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儿童多生理参数检测及情绪分析的需要,我们设计了一种处理多维生理参数的嵌入式系统,所处理数据主要为心电信号、皮肤电阻以及体表温度。本系统旨在通过对这三个前端数据的特征提取,为后端分类器判别情绪提供数据基础。

  • 标签: 多维生理参数 心电 体温 皮肤电阻 特征提取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7年5月~2012年6月共14例应用锁定钢板固定失败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27~68岁,平均39.2岁,骨折内固定术后1~8月(平均5.6个月)锁定钢板断裂。钢板断裂者均采用钢板螺钉取出术,5例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9例再次锁定钢板固定,均同时取自体髂骨移植植骨治疗。结果二次术后14例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9~24月,平均14月,13例获得骨性愈合,1例二次锁定钢板固定患者于二次术后8月再次发生钢板断裂,予行钢板螺丝钉取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再次手术后6月获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评分标准:优4例,良9例,差1例。断裂原因具有多样性,5例钢板选择过短,9例存在螺钉置入密度过大,8例内侧皮质粉碎、缺失,4例因过早负重,2例因锻炼时摔伤而导致内固定失败。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失效的原因通常对锁定钢板的适应证掌握不全,骨折端过度剥离、复位不良或内侧皮质存在缺损及术后功能锻炼不当有关。因此,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注重植骨,加强术后康复指导、避免过早负重可有效预防及治疗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

  • 标签: 股骨远端 内固定 钢板断裂 骨不连
  • 简介:本文首先分析了新的时频分析理论——小波变换理论的优良时频特性,并与窗口傅里叶变换的时频特性作了比较;又对小波变换理论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最后对小波变换理论及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展望。

  • 标签: 时频分析 小波变换 生物医学信号 信号处理
  • 简介:本工作研制了心电数据库生成系统,并应用该生成系统建立了SD-MU心律失常心电数据库。心电数据库生成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打印输出、注释生成和系统服务等模块。应用本系统还可生成其他类型的心电数据库。

  • 标签: 心电数据库 生成系统
  • 简介:结合期刊处理数字化、网络化趋势,为服务广大读者作者朋友们投稿、查询、检索、交流,方便编委老师们审稿、指导工作、沟通互动,进一步加强期刊的传播推广,提升期刊影响力,《生物骨科材料临床研究》编辑部在线稿件处理系统已于2015年正式全面投入使用。希望该系统的开通能更加积极地发挥本刊链接产学研医管的纽带作用,为行业整体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标签: 临床研究 骨科材料 系统 稿件 在线 生物
  • 简介:本研究自主设计并制造了基于RO-EDI的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采用药典法在产水终端输送口取样,测试了细菌总数、细菌内毒素含量及K+、Na+、Cu2+、Pb+、Zn2+、Cd2+、Mg2+等各离子含量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该台RO-EDI透析用水处理系统产水的微生物指标、细菌内毒素含量、离子含量等均达到了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通过将水样送至相关权威部门检测验证,与我们自行检测结果一致,表明我们的检测方法可行。

  • 标签: 水处理 血液透析 细菌总数 内毒素 离子含量
  • 简介:为提高对婴儿健康监护的质量,本研究提出在育婴箱中增加婴儿哭声识别功能,该系统主要以TI公司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TMS320DM643和多媒体音频编解码芯片TLC320AIC23B为硬件核心,设计一套实时的婴儿哭声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拾音器采集婴儿哭声,音频解码芯片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发送给DSP芯片,DSP芯片对声音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用优化的自相关函数算法提取特征参数-线性预测系数(LPC),使用动态时间规整(DTW)识别算法,实现对婴儿的哭声准确识别,并经串口向上位机发送识别结果。该系统在实际测试后表明,婴儿啼哭状态识别准确率可达97.1%,在婴儿护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婴儿护理 哭声识别 数字信号处理器 线性预测系数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 简介:基于开源软件建立PACS三维医学成像系统,可为医院提供一种低成本PACS/RIS实施方案,或者作为现有医疗信息系统的有益补充。我们将三种开源软件DCM4CHEE、Oviyam、Osirix等在异构操作系统网络上进行集成,建立了一套网页化PACS三维影像处理系统,并对包括MDCT、MRI等大型数据集在内的多模态影像数据的网络传送与查看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能够满足医学教育、科研统计等工作需求。

  • 标签: DICOM PACS RIS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 影像后处理
  • 简介:建立基于Access软件的进行CT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数据库,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整理我院开展CT介入治疗以来的患者病案资料547份,并对有条件随访的患者进行随访;利用Access软件建立进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数据库。在Access软件平台上成功建立了信息容量大的CT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数据库,并能方便快捷地进行数据录入,资料统计查询也能做到全面准确。基于Access软件的CT介入治疗数据库功能强大,有利于医学信息的快速存储和统计查询。

  • 标签: CT 介入 穿刺活检 ACCESS 数据库 随访
  • 简介:通过分析比较非线性时间序列动力学分析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算法,选择出适合脑电分析的算法。这些算法时空复杂度较高,计算耗时。我们对这些算法进行了串行优化和改进,使其时间复杂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提高了其准确度;再对其进行并行化,进一步提升了算法效率。最后整个计算过程运行时间缩短为优化前运行时间的1/50。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快速分析系统的设计,并使用该系统分析了癫痫脑电数据,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 标签: 脑电 非线性系统 关联维 优化及改进 并行化
  • 简介:目的确保相同标本在不同的血气分析仪上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对医院使用GEM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简称GEM3000)雅培I-STAT血气分析仪(简称雅培I-STAT)进行比较,保证使用于临床的血气分析仪能正确反映病人的血气情况。方法22台血气分析仪,其中雅培I-STAT11台,GEM300011台。采用相同的血气质控物对两款血气分析仪进行检测,以美国CLIA’88为标准对参加比对的仪器进行评价,并与检验科参加过全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室间质评的血气分析仪进行比对,计算两种型号血气分析仪之间的偏倚。结果发现胸心外科1台GEM3000的氧分压在2号和3号标本中检测结果偏高(分别是113mmHg、172mmHg),超过了允许的最大范围,比对不符合要求。对不符合比对要求的血气分析仪进行校准并再次比对,合格后给予临床使用。结论临床检测中尽量使用相同型号的血气分析仪,若型号不同,应定期进行比对,保证结果具有可比性。

