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借助软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我国20~40岁成年人膝关节软骨厚度变化规律及其与年龄、体质量和性别等与骨关节炎有关的主要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200例20~40岁间汉族正常志愿者进行磁共振(MR)膝关节软骨成像,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加权(FSET2W)、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3D-FS-SPGR)和脂肪抑制质子加权(FS-PD)。分别记录股骨内侧髁、外侧髁、胫骨内侧平台、外侧平台和髌骨区5个区域软骨最大厚度。同时分别记录关节胫股角、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分析不同性别、BMI正常和超质量组、不同年龄段(以5岁年龄差为一年龄组)的膝关节各区域之间软骨厚度差异;采用多元方差分析不同年龄组软骨厚度总体差异;采用Sperman分析法对年龄、BMI、性别与软骨厚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样本胫股角平均值为4.6°,不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683,P=0.094);不同年龄组在股骨内侧髁和胫骨内、外侧平台软骨厚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上区域软骨随年龄增大而变薄的趋势明显(F=2968.790,P〈0.001);软骨厚度与年龄具有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r外侧平台=-0.352,r内侧平台=-0.475,r股骨内侧髁=-0.363)。不同性别间软骨平均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35,P=0.672)。超质量与体质量正常组间软骨平均厚度无显著差异(t=0.798,P=0.425);成年人股骨外侧髁软骨厚度与BMI负相关(r=-0.162,P=0.022),其余部位与BMI无相关性。结论在我国20~40岁正常成年人中,膝关节不同区域的软骨厚度差异显著且随年龄变化明显。该年龄段正常人膝关节软骨厚度与性别、体质量无相关性。

  • 标签: 关节软骨 磁共振成像 骨关节炎 临床相关性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分型及压迫厚度对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平均腺体剂量(AGD)的影响,探讨不同乳腺分型和压迫厚度同AG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患者400例,均为女性,年龄21~72岁,中位年龄46岁。采用美国HologicSeleniaDimensions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系统、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下摄影所获得的400例乳腺片,回顾性分析不同的乳腺分型、不同的压迫厚度与AGD的关系。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分型为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致密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不同乳腺分型、不同压迫厚度患者的AGD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乳腺分型、不同压迫厚度及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AGD的关系。结果乳腺X射线摄影AGD随乳腺厚度增高而增高,随着乳腺密度分型由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到致密型逐步升高,AGD也随之升高。结论乳腺AGD与乳腺的压迫厚度和不同乳腺分型有着密切关系,有利于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最优化的曝光参数,以最低的辐射剂量获得最优质图像。

  • 标签: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压迫厚度 乳腺分型 平均腺体剂量
  • 简介:目的 将小波变换应用于ECG信号QRS波检测,提高QRS波的正确检测率。方法 利用二进Marr小波对ECG信号按Mallat算法进行变换;从等效滤波器的角度分析了信号奇异点(R波峰值点)与其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关系;探讨二次微分小波与一次微分小波在奇异点分析时性能上的差异,在检测中还运用了一系列策略以增强算法的抗干扰能力。结果 经MIT/BIH标准心律失常数据库验证,QRS波的正确检测率高达99.8%。结论 小波技术在ECG信号消噪和精确定位显示良好的性能;不同的小波函数直接影响结果和后续的检测策略。

