的预测仍有统计显著性。结论人格因素中介了童年期虐待对成年抑郁的影响;神经质人格完全中介了情感虐待和性虐待对成年期抑郁的影响,部分中介了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的影响,而外向性人格和精神质对除躯体虐待之外的其它童年期虐待因子均有部分中介作用;忽视可能有着不同于其它虐待类型的中介机制。

  • 标签: 人格因素 童年期虐待 抑郁 女性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介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脂、心功能情况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d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的发生率(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期间实施介入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血脂及心功能改善价值显著,同时还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介入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物相互作用,保证安全用药。方法从药物相互作用和如何减少不利作用两方面,探讨临床上的安全用药。结果可以实施个体化给药、重视药品说明书、重视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人群及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药物等方面来减少药物之间不利的相互作用。结论重视药物相互作用,能提高医疗质量,对安全用药极为重要。

  • 标签: 药物 相互作用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科护理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0月于我中心门诊就诊的患者,共60例,按就诊的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较于对照组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护理在临床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促进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显著提高,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全科护理 临床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抽验在药品风险监管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与整理本辖区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发布的药品质量公告,分析抽验药品总批次、合格率、主要不合格情况。结果2016年与2017年的药品抽验总体不合格率均低于9%,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2017年本辖区加大对中药材及饮片的监督抽验,抽验总批次为120批,不合格66批,不合格率55%。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本辖区药品抽验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结论抽验在药品风险监管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加强药品质量监管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已经查出的不合格药品信息,提高药品生产与使用安全。

  • 标签: 抽验 药品 风险监管 中药材 不合格率
  • 简介:摘要每次大型灾害就有往往因为救治不及时和医疗设备有限而死伤无数,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而手术室作为紧急救援时最有效的手段,逐渐在灾害救援时引入,以提供最及时的医疗救援。但是在灾害救援时期,手术室设置与管理存在部分问题,因此文本对救灾现场的手术室进行研究,探讨其价值作用

  • 标签: 手术室 灾害救援 作用
  • 简介:摘要在“互联网+医疗”效应的引领下,“微医院”正在成为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微信公众号可作为其功能实现的重要载体。通过“微医院”建设,深入推进就医流程与诊疗流程再造,让患者通过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获取诊前、诊中、诊后一站式医疗服务信息,实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 标签: 互联网+ 预约挂号 移动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于妇科门诊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和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07月至2017年06月收治的90例妇科门诊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妇科门诊患者分组;对照组开展妇科门诊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基础理念;观察组开展妇科门诊护理工作期间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对最终妇科门诊护理优良率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妇科门诊患者护理优良率(93.33%)同对照组妇科门诊患者(73.33%)比较,获得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医院妇科门诊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充分应用,可以使得健康知识普及度呈现出较为明显提高,最终对于妇科门诊患者护理优良率的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证。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妇科门诊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贫血鉴别诊断的血液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贫血患者分为A组(地中海贫血)和B组(缺铁性贫血)各40例,同期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其血液样本进行检验,比较血液检验指标之间的不同差异,并对血液检验诊断贫血的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计算。结果对照组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高于A组和B组,B组红血细胞(RBC)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高于A组和对照组,各组血液检验结果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符合率为65.0%和72.5%,灵敏度为87.5%和90.0%,特异性为62.5%和65.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验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及优化管理对其的免疫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100例稳定期患者,观察组优化管理2个月(健康教育、吸烟管理、用药指导、肺康复锻炼);对照组出院时健康宣教,常规回访。实验前后抽取患者血液SemiBio细胞免疫芯片检测CD4+、CD8+计数。结果优化管理前观察组、对照组CD4+、CD8+、CD4+/CD8+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优化管理后观察组、对照组CD4+、CD8+、CD4+/CD8+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定期COPD优化管理可升高血CD4+,降低血CD8+,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COPD患者健康状态。

  • 标签: COPD稳定期 优化管理 CD4+ CD8+ CD4+/CD8+
  • 简介:摘要ICD编码工作质量准确性与效率是直接影响DRGs及DRGs-PPS的研究,HQMS数据上报,医院评价及医院质量管理等工作的根本原因,ICD编码是提取病案首页信息的主要途径,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性在当前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容忽视ICD工具书的指导作用,论述充分利用最基本、快捷、正确的方法ICD工具书有效指导编码工作,发挥良师益友作用,提高编码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精细化持续改进ICD编码的工作模式,提升编码与病案信息服务质量及效率,增强编码人员的综合实力,是医院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抓手,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院间竞争能力争取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服务于社会。

