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当前大学生使用洗衣中存在的误区及问题。方法:2016年7月10日,在川北医学院共发放问卷1000份,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数据表明影响大学生选择洗衣的主要因素是产品功能、价格和广告,并且多数大学生并不关注产品成分,对于功能也只是通过广告而得知。结论:对洗衣成分和功能进行分析,引导大学生理性选择。

  • 标签: 调查 洗衣液 大学生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目的:观察舒乳通口服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肠系膜微循环有无影响,以了解其活血化瘀作用.方法:大鼠口服该药(大、中、小剂量组)5天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及肾上腺素所致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观察.结果:本品能明显改善血流变学和微循环,且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舒乳通口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 标签: 舒乳通口服液 血流变学 微循环 实验研究 中药
  • 简介:实验联合应用钩藤总(Rhynchophyllatotalalkaloids,RTA)与合用夏天无总(Coryadlisambailismigototalalkaloids,COAMTA),观察灌胃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采用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模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22h模型,经断头喘气时间,神经病学评分(Bederson5分制法),脑梗塞范围及脑组织水含量变化,观察RTA及RTA合用COAMTA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通过测定脑组织中NOS、SOD活性,MDA含量及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作用的机制.

  • 标签: 钩藤总碱 夏天无总碱 实验性脑缺血 药效学 RTA 剂量
  • 简介:目的:观察小檗(Berberine)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影响及对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mg.kg-1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取建模成功大鼠胸主动脉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SMA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的生长曲线,CCK-8法测定小檗IC50,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小檗对VSMC中NF-κB核转移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对比,糖尿病组VSMC生长速度快,小檗能明显抑制糖尿病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IC50为6.001±0.853μmol.L-1,而对正常大鼠VSMC增殖的IC50为18.229±0.434μmol.L-1(P〈0.05)有剂量依赖性;小檗能抑制糖尿病VSMC中NF-κB从胞浆转移到胞核。结论:小檗呈剂量依赖性能抑制糖尿病VSMC增殖与NF-κB的核转移。揭示小檗可能有抑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作用,而此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激活有关。

  • 标签: 小檗碱 糖尿病 血管平滑肌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 简介:全头型脑磁图(whole—headed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设备作为一种新的无创伤性脑功能成像设备已经应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应用于临床,其原理是通过超导量子干涉仪(super—conductingquantuminterferedevice,SQUID)精确地测量大脑产生的微弱的电磁波信号。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在临床上使用的最新的脑磁图设备可同时记录306个磁通道。脑磁图设备对人体无侵害,易确定电磁波产生的部位,目前逐步应用于癫痫灶定位及脑功能区定位。为了维持超导量子干涉仪保持超导状态,必须对脑磁图设备补充氦,使超导量子干涉仪浸泡在氦中,

  • 标签: 成像设备 脑磁图 液氦 超导量子干涉仪 医学影像技术 计算机技术
  • 简介:1.黄芪注射对非特异性免疫有促进作用黄芪注射10g/kg连续腹腔给药10天,对正常小鼠和氢化泼尼松处理小鼠胸腺有增重作用(P<0.01);4g/kg~10g/kg对氢化泼尼松处理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显著提高廓清指数和校正廓清指数(P<0.05~0.01)。2.黄芪注射对体液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黄芪注射以4.0g/kg~25.0g/kg剂量连续给药9天,对正常动物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无显著影响(P>0.5),但25g/kg剂量能显著增加环磷酰胺处理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P<0.01)。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体液免疫功能 促进作用 脾淋巴细胞增殖 抗体生成 廓清指数
  • 简介:目的:观察肝欣舒口服的解痉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实验观察解痉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反应实验检测镇痛作用。结果:肝欣舒口服能拮抗缩宫素所致的子宫平滑肌痉挛,提高小鼠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结论:肝欣舒口服具有明显的解痉镇痛作用。

  • 标签: 肝欣舒口服液 平滑肌痉挛 热板法 扭体
  • 简介:本文对蛙肠系膜微循环中毛细血管网和微动脉分支中的血流摆动现象以及微静脉中的血流变化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并在局部应用微量的肾上腺素和组织胺,初步分析了血流摆动现象的机制。

  • 标签: 微循环 血流摆动 血管运动
  • 简介:本研究采用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反相高效相谱(HPLC)法测定由中药白芍、甘草等中药组成的中成药肝力宝口服中的主药芍药甙含量。以提取效果最好的甲醇为溶剂,超声处理20分钟,直接提取,流动相:甲醇-水(23:77);填充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检测波长:230um;流速:0.8ml/min。用此法所得本品每ml含芍药甙不低于0.8ml。本法的理论

  • 标签: 芍药甙含量 含量测定 临床药理 服液 键合硅胶 中成药
  • 简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auditoryevokedpotential,BAEP)是研究听觉神经通路的一条新途径,反映的是听神经及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电生理机能,正常的BAEP的产生有赖于听神经及脑干通路的完整和功能正常。目前认为BAEP中Ⅰ~Ⅴ波发生源与椎基底动脉(后循环)系统供血区域相吻合^[1],对研究后循环缺血有独特的价值。