  • 标签: 心电图 二进Marr小波 MALLAT算法 奇异点检测
  • 简介:为了解决经络研究中的信息检测问题,我们研制成功了“多通道经络信息检测系统”。该系统是以微机为基础的实时多点检测装置。系统硬件包括:电极系统、模拟部分、接口电路和微机系统。软件部分为自编的开放式专用软件,可灵活地调用诸如GRAPHTOOL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电极系统采用Ag-AgCl防极化电极。模拟部分包括:高阻抗程控隔离放大器、低通虑波器。接口电路包括:多路同步采/保电路、多路变换器、V/I-I/V转换器和A/D变换器以及译码器等。微机系统包括:主机、显示器、打印机、键盘、鼠标等。机型要求在386及以上。本系统具备:高增益,0-60dB程控;高输入阻抗,100MΩ;高共模抑制比,100dB;较低噪声和高安全性。通过科研实际使用证明本系统设计合理,工作稳定。整个过程采用人机对话方式,易于操作,具有灵活的数据处理能力。本系统除可以用于经络电学特性的研究外,配以不同的传感器,可以进行经络的光学、机械以及化学等特性的研究。本系统既是经络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又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经络 多通道 数据采集 共模抑制比 系统
  • 简介:目的利用头颈部、肺部和仿真人模体检测射波刀影像引导摆位(IGRT)治疗脊柱追踪精度并进行评估。方法利用CT分别扫描装有胶片的头颈部、肺部和仿真人模体,将影像数据传输至MultiPlan治疗计划系统中。设计颈椎、胸椎、腰椎、尾椎、股骨追踪的模体计划,等中心计划,70%剂量曲线给予420cGy。模体置于治疗床上,执行模体计划。扫描照射后的胶片,利用端到端测试(E2E)软件分析照射精度。结果颈椎追踪的精度为0.54mm和0.68mm,胸椎为0.50mm和0.65mm,腰椎、骶椎、髂骨和股骨分别为0.70、1.99、2.21、2.05mm。结论对于这3种静态模体,颈椎、胸椎和腰椎的追踪精度均达到亚毫米,骶椎、髂骨和股骨精度为(2.00±0.21)mm,脊柱追踪的精度非常高。

  • 标签: 射波刀 脊柱追踪 精度 检测
  • 简介:本研究采用模型的方法,研究了电极配置对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检测的影响.根据肌肉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从细胞内动作电位开始,仿真了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序列.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极的配置对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波形和统计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尺寸较小的电极选择性较好;差分电极的选择性优于单电极,适当调整其电极间距离和角度,可提高检测质量.

  • 标签: 肌电信号 仿真 细胞内动作电位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电极
  • 简介:将胃电与胃机械活动相关的胃阻抗信息作为诊断依据,建立新的、更准确的胃动力评价方法.基于阻抗法设计了获取胃动力信息的系统,通过小波变换技术分离与胃电同步的胃蠕动信息.结果表明系统通过了调试,实现设计功能,采集到了阻抗和同步胃电信号.小波变换提取的信号排除了干扰,获得了胃蠕动信息.基于阻抗技术的方法可检测胃蠕动状态,联合同步胃电分析技术为临床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 标签: 胃动力 生物阻抗 胃电 小波变换 信号处理
  • 简介:根据脑血氧检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具有实用性脑血氧检测的设计方法.用Lambert-Beer定律推导出适于脑血氧检测的经验公式%ScO2=A+B(D1/D2)+C(D1/D2)2.采用了双CPU分块设计并创新设计了背景噪声消除电路.传感器的设计考虑了消除颅外组织影响和穿透深度的矛盾关系,选择了合理的发射和接收器件的间距,设计的装置选用了ANOLOGDEVICE公司的ADUC812单片机作为核心.结果表明,这是一款集成了多种接口有较高性价比的8位单片机,提高了抗干扰能力.经人体初步实验,证明了设计科学、有效.整机采用双CPU模块化设计,有效地发挥了CPU控制、运算功能,明显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

  • 标签: 脑血氧 近红外光 传感器 检测 设计
  • 简介:研究对象分两大组,心脏病组57例,对照组32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就诊病例。心脏病组均经确诊为器质性心脏病者,其中:男31例,女26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27岁、平均5123岁,伴有心律失常27例,无心律失常30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20例...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心室晚电位 临床应用 室性心动过速 风湿性心脏病 阳性率
  • 简介:检测细胞室空气消毒的效果。使用甲醛熏蒸法和紫外线照射法对同等的细胞培养室进行消毒,用平板暴露法检测消毒前后空气中的菌落总数。结果表明甲醛熏蒸法菌落数由消毒前的216.67(cfu/cm3)下降为消毒后的61.11(cfu/cm3);紫外线照射法菌落数由消毒前的202.78(cfu/cm3)下降为消毒后的100。00(cfu/cm3),二者均P〈0.01。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地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且甲醛熏蒸法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照射法.P〈0.05。