  • 标签: 工具书 指导 编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分析药师促进临床药物合理使用的内容、药师与临床用药的关系与临床药师对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结果临床药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协助医师进行临床用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

  • 标签: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学干预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作用。方法选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对我院门诊进行抽取485例门诊西药处方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同期另抽取485例住院处方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药物干预措施,对照组未采取干预措施。观察及比较两组临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以及不合理用药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护人院对临床药物的认知率为470(96.90)%、处方行为合理率为484(99.79)%、处方调试率为483(99.58)%、医嘱执行率为485(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药物处方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包括更换药品为75(15.46)%、联合药品95(19.58)%、药物选择78(16.08)%、单次剂量70(14.3)%、日个日药次数78(16.08)%,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χ2=20.34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学干预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药学干预 临床用药 合理性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三七的鉴定标准以及药理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总结鉴定三七的标准,并分析三七的药理作用。结果可从来源、理化、显微、性状等方面对三七进行鉴定,三七具有抗血栓、止血、补血、抗炎消肿、保肝利胆以及镇痛等作用。结论三七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具有多种作用,可通过鉴定标准的制定来确保三七的疗效和用药安全。

  • 标签: 三七 鉴定标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在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中,行政沟通是重要的内容,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为医院日常运行中的各方面管理工作。医院要高效率、高质量地运行,就要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对于行政管理中所存在的行政沟通问题,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以保证医院正常运行。本论文针对医院行政管理中行政沟通的作用进行研究。

  • 标签: 医院 行政管理 行政沟通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噻吗洛尔与卡替洛尔联合曲伏前列素的降眼压作用及影响血脂的作用分析。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抽选在本院接受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将全部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即单用曲伏前列素组(n=30例,单独采用曲伏前列素治疗)、A组(n=30例,噻吗洛尔+曲伏前列素)、B组(n=30例,卡替洛尔+曲伏前列素),单用曲伏前列素(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情况以及血脂水平。结果相比单用曲伏前列素,A、B组的眼内压降低比较显著(P<0.05);A、B组的血脂水平基本相近(P>0.05)。结论相比单用曲伏前列素,噻吗洛尔、卡替洛尔分别联合曲伏前列素进行治疗,获取的疗效会更加显著,并且噻吗洛尔、卡替洛尔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基本相近。

  • 标签: 噻吗洛尔 卡替洛尔 曲伏前列素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预防性护理对腮腺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腮腺肿瘤术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对腮腺肿瘤术后康复知识的认知;护理前后患者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皮下积液、涎腺瘘等腮腺肿瘤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患者对腮腺肿瘤术后康复知识的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皮下积液、涎腺瘘等腮腺肿瘤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腮腺肿瘤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减少住院时间和提高健康水平。

  • 标签: 应用预防性护理 腮腺肿瘤术 并发症发生
  • 简介: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含有约20-24个核糖核苷酸且总数超过五千的小RNA,其在组织细胞内有很多重要的调节功能。每个miRNA能够有数个靶基因,被认为是细胞基因表达的微小管理者。MicroRNA能够编排与细胞表型转化及疾病进展相关的基因表达谱,可以通过刺激凋亡或阻止翻译来调控大多数蛋白编码基因,并参与生命过程中一系列的重要进程,包括细胞的发育、增殖、凋亡、死亡、脂肪代谢和分化等。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MicroRNA对心脏及大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影响,本文将着重讨论MicroRNA在主动脉夹层形成中的作用

  • 标签: MicroRNA 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干预在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作用评价。方法选取本市25个社区,共计2265个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艾滋病的预防干预措施,观察预防干预前后群众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以及歧视态度。结果预防干预后的艾滋病知晓率97.13%以及不歧视态度94.39%明显高于预防干预前的艾滋病知晓率60.66%以及不歧视态度54.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干预能有效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同时提高群众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并降低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干预 艾滋病 流行 临床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黛力新在治疗慢性咽炎伴有焦虑抑郁患者中的作用。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黛力新和西地碘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地碘治疗。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分别给予治疗效果判断及SDS、SAS评分。结果治疗组在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量表减分率也优于对照组。结论抗抑郁药物合并治疗伴有明显焦虑抑郁的慢性咽炎,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 标签: 黛力新 焦虑 抑郁 慢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