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简介:实验教学是解剖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环节,而实验考核是评价学生观察标本好坏标准之一。随着多媒体教学普及,将这一技术引入解剖学实验考核中已成为必然趋势。我们教研室利用Powerpoint、数码照相机和相关软件制作了解剖学实验考核软件,经近年来使用,具有诸多优势,值得推广,同时为计算机远程教育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实验考核 解剖学 多媒体技术 软件制作 多媒体教学 数码照相机
  • 简介: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科学,是医学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医学基础课基础,同时也是医学临床课基础.

  • 标签: 医学教育 多媒体技术 人体解剖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目前,人体解剖学标本材料来源日益困难,而标本需求日益增大,标本盒装化已成趋势.给盒装标本贴标签和图解有助于标本管理和使用.而目前标签一般为纸制,贴于盒右上角,其怕水、怕磨、怕碰,经过多轮次使用,擦拭标签都有不同程度损伤;而图解置于标本旁与标本不成一体.其一,不便于实验准备;其二,不便于学生实验课时与标本对照:其二,因标本多、图解多、学生多、易造成混乱,标本盒或图解容易损伤;其四,课后不便于标本、图解归位,给管理带来困难.

  • 标签: 盒装标本 标签 图解 技术摘要 卡片夹 制作方法
  • 简介: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实施新版《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背景下,基于现行有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注册技术审评经验和企业研发生产经验,对正压面罩技术要求、风险分析、临床要求和常见不良事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 标签: 正压面罩 技术要求 睡眠呼吸暂停
  • 简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日益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教学思想、教学体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医学领域中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同样也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革命挑战.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到了非改不可时候了.作为从事解剖学教学多年教师,这方面的体会颇深.

  • 标签: 中应用 人体解剖学 应用思考
  • 简介:人体解剖学传统教学手段依靠板书、挂图进行教学,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兴起,多媒体进入了人体解剖学教学课堂。基于人体解剖学知识特点,人体解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在于可以用图片和动画来展现人体结构特点。但目前多媒体所采用图片和动画均为二维,对器官立体结构以及内部交通情况难以展现。本课题采用三维建模软件3DMAX8.0对颅骨进行三维建模和动画制作,采用FLASHMX软件对动画进行编程,以.exe文件进行输出制作成课件。形象地重建出了颅骨三维模型并制作成功生动演示动画,更好地展现了颅骨立体形态以及内部交通情况。为三维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教学 三维动画
  • 简介:运动解剖学作为体育院校技术类专业学生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科研和指导运动训练中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形态学范畴,教学中必须借助大量标本进行直观教学,才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多,而有些体育院校不重视实验教学,只重视教师引进和培养,

  • 标签: 体育院校 解剖学实验 自我完善 培养 技术员 运动解剖学
  • 简介:《康复评定技术》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如何提高该门课程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关键之一。笔者从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教学内容确定、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思路和体会。

  • 标签: 高职 康复评定 教学改革
  • 简介: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办出特色一直是关注热点,其中包括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为了对现阶段中高职衔接存在问题、原因与改进思路进行探讨,我们在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至2012级医学专科护理、检验、药学系11个高职单招班级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围绕中、高职课程衔接、教育资源衔接等热点问题。经过对数据分析处理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课程体系衔接不够紧、课程内容有重复及文化基础课脱节等情况。基于此,我们提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对策:实施分类培养和弹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适度扩大对口招生,突破中高职生源衔接瓶颈,加强中高职一体化大专直通车教学管理。

  • 标签: 中高职衔接 教育 分析 对策
  • 简介:对31例围产儿肝体表投影及大小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肝上界在右液中线大多位于第7肋-8肋间隙平面(87.1%),在右锁骨中线大多在第4肋间隙平面(70.9%),在左锁骨中线以平第5肋-6肋间隙平面者最为多见(93.5%)。肝下界在右腋中线位于肋下缘以下0.74cm(100%),在右锁骨中线位于肋下缘下方2cm(100%),在左锁骨中线多位于左肋弓下缘以下1.9cm(64.5%)。在右锁骨中线,肝上、下界之间距离平均为3.67厘米。肝左、右两端之间最大距离平均为6.21cm。