  • 标签: 甲醛 紫外线 空气消毒
  • 简介:根据红外热像仪测得的体表温度来获得肿瘤相关信息,可以抽象为一个含有内热源的导热反问题。针对同时反演肿瘤位置、肿瘤代谢热强度及乳腺导热系数等多参数反问题的特点,本研究提出并建立了与反演参数相关的辅助目标函数,同时对求解所采用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更新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数值验证结果表明:在反演多参数反问题中采用多目标函数能提高反演精度,加快收敛速度。研究结果为根据乳腺红外热像图量化诊断体内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乳腺肿瘤 红外检测 多参数反问题 多目标函数 粒子群算法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宽频带多通道心音和正交三导联高频心电信号微机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法。本采样系统硬件采用高性能的心音传感器、A/D转换卡、新型高性能芯片组成及合理布线的信号放大器和滤波器,在临床使用中效果良好。

  • 标签: 心音 心音图 信号采集 微机系统
  • 简介:对磁声耦合成像进行原理性验证实验研究.从不同的几何模型出发,分别建立了圆线圈、矩形线圈和三角形铜线圈模型作为成像目标,置于稳恒磁场中,同时对其施加正弦脉冲信号,用中心频率为1MHz的声传感器检测铜线圈在磁声耦合作用下产生的声信号,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检测产生的声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超声传感器采集的声信号能对应铜环线圈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法,以磁声耦合的方式实现进一步的成像研究.

  • 标签: 注入电流式 磁声耦合 实验设计 铜线圈 洛伦兹力 信号检测
  • 简介:提出了基于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的血压检测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检测系统,进行了原理测试和对比实验。首先,对三名实验者进行了验证性实验,确认了系统的稳定性;其次,以水银式血压检测法作为对比方法,进行了基于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的血压检测法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血压检测法具有良好的直线相关性;最后,用Bland-Altman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94%以上的实验结果分布在95%置信区间的范围之内,说明两种测量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基于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的血压检测法与水银式血压检测法具有大致相同的检测精度,本研究提出的新的血压检测法对间歇式血压检测是有效的。

  • 标签: 血压 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 血管壁力学特性 容积脉搏波 检测系统
  • 简介:我们对200名患有心脏病和心血管症状的病人短时心率变异性分析(HRV),对照其时域及频域分析指标,发现两者之间有明显负性相关关系。并根据频域分析中低频峰和高频峰比值(LF/HF)的正常范围来确定时域分析中每5mi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的正常标准,发现LF/HF正常范围内,同时测出的SDANN多在30ms以上,不同于通常认为的50ms以上的正常标准。由此可以认为短时HRV时域分析的正常标准可定为>30ms。

  • 标签: 短时心率变异性 心脏病 心血管病
  • 简介:检测早早孕试条是目前临床诊断妊娠、异位妊娠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诊断葡萄胎,绒癌可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病人血(尿)中β-HCG的含量。我们通过测定早早孕试条出现结果的时间,同时与测定的同一标本中的β-HCG的含量作对比,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早早孕试条出现阳性结果的时间越快,尿β-HCG含量越高,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早早孕试条 时间 异位妊娠 莱芜市 葡萄胎
  • 简介:当前癫痫自动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结合脑电信号变换规律进行检测,易受到噪声的干扰,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据此,深入研究基于子波变换的癫痫脑电信号检测方法,依据子波变换检测癫痫脑电信号的原理,采用子波变换对含噪的脑电信号进行去噪后,考虑到癫痫患者发病时,脑电信号里异常特征波导致信号波动幅度较大,采用TQWT小波分解并重构脑电信号,提取重构后的脑电信号里有效值与峰峰值指标构成特征分量,根据特征分量设定正常与发病两种样本,通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分类器对脑电波信号样本分类,实现患者癫痫脑电信号的准确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检测癫痫脑电信号,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均值分别是98.73%、18.84%、98.87%,适用于癫痫脑电信号检测

  • 标签: 子波变换 癫痫 脑电信号 检测 去噪 支持向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