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基于真实心脏二尖瓣腱索结构,利用仿生学类比方法提出整体三螺旋人工腱索等效替代模型,应用ABAQUS对其进行模拟拉伸测试,并与真实拉伸试验下猪心二尖瓣腱索(边缘腱索、基底腱索支撑腱索)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此等效模型的可行性有效性。结果表明:三螺旋人工腱索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实际试验中的平均最大应力一致,且相应腱索种类的拉力位移曲线试验曲线基本相符。本研究提出的三螺旋人工腱索结构接近于真实腱索特性,可缓解二尖瓣膜上应力集中现象,为人工腱索材料的结构改进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仿真过程对有限元模拟生物软组织拉伸性能模块提供了参考价值。

  • 标签: 三螺旋结构 人工腱索 ABAQUS有限元分析 心脏腱索拉伸试验
  • 简介:目的分析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用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验证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4年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行放射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10例,年龄45-71岁,中位年龄56岁。采用7野均分(0°、52°、104°、156°、208°、260°、310°7个角度)进行计划设计及剂量分布计算,获取归零野和实际野验证时叶片位移偏移、射野通过率,并将EPID归零野验证结果与PTW电离室矩阵归零野验证的射野通过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PID归零野和实际野验证获得的叶片偏移1mm以内百分比数值的绝对值差异不大,但在208°、260°及310°3个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射野验证通过率在0°、5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04°、156°、208°、260°、31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ID归零野验证时获得的射野通过率PTW电离室矩阵的验证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PID可以应用于调强计划的验证

  • 标签: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验证
  • 简介: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原理,通过三维有限元软件创建正常人腰骶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有效性考证。方法选取一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在平卧非承重条件下采用螺旋CT行薄层扫描,利用数字软件Simpleware2.0、Geomagicstudio9.0、Hypermesh10.0、ANSYS9.0及Abaqus6.10-l等建立正常人腰骶椎(L3-S1)模型。对健康完整模型进行四种状态(前屈、后伸、侧屈和轴向旋转)的加载分析,并将L3/4在不同工况下的角位移以往文献结果比较,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建立健康成年男性的L3-S1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72158个节点,173035个单元;模型L3/4节段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运动时的角位移数值与其他实验数据对比相似性好,各椎间盘最大VonMises应力文献结果一致。结论通过有效性验证,可认为该基于正常人体L3-S1腰骶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有效的,可用于生物力学实验。

  • 标签: 腰椎 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 简介:基于CT图像数据结合图像处理软件建立人体下颈椎C3-C7活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选取一名健康志愿者颈椎CT数据,建立包括椎体、后部结构、终板、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突等部分的下颈椎C3-C7三维有限元模型,赋予颈椎组织不同成分的材料属性,模拟人体颈椎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承受扭矩载荷时,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等运动情况下颈椎椎体、椎间盘和小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颈椎C3-C7活动节段在四种工况下的活动范围前人离体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颈椎椎体、椎间盘和小关节的应力分布符合其生物力学特性。下颈椎C3-C7活动节段的模拟结果符合人体的真实运动规律,为临床颈椎的生理、病理研究以及植入器械的力学性能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CT图像 下颈椎C3-C7段 三维模型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 简介:在国家863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中科院成都光电所将自行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套基于19单元整体集成式微小变形镜的轻小型“活体人眼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做了改进,研制出基于37单元微小变形镜的“活体人眼视网膜细胞自适应光学成像仪”。经实验应用,可稳定获取更高分辨率的相对于黄斑中心凹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视网膜细胞图像,以及更高分辨率的眼底视网膜毛细血管图像。

  • 标签: 国家863计划 光学成像仪 临床应用 自适应 膜细胞 人眼
  • 简介:开发了一种利用尿压传感实现的新型导尿装置。该装置用于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排尿而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装置借助压力传感和电子控制,实现日常医用导尿管的自动通断。对于临床上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它既可以有效地保证膀胱的舒缩功能,促进膀胱机能的保持尽快恢复,又能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排尿装置 自动控制 压力传感 留置导尿术 尿管
  • 简介:概述了数字人体医学提出背景和需求,阐述了数字人体数字化虚拟人的区别;从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设备和技术、数字人体研究方法、数字人体模型和信息处理等方面介绍了数字人体方法;重点阐述了数字人体的特性;介绍了数字人体的分类;最后,较全面地介绍了数字人体在医学上的应用.