  • 标签: 即时检验 血气分析仪 比对分析 GEM Premier3000 雅培I-STAT
  • 简介:本文介绍了在AST486微机上利用高速A/D转换电路HAS-1204对单纤维肌电信号进行信号采集,并利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进行显示分析处理的有关技术。

  • 标签: A/D转换 单纤维肌电图 信号采集与处理 软件
  • 简介:心音信号分析医学应用研究进展张玉华,邵庆余,李桥(山东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济南250012)心音信号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声信号之一,它含有关于心脏心房、心室、心血管及各个瓣膜的状态的大量有用信息,当心血管疾病尚未发展到足以产生其他症状和标志(...

  • 标签: 心音信号 医学应用 人工心脏瓣膜 冠状动脉狭窄 主动脉瓣 数字信号处理
  • 简介:目的比较超声CT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9例;年龄27~83岁,平均年龄62.7岁。术前行超声和CT检查,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超声检查发现43例,多表现为中等回声结节,回声较均匀,形态较规则,边缘较平滑,血液供应较丰富,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6%。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行CT检查均发现病灶,多表现为膀胱壁较规则的乳头状突起,边缘较规整,36例行增强扫描均见较明显强化,CT诊断符合率为91.1%。结论超声和CT均为诊断膀胱癌的重要影像方法,而超声检查操作方便,无辐射,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膀胱尿路上皮癌 超声检查 CT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CT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的39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1例;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51.7岁。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超声CT检查的患者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情况。结果超声CT检查对病灶边缘、回声或密度的判读结果较相似,但CT判读病灶形态不规则比例明显高于超声(P〈0.05);超声检查80.6%(29/36)病灶乏血液供应,增强CT检查92.0%(23/25)轻度强化。超声、CT及超声联合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3.6%、38.5%、48.7%,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辐射,是诊断腺性膀胱炎的主要影像检查手段。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诊断
  • 简介: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新手在腹腔镜训练箱和模拟器训练过程中不同疲劳水平下的训练效果。20名志愿者,随机均分成A、B组;A组使用训练箱训练,B组使用模拟器训练。首次采用脑电信号评价训练过程中的脑力疲劳,定义状态指标F量化疲劳水平;采用眼动特征和完成时间、错误数来评价训练效果。分析两组F值曲线,第1~5次训练两组斜率均为0.17;第6~15次训练斜率分别为0.114、0.078;第16~20次训练斜率分别为0.54、0.24。研究结果表明,对于A组训练者,脑力疲劳的发生更容易影响其完成时间和注视点个数;对于B组训练者更容易影响错误数、注视时间百分比和注视/眼跳百分比。相同任务下,腹腔镜训练箱相对于模拟器更易于使训练者疲劳,两种训练器都对训练效果有提升,但训练效果不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而一直在提高。当疲劳发生时,训练效果会呈下降的趋势。

  • 标签: 脑力疲劳 腹腔镜训练 脑电 眼动特征 学习曲线
  • 简介:今年,医疗事故处理法将出台,医疗事故发生后,医院及患者都将有法可循,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也将得到缓解。

  • 标签: 医疗事故处理法 卫生部 医患关系
  • 简介:通过对一组聚乳酸样品的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特性粘度〔η〕的测定,应用直线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订定了聚乳酸在丙酮中,25℃下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结果:k=1.672×10-4,α=0.703。将这一结果运用到GPC谱图的计算,所得的粘度值(〔η〕)用粘度法实测值比较,最大偏差小于493%

  • 标签: Mark-Houwink参数 凝胶渗透色谱 特性粘度 聚乳酸
  • 简介:目的通过功能富集网络分析方法,对肝癌浸润相关候选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旨在从分子水平系统探究肝癌浸润的发病机制,并为后续实验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信息。方法首先,从肝癌相关公共数据库Liverome下载肝癌浸润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涉及278个相关候选基因。然后,通过ToppFun、STRING、NetworkAnalyzer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涉及的278个肝癌浸润相关候选基因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通过网络映射分析方法,对肝癌浸润相关候选基因进行关键基因(HubGene)筛选,并通过iHOP在线软件,以及Pubmed文献检索方法对这些基因进行文献挖掘分析。结果通过对肝癌浸润相关候选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增殖、细胞迁移黏附、细胞骨架、血管形成等生物过程,而且这些基因共表达于肝癌肝癌转移上调和下调等基因功能。对相关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增殖、能量供给、赖氨酸降解等生物通路,对肝癌浸润的发生、发展发挥调控作用。除此之外,通过网络分析方法,找到PLK1、AURKB、CDC20、CDK4、MCM3等20个处于网络关键节点的基因(HubGene)。之后,通过文献检索方式,对关键基因进行肝癌浸润相关的功能验证,发现并预测CDC20、CDCA8、NUP37、ZWINT基因肝癌浸润过程存在关联但作用机制尚未被挖掘。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能够有效分析肝癌浸润的相关基因,并可以从分子水平系统探究其发病机制,为临床诊疗及后续实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肝癌 浸润生长 生物信息学 生物工程 生物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