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依据结石成分的健康教育对泌尿系结石复发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云南省昭通地区的治疗后的泌尿系结石病人327例进行研究,所有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163例,研究组1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包括:多饮水,适当活动,膳食均衡,少食牛奶及豆制品等一般性结石复发预防指导。研究组患者的预防措施包括对照组实施的一般性结石复发预防指导措施,同时,依据结石成分的不同给予不同的预防指导,如草酸钙类结石注重均衡营养,尿酸类结石限食嘌呤丰富食物,磷酸铵镁结石防止尿路感染等。定期随访6个月至2年,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复发率。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2年内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5.24%和7.69%,研究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不同结石成分的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相应成分的结石复发率(P〈0.05)。结论:根据泌尿系结石的组成成分,为结石患者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与复发率。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结石成分 复发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对癫癎发作的起源和定位的作用和意义。方法:120例患者均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其中73例监测中可见明确的局灶性癎样放电,结合临床发作形式和发作期脑电图以及影像学检查,73例为症状性癫癎,且均有手术治疗的意愿,经准确定位癫癎灶后,实施手术治疗,手术中均行皮层脑电图监测(CoEEG)。23例脑电检测中发现明显癎样放电,因放电灶分散或位于功能区或因脑肿瘤伴发癫癎或患者发作不太频繁且不愿意接受开颅手术者,行伽玛刀治疗。结果:73例开颅手术者,术中均监测到皮层棘波放电。术后随访6~24个月,发作停止者70例,明显减少者2例,无显著改善者1例,有效率99%。结论: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癎术前评估定位致癎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视频脑电图监测 癫癎外科 术前评估
  • 简介:脑电活动是客观反映脑机能变化的客观指标,脑电活动有自发脑电和诱发脑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自发脑电及诱发脑电的提取及处理有很大的发展,如自发脑电的提取已发展有动态脑电,数字化脑电,图像与脑电信号同步的数字化视频脑电,功能与形态结合的功能定位脑电.如视、听、体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事件相关诱发电位等的提取均有专门的仪器,它们不仅用于科学研究近十余年已用于临床,尤其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对促进功能神经外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医疗水平要求的提高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促进了此项检测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并在城市大医院里开展,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神经外科 手术中 脑电监测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事件相关诱发电位 自发脑电
  • 简介:本文旨采用决策分析对腹部外科抗感染常用头孢菌素进行评价,供临床用药参考。决策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评价品种、选择评价标准、进行分阶系统的设计、进行决策分析并得出结果、进行灵敏性分析。本文选择的评价品种是:头孢唑啉,头孢拉定、西力欣、先锋必素、菌必治、复达欣。选择的评价标准是:有效性(主要依据其对腹部外科常见感染病菌的MIC90);安全性(副作

  • 标签: 决策分析 先锋必素 评价品种 常见感染 头孢拉定 头孢唑啉
  • 简介:肺不张是胸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急性脓胸闭式引流或慢性脓胸纤维板剥脱术后、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术后、肺叶切除术及食道癌术后、肺复张不满意,脓胸未完全消失或发生肺不张,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多困难。为此,我们采用面罩鼓肺应用于以上手术后肺不张者,均获得满意疗效。共20例,男17例,女3例;

  • 标签: 术后 肺不张 治疗 面罩 并发症 常见
  • 简介:血栓栓塞是一种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疾病,动脉附壁血栓形成脱落是造成远端微小动脉栓塞的重要原因,深静脉形成及脱落血栓是造成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动脉还是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的高凝状态及明确的血液流变性改变密切相关。围术期特别是术后早期,更易出现微动脉栓塞和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现将血液高粘滞状态术后早期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术后 高粘滞血症 防治
  • 简介:目的:观察床旁超声对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危重患者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对183例心脏术后危重患者行床旁紧急超声检查,评估患者心腔的饱满程度、心肌收缩力、收缩协调性、心包有无积液及血栓压迫、瓣膜活动度、跨瓣膜血流速度等。对于术后出现低氧血症患者行胸腔及肺部超声检查,筛查患者有无胸腔积血、积液、肺不张、气胸等。对于术后出现无法控制的发热患者常规筛查瓣膜有无赘生物。结果:138例患者床旁超声检查后与常规临床判断及治疗决策一致,45例循环波动、低氧血症或少尿患者行超声检查后指导临床作出决定性、挽救性治疗决策。结论:对于心脏围手术期危重症患者及时行床旁重症超声检查可指导临床医生作出决策性治疗方案。

  • 标签: 重症超声 心脏外科 围手术期 危重症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的临床方法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6年7月我科35例显微外科治疗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对疾病的病理特点及诊治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手术死亡患者。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4例。结论: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采用颅面联合入路手术并进行颅底修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究奥卡西平单药治疗术后成人颞叶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2014年11月期间就诊的50例成人颞叶癫痫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采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单药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有16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4%;而对照组25例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13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60%,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80%)(P〈0.05)。结论:奥卡西平单药治疗术后成人颞叶癫痫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成人 颞叶癫痫 术后 奥卡西平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骨科手术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9例患者,A组患者行椎管内麻醉,B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对比A、B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分情况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药剂量、语言陈述时间、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同全身麻醉相比较来说,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佳,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状态,并且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很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精神状态 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