  • 标签: 数字人体 医学 数字化虚拟人 信息处理 中医药现代化
  • 简介:《生物骨科材料临床研究》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本,铜版印刷,图文并茂。是以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为基石,以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为引导,普及提高相结合,旨在展示生物医学材料界最新研究成果,促进研究成果在医学,1岳床领域的应用,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一、根据本刊的栏目设置确定,我们要求的稿件范围主要包括:(1)生物医学材料发展方向;(2)骨科生物材料基础研究、制备工艺;(3)骨科临床;(4)组织工程干细胞;(5)生物医学材料的组织再生及临床应用;(6)骨科医疗器械制造技术开发;(7)行业信息动态;(8)医疗器械监测、评定等。

  • 标签: 生物医学材料 骨科材料 临床研究 稿约 医疗器械 一体化进程
  • 简介:Ⅰ型胶原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的结缔组织中,其提取、分离、纯化和表征方法日趋成熟。文章从原料选取、除杂、提取、纯化、灭菌等方面,比较了Ⅰ型胶原的基本制备原理常用方法,总结了Ⅰ型胶原的结构表征方法,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Ⅰ型胶原的发展前景。

  • 标签: Ⅰ型胶原 材料制备 性能表征 生物材料
  • 简介:《生物骨科材料临床研究》(ISSN1672-5972CN42-1715/R)杂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本刊以突出生物骨科材料临床研究相结合,体现骨科临床技术趋势应用面的拓展,体现理工医相结合的专业期刊。杂志立足于普及提高相结合,论文图文并茂,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

  • 标签: 骨科材料 临床研究 生物 启事 科技论文 理工医相结合
  • 简介:聚乳酸是近年来获得广泛应用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乍物材料。本文综述了聚乳酸在合成降解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分别对聚合降解机理进行了总结评述。

  • 标签: 聚乳酸 聚合 降解 机理 综述
  • 简介:为探讨发生检验结果错误的种类频率,以寻找最主要的误差来源,从而制订相应的对策。我们选择急症科、内科、儿科为被调查科室,其调查14568份检验结果,其错误分布频率为:分析前占70.2%,分析中占14.3%。分析后占15.5%。

  • 标签: 检验结果 错误 频率
  • 简介:《生物医学工程临床》是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联合主办的生物医学工程及其相关临床医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已成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报道国内外有关生物医学工程及其在临床中的研究、应用。为生物医学工程学和其相关的临床医学工作者架起学科间桥梁。

  • 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学 临床医学 稿约 科技论文 统计源期刊 国家科技部
  • 简介:目的利用头颈部、肺部和仿真人模体检测射波刀影像引导摆位(IGRT)治疗脊柱追踪精度并进行评估。方法利用CT分别扫描装有胶片的头颈部、肺部和仿真人模体,将影像数据传输至MultiPlan治疗计划系统中。设计颈椎、胸椎、腰椎、尾椎、股骨追踪的模体计划,等中心计划,70%剂量曲线给予420cGy。模体置于治疗床上,执行模体计划。扫描照射后的胶片,利用端到端测试(E2E)软件分析照射精度。结果颈椎追踪的精度为0.54mm和0.68mm,胸椎为0.50mm和0.65mm,腰椎、骶椎、髂骨和股骨分别为0.70、1.99、2.21、2.05mm。结论对于这3种静态模体,颈椎、胸椎和腰椎的追踪精度均达到亚毫米,骶椎、髂骨和股骨精度为(2.00±0.21)mm,脊柱追踪的精度非常高。

  • 标签: 射波刀 脊柱追踪 精度 检测
  • 简介:《生物医学工程临床》是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联合主办的生物医学工程及其相关临床医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已成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报道国内外有关生物医学工程及其在临床中的研究、应用,为生物医学工程学和其相关的临床医学工作者架起学科间桥梁。

  • 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学 临床医学 稿约 科技论文 统计源期刊 国家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