  • 标签: 围产儿 体表投影
  • 简介:1932年一位名叫Barr青年医生首先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词并证实此病是腰腿痛致痛主要原因。至今,人们曾通过脊髓造影、手术所见及尸体解剖对本病进行过多种解剖特征分析。在20世纪40年代,Scott和Young就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固定型和活动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解剖特征 组织结构 SCOTT 青年医生 脊髓造影
  • 简介: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医学用语是指医务人员、各医疗部门在临床应用、科研及教学、医学基础及医学服务等实践中所使用专门语言。关于什么是医学英语,一种较为普遍接受观点是,凡涉及到医学诸领域英语,包括特定词汇、短语、习惯用语、句子结构等都是医学英语。《医学英语教学大纲》载明:“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完成从学习到实际应用有效途径。各校均应在3、4年级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切实保证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可见专业英语是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重要工具。

  • 标签: 医学英语 教与学 大学英语教学 专业英语 英语学习 医务人员
  • 简介:用光镜观察了80例人胎和4例新生儿脾。结果表明,脾发生可分两个阶段,血管网阶段:一直持续到胎12周,脾原基由空充质细胞,网状纤维和小血管构成,在网状纤维间和血管内填充大量红细胞,少量晚幼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此期脾不具备淋巴器官结构特点,淋巴组织形成阶段:12周后随淋巴细胞聚集,脾内淋巴细胞逐渐增多,部分细胞密集成团,至14周时红髓,白髓雏形已可分辨,15-16周时动脉周围淋巴鞘与脾小结开始形成,脾索与脾血窦已能区分,18周时脾已具有淋巴器官结构特点,从19周一直到出生,红白髓进一步发育完善。

  • 标签: 组织发生 人胎
  • 简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组长是个十分重要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组长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是至关重要。既然如此,那么如何当好教学组长?具备何条件呢?作者认为教学组长应有较扎实专业知识,并具有较丰富教学阅历;对从事形态学专业还应具备良好绘图技能及操作技能;要有较强责任心及组织能力,要把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作为己任。教学组长主要职责是什么?我认为教学组长应是本学期(年)教学核心,既是教学计划设计者、组织者,又是教学计划实施者、监督者,要把教育当成一种事业来看,改革教学方法,精选教学内容,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上下功夫。只有这样一个教学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显示出教学活力,恢复教学本来面貌。把教师教学比喻为t燃烧蜡烛”显然是片面的,悲观。教学应是培养人类知识继承者摇篮,教师应是培养具有开拓者精神先导者,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而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到承上启下桥梁作用。当好教学组长,应自己首先并带动全组教师认真做好以下三个具体问题;①讲课内容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切忌面面俱到,照本宣科;②讲课内容应与教学方法同步,即以不同教学方法来讲授相应

  • 标签: 教学组长 条件 职责 教学质量
  • 简介:在64例成人整尸(男41女23)128侧下肢观察大隐静脉、隐神经和腓浅神经等结构在踝前位置及与邻近结构关系;测量大隐静脉、足背动脉等血管外径、隐神经等神经宽度、厚度与深度,它们与内、外踝及胫骨前肌腱等结构距离及彼此间距离.结果与结论:①大隐静脉均经内踝前外侧上行至小腿,在内踝平面位置浅表恒定,是理想静脉切开部位.静脉距内踝前缘最突点1cm,距胫骨前肌腱1.5cm,关系较恒定,可用此二结构作为静脉标志,多数情况静脉经此二结构连线内侧2/5与外侧3/5交点深面;足背动脉在伸肌支持带深面且距静脉在2.5cm以上,静脉切开不会伤及动脉;且动、静脉关系恒定,动脉可以作为静脉标志.②腓浅神经均于浅筋膜内经踝关节前方下行布于足背与趾背皮肤,在踝前行于足背动脉外侧,可用动脉作为神经阻滞标志;腓浅神经多为其两条终支经踝前下降,在足背多与隐神经和腓肠神经吻合,故当其阻滞时最好从动脉搏动点进针向外踝方向注药同时阻断其两条终支并最好同时阻滞隐神经与腓肠神经.③腓深神经与腓浅神经可能存在吻合,腓浅神经阻滞时最好同时阻滞腓深神经;腓深神经与足背动脉伴行,动脉搏动即为其标志.④足背动脉在踝前位置恒定,恰位于两踝之中点,是踝前神经阻滞时有用标志.

  • 标签: 前区 区解剖 踝前
  • 简介:脊髓损伤(SCI)修复是医学界面临一大难题,虽然现在还没有理想方法,但是世界各地许多学者已对脊髓损伤病理机制,以及脊髓再生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动物损伤模型、评价方法和治疗措施,研究过程中有很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综述这几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来探求稳定性较强、能反映特定病理生理变化动物脊髓损伤模型;客观、准确地评价脊髓再生、功能恢复方法;最为科学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神经电生理 运动训练 糖皮质激素 神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