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对人血IL-1βELISA法在医疗器械热原体外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用该法对样品直接接触法和浸提液法这两种不同接触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于内毒素O113,直接接触法测得的内毒素当量高于样品浸提液中的测得量;对于非内毒素热原脂磷壁酸(LTA),直接接触法测得值与浸提液测得值量相当。结果表明,人血IL-1βELISA试验可用于体外检测医疗器械中的内毒素和非内毒素热原,且直接接触法优于浸提液法。

  • 标签: 热原检测 体外 IL-1Β 医疗器械 直接接触法
  • 简介:目的 开发一个方便实用的医疗收费提示系统。方法 以单片机为核心构造系统接口、语音提示、显示提示等模块,实现对医疗收费信息的双重提示。结果 系统在单片机8032的控制下可以通过语音芯片实现语音提示,通过LED实现显示提示。结论 “医疗收费提示系统”具有语音提示和显示提示双重提示功能,方便实用,为提高收费结算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标签: 医疗收费 提示功能 控制 语音提示 显示 实用
  • 简介:济南军区总医院骨病始创于1985年,是全军及山东省最早独立的、以非创伤性骨科疾病为诊治和研究发展方向的科室。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与几代骨病人的共同奋斗,在国内、省内及军内已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色与专长,拥有了较高的学术知名度和影响力。济南军区总医院骨病为山东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 标签: 骨科疾病 辽宁医学院 泰山医学院 骨病 第二军医大学 技术特色
  • 简介:患者,男,22岁,因“右髋疼痛2年,关节活动受限半年”入院。2006年2月因翻墙时着地,右臀部碰到硬物后,致皮肤裂伤约3CM,当时予以清创缝合,半月后出现右髋部疼痛,站立及行走时为重,当时行局部理疗,但症状不见好转,拍骨盆平片发现患有石骨症,但未见股骨头异常病变,后在多家医院间断就诊,症状稍有缓解,近半年来感觉明显加重,出现活动明显受限,

  • 标签: 石骨症 全髋置换 关节活动受限 皮肤裂伤 清创缝合 髋部疼痛
  • 简介:本文简要阐述了医疗设备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实现了仓库、财务、维修、计量、技术档案网络管理及数据共享,又能与全院计算机信息系统连接。本系统适用于医疗设备仓库、药库及总务仓库管理。

  • 标签: 计算机网络 医疗设备 管理
  • 简介:为提高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水平。探讨医疗机构中影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开展的三个因素,包括1思想认知不足;2制度和监管不够完善;3监测报告品种较为单一。针对影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1明确相关概念,加强宣传培训;2配置专职监测员,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3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纳入维修工程师职责。促进医疗机构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水平。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进行改进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得到了质的飞跃。

  • 标签: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影响因素 改进措施
  • 简介:今年,医疗事故处理法将出台,医疗事故发生后,医院及患者都将有法可循,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也将得到缓解。

  • 标签: 医疗事故处理法 卫生部 医患关系
  • 简介:目的采用STAR踝关节假体进行大骨节病的终末治疗方法,探讨其疗效.方法2年间对3例5踝大骨节病进行踝置换术,按McGure踝关节评分系统分别对术前、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踝关节功能、踝关节活动度进行综合评分.结果随访最长1.5年,最短6个月,该3例患者术后按McGuire评分,3踝优,2踝良,1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随访1.5年,未发现假体松动或下沉.结论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是治疗大骨节病的终末有效手段.

  • 标签: 踝关节 大骨节病 假体 置换
  • 简介:目的通过对近期156份数字化射线摄影(DR)所做脊柱照片质量分析,讨论影响照片质量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开展DR脊柱摄影以来的156例患者照片,其中男性45例,女性111例;年龄9~75岁,平均年龄42岁。按照包括的部位、图像清晰度、全片密度有无差异、拼接线是否明显、全片各部位是否失真来评价照片质量。结果全部照片中,有1例头颈部与其他部位比例失调,3例全片密度差别太大,2例因拼接点上下影像变形失真而使拼接线明显,不影响诊断,4例拼接点选择错误影像失真,4例因呼吸运动导致拼接错位。结论影响DR脊柱拼接成像片的原因很多,但合格的照片质量要优于计算机X射线摄影片,完全能满足诊断要求。