  • 标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后循环缺血 听觉传导通路 神经通路 BAEP 椎基底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对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的89例颈椎病急性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进行颈椎牵引、局部按摩等基础理疗,治疗组在理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高于对照组76.8%(P〈0.05)。症状好转时间分别比对照组缩短6天。血液流变学方面二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对治疗颈椎病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颈椎病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本人从事临床脑电图工作多年,实践中曾使用过多种形式的脑电图帽子,多数不理想,进口帽子价格昂贵,使用也不太方便。现介绍一种自制的,简单易做使用方便、弹性良好、压力适中的压迫电极帽子,以供同道参考制作。一、制帽子材料及方法:材料用直径为6mm左右的输液橡皮条1米长左右(制作一个),将其沿纵轴方向一剪为二成扁平状,白色扁平纱布带子2米。制作方法:帽子制成大、中、小号三种不同规格,以下介绍中号帽子制作尺寸(大、小号请按中号规格每条橡皮条伸缩2—4cm),将橡

  • 标签: 临床脑电图 橡皮条 中央线 帽子 制作方法 下颌
  • 简介:齐拉西酮通过抵抗多巴胺D2和5HT2受体而显现治疗精神病的疗效.文献报道单剂肌注齐拉西酮的生物利用度为100%,达峰时间为60min.t1/2为2~5h.本实验研究了重庆圣华日曦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人体药代动力学.

  • 标签: 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给药方法
  • 简介:多抗甲素在临床上治疗再障,获得较好的疗效。肌肉或静脉注射多抗甲素有一定副作用如低热、哮喘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我们采用成都利华药厂的多抗甲素口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并作造血干细胞GM-CFU测定,免疫指标等检查,

  • 标签: 多抗甲素 白细胞减少症 过敏性休克 再障 造血干细胞 免疫指标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动员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月~2017年4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入院并行冠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83例,根据有无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即置入冠脉支架分为两组:PCI组患者66例,于冠脉造影后即刻以及球囊扩张后第1、3、5、7、24h各取外周血2mL。单纯行CAG检查患者17例作为对照组,于CAG后0、7、24h以同样方法各抽取外周血2mL,所得标本由同一实验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KDR+细胞数量。结果:对照组CD34+/KDR+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CI组CD34+/KDR+细胞数量在球囊扩张术后24h出现升高,较0h升高61%(43.50±29.59vs27.28±13.61,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CD34+/KDR+细胞数量变化幅度与PCI术中冠脉损伤程度显著相关(P〈0.001)。结论:PCI发起EPC的时间依赖性动员,PCI术后24hEPC的最大动员幅度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循环内皮祖细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目的:观察参麦注射(SMI)对于放射性损伤所致的小鼠血虚证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60Co照射小鼠,造成小鼠白细胞减少模型,即产生小鼠血虚证.评价SMI对于60Co所致的小鼠血虚证的治疗作用.结果:SMI对60Co照射所致小鼠血虚证症状如虚汗多、寒战、精神萎靡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60Co照射所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减少有明显对抗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还显示,照射后四天SMI大、中剂量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其骨髓造血功能比较活跃,提示SMI对放射性损伤所致小鼠血虚证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于小鼠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SMI对小鼠放射性损伤所致血虚证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60CO照射 小鼠 血液系统作用 研究 血虚证
  • 简介: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经颅多普勒(TCD)的变化并作对照分析。方法:对78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进行BAEP和TCD的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AEP异常的有59例,异常率为76.0%。其中表现为脑干型35例(59.3%),混合型18例(30.5%)和内耳型6例(10.1%)。在TCD异常的55例,异常率为70.5%。主要表现在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减慢或增快;血流频谱改变及PI值增高。结论:BAEP能敏感地检出后循环缺血患者的听通道神经功能的异常,而TCD则可了解后循环缺血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异常情况,联合应用BAEP和TCD检测对后循环缺血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后循环缺血(PCI)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经颅多普勒(TCD)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注射对室性心律失常时兔心内膜MAP的变化,试图揭示其抗心肌缺血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组,在心肌缺血背景下致心律失常前后分别记录、检测各项观察指标,作前后对照和组间比较。结果:在心律失常前后,对照组平均心率均低于丹参组;与对照组比较,丹参组在心律失常前后,振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二组自身心律失常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最大上升速度,高于自身心律失常后(P〈0.05),丹参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丹参组在心律失常前APD90均低于自身心律失常后(P〈0.05),心律失常前,丹参组APD90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心律失常后,对照组蛾高于丹参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能提高心内膜心肌耐受缺血的能力,起到了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效应,这可能是丹参对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具有增强效应电生理基础。

  • 标签: 丹参 室性心律失常 心内膜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