  • 标签: 数字化X射线摄影 全脊柱摄影照片 质量分析
  • 简介:2009年8月4日,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发布关于征求《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的通知,继续落实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意见》表示,建立电子病历是为保证健康档案"数出有源",以实现医疗过程监管,须记录医疗机构历次就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摘要信息等内容,从而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 标签: 电子病历 医疗费用 看病难 卫生部 病历记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均衡双下肢长度的临床意义和手术设计.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4年获得随访的单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例48例,采用骨水泥型假体12髋,混合型假体36髋,术前双下肢等长30例(含股骨颈骨折患者),10例患肢长度短缩10~2.0cm,6例短缩2.0~4.0cm,2例短缩4.0~6.0cm.通过术前肢体长度测量及X片测量制定手术方案,选择假体、预估颈长和截骨平面;术中正确磨削髋臼,寻找最佳旋转中心,结合透视及特殊试验修正截骨平面,调节假体颈长,达到均衡双下肢长度的目的.结果全部病例采用Harris评分,优30例,良12例,中4例,差2例.术前等长30例中术后出现5例手术侧延长1.0~2.0cm,1例延长2.5cm.术前不等长的18例中,术后恢复等长10例,6例手术侧延长1.0~2.0cm,2例术前重度短缩的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术后仍然短缩2.0~3.0cm.术后肢体等长35例Harris评分平均92.3分,术后肢体不等长13例Harris评分平均88.6分.结论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设计.手术技巧以及假体设计等诸多因素影响下肢长度,术后肢体不等长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应重视术前测量及术中综合评价方法的运用,重视软组织平衡技术和肢长调节,掌握髋置换术中均衡下肢长度的手术技术,进一步改善手术效果.

  • 标签: 髋关节 置换 下肢长度
  • 简介: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动静脉插管的选择方法及对体外循环灌注过程的影响。方法205例心脏病手术患者,其中男性87例,女性118例;年龄3~46岁,平均年龄16.2岁;体质量13~84kg,平均体质量38.2kg。对其采用胸腔镜建立体外循环,分析股动脉、股静脉及上腔静脉插管型号与患者体质量关系及插管型号对体外循环灌注过程中灌注流量及动脉灌注管阻力的影响。结果114患者例采用股动脉、股静脉插管,91例采用股动脉、股静脉/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205例患者中有15例在高于2.2L/min流量灌注过程中动脉灌注管阻力高于40kPa(300mmHg),其他患者灌注流量与动脉灌注管阻力均能达到临床要求。结论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实施心脏手术选择合适的股动静脉插管可以保证体外循环灌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标签: 胸腔镜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动静脉插管
  • 简介:口腔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析陈浩,吕霞,蒋文强(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2)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自凝塑料的单体,在口腔矫正手术中广泛使用。它有极强的挥发性和较强的毒性 ̄[1]。实际操作中采取涂布液体石腊等方法加以防护。病人虽直接...

  • 标签: 甲基丙烯酸 口腔科医生 空气中 甲酯 回收率 甲基丙烯酸甲
  • 简介: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是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八大重点骨干医疗器械研究所之一,也是一个多专业综合性的科研院所。主要从事医院设备、医用高分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技术和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学科门类多.技术力量雄厚、科研仪器设备齐全等特点。设有“山东省医用高分子制品中试基地”、“山东省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的研发.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和较高的知名度。现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人工器官学会、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的理事单位,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该所通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了一支多层次、宽领域、年轻化的研发队伍:现有在职人员116人,专业技术人员76人.其中工程技术应用发挥科研优势加快产业发展——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成人患者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半脱位或脱位程度,分为半脱位型(15例)、半脱位容积宽大型(39例)和完全脱位型(3例),采用加深髋臼,或自体植骨于髋臼缘10~3点钟位,以加深髋臼重建臼顶部和后柱后壁的5项要点,正确安置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是使57例71髋接受人工髋假体置换成功的基础.结果对57例71髋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术后经平均5年4个月随访,植入骨愈合,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优(>90)44例54髋,良(80~89)10例13髋,可(70~79)3例4髋,无差(<70)者,优良率为94.7%.术后有9例并发症,且均已治愈或改善.结论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须进一步认识解剖和临床特点,按分型,加深髋臼或/和自体植骨重建髋臼的顶部和后柱,是使人工髋关节成功置换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髋关节发育不良 骨关节炎 髋臼成形 全髋置换 自体骨移植 髋臼成形
  • 简介: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在个性化、复杂三维结构及难加工医疗器械的制造中,无论在成本还是交付时间上,都体现出传统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概述了3D打印医疗器械的主要应用特点和优势,重点论述了3D打印钛及钛合金医疗器械的研究动态、临床应用及病例,对其大规模广泛应用和推广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3D打印 医疗器械 增材制造 医用钛合金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的疗效与治疗体会。方法我院关节2007年3月~2013年3月共运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发的强直性髋关节炎56例(96髋),男55例,女1例,年龄(18~42)岁,平均25.6岁,其中髋关节骨性融合34髋,纤维融合62髋。病程(5.8~27.6)年,56例患者中贫血21例,其中轻度贫血14例。伴随骨质疏松34例。除去3例失败患者,纳入53例(92髋)进行术前及术后1年的评估,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的变化,并观察强直性髋关节炎进行置换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均运用我院关节电子随访病例系统进行跟踪随访并进行功能评定。随访时间(1.4~7.2)年,平均3.7年。随访的53例(92髋)患者术前髋关节总活动度平均(36.2±12.1)°,Harris评分平均(23.2±10.2)分;术后1年髋关节总活动度平均(183.4±17.6)°,Harris评分平均(78.6±6.9)分;髋关节总活动度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P〈0.01),Harris评分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例失败病例中1例松动,1例脱位,1例感染,松动和感染病例进行了翻修术,脱位病例进行了复位,目前随访均良好。结论强直性髋关节炎行髋关节置换时全面的评估和精湛的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髋关节炎 骨盆后倾 髋臼成形 强直性脊柱炎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髓腔内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对于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失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初次单侧人工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患者90侧。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术中股骨髓腔内止血),对照组(不予股骨髓腔内止血)两组。两组均常规使用氨甲环酸(术前30min,1g/100mL静脉滴注,术毕术区灌注0.5g/50mL,术后6h,1g/100mL,静脉滴注)止血基础上,股骨髓腔内选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改良Gibson入路),由同一术者完成。结果术中股骨髓腔内止血组的总出血量、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输血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均有一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均无假体松动,术后半年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表明股骨髓腔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能有效、安全地减少初次单侧人工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的出血。

  • 标签: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 全髋关节置换术 止血
  • 简介:目的明确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能力及分化条件,以TGF-3和BMP-7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分化,为组织工程髓核的构建提供良好的种子细胞.方法利用骨髓贴壁法分离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细胞进行培养和传代,以特定的环境及细胞诱导液进行诱导,促使其向特定的中胚层细胞分化.再将细胞分为四组,A空白对照组,B:BMP-7诱导组,C:TGF-3诱导组,D:TGF-3与BMP-7共同诱导组,诱导21天后对蛋白聚糖、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Ⅹ型胶原和SOX9基因进行realtime-PCR检测.结果骨髓贴壁法分离获得的原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良好,2周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间形态较为一致,成纺锤形.细胞传代后生长良好.细胞表面表达CD29、CD105、CD166表面标记物.在成骨诱导培养液、成软骨诱导培养液和脂肪诱导培养液的诱导下,培养21天后,通过特定染色发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预定方向分化生长.以TGF-β3和BMP-7生长因子诱导21天后,蛋白聚糖、Ⅱ型胶原和SOX9基因表达C组和D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X型胶原表达A组和B组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5),Ⅰ型胶原表达四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骨髓贴壁法可以成功分离获得状态良好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成骨诱导培养液、成软骨诱导培养液和脂肪诱导培养液的诱导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预定的方向分化且生长良好.TGF-3和BMP-7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可明显提高其类髓核细胞具有的下游基因表达水平.

  • 标签: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全骨髓贴壁法 诱导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3 骨形态发生蛋白7
  • 简介:目的观察对比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2008年10月进行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7例资料。平均年龄74.5岁,小切口组45例,标准切口组42例。记录患者的身高、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应用助行器时间、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两组资料患者年龄、术前诊断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平均体重指数小切口组小于标准切口组。其余各项指标小切口组均优于标准切口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技术熟练的手术者,经后外侧小切口行THA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比后外侧标准切口术后早期疗效优越。

  • 标签: 小切口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移位骨折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