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5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实习护生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与自我防护现状,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实习护生的自我防护能力。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我院的 60 名 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现状问卷调查。 结果 100%的实习护生认为护理工作具有危险性,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等,而在自我防护方面,实习护生在清洁、隔离及意外伤害上报等自我防护方面均有欠缺。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实习护生对职业危害的认知情况良好,但自我防护的掌握情况有待加强。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极易发生职业损伤,应加强对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制定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改善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现状,降低实习护生的职业风险。

  • 标签: 实习护生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高危人群管理现状分析和规范化管理流程的建立。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实施体检并确定为脑卒中高危人群 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规范化管理对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 结果:脑卒中高发人群进行管理后的脑卒中发生率远远低于未干预者(P< 0.05)。 结论:规范化管理化流程的应用,对脑卒中高危人群所可能出现的脑卒中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使人们的健康获得保障,防止疾病的产生而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该管理可以应用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高危人群 管理现状 分析 规范化管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居民重点传染病的“知信行”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并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宣讲,进一步提升防治工作的成效。方法:本次实验的调查期间为 2017年 1月 -2018年 11月,针对社区居民进行重点传染病的防治讲解,加强健康教育,并通过“知信行”行为现状做结果调查。结果:从调查结果上看,干预前,居民的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不高,仅为 71.8%( 359/500),干预后则为 92.6%( 463/500),其中,知识率较低的项目为感冒的传播途径、肺结核治疗的国家减免政策以及乙肝的传播途径。除此之外,居民对咳嗽、打喷嚏时的礼仪自我约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是健康教育后改善最大的一个方面。此外,很多患者在发热之后选择自行购买退烧药进行初步治疗,这会影响到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由此,我们认为健康教育的开展十分必要,能够给予患者生活中传染疾病的相关知识,具有自我安全管理意识。结论:采用健康教育干预能够对重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对日常生活中的疾病治疗、临床表现有更为准确的认识,有利于居民在发生相应情况后就医诊断,及时防控。

  • 标签: 居民 重点传染病 防治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数据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为新时期大数据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灵活运用大数据,构建数据系统,可以全面呈现医院整体运营情况,在临床科研服务、医院运营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依托于大数据技术,整合各系统多源异构数据,构建数据共享和联通平台,在提升数据分析能力的同时,为数据质量提供保障。本文就医院大数据内涵进行分析,探究如何灵活运用到实处,提出合理有效措施。

  • 标签: 内涵 大数据 质量监控 运营管理
  • 简介:摘要:目前有明确结论抗肿瘤药物能引起护士职业损伤,本文综述了抗肿瘤药物的现在使用状况,护理职业损伤的定义,肿瘤科护士的职业损伤和表现,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措施,以及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 标签: 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抗肿瘤药物
  • 简介:【摘要】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方式以放射治疗为主,放射性皮炎是放疗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严重者需要停止放疗,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近年来,有不少的同仁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进行了报道,本文主要从西医、中医、物理预防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总结。

  • 标签: 鼻咽肿瘤 放射性皮炎 预防
  • 简介:[摘 要 ] 目的:了解株洲地区大型综合医院护工的基本结构和管理现状,为护工正规发展和管理等提供相关依据,加强护工队伍建设。方法:用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针对株洲地区 6所公立大型综合医院进行调研。结果 :护工的素质良莠不齐 ,准入要求低,管理无政策,质量无保证,权益无保障 ,相关制度建设滞后。结论:株洲地区护工行业管理较混乱,群体稳定性差,护工队伍需要规范化的培训与管理。建议明确管理机构,规范护工管理;建立准入制度,加强技能培训;建立保障制度,维护护工合法权益;建立收费标准,稳定巿场秩序,最终达到提高护工质量,稳定和促进护工队伍建设的目的。

  • 标签: [ ] 护工 管理现状 队伍建设 对策
  • 简介:摘要: 重症急性胰腺炎为临床危重疾病,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快,有一定致死风险。临床治疗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灌肠疗法进行治疗越来越普遍,其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肠道细菌易位”学说。临床治疗中药灌肠治疗应用增多,已取得良好应用效果,近年来灌肠疗法研究中均有学者指出不同观察设备对临床疗效存在一定影响,本文即对当前不同观察设备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 标签: 灌肠设备 重症急性胰腺炎 应用现状 综述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贫困县县级综合医院高危孕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为管理部门针对性的制 订 对策提供依据,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方法:根据健康扶贫产科同质化培训和适宜技术推广方案确定的贫困县作为调查样本单位,根据《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要求,制定调查问卷, 采取横断面问卷和现场调查法,包括贫困县县级综合医院产科对高危孕产妇的筛查、首诊负责、建档、随访和产后访视情况和影响因素。以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率、建档率、随访率和产后访视率作为评价指标,统计分析贫困县级综合医院高危孕产妇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结果: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率、建档率、随访率和产后访视率分别为 32%、 90% 、 92%、 91%。讨论:高危孕产妇的规范化管理,对保证母婴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危孕产妇 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二级医疗机构下临床护理人员科研认知现状及对策。方法 随机 2017年 2月 ~2019年 2 月抽取二级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总计 3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三类人群对专科护理技术应用中认知及面临问题作为依据,并予以合理应对措施干预,并对管理前后认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前 32例纳入者中,对科研能力得分项目偏低,基础知识为 24.65±5.56分,统计知识: 12.65±3.45分,操作能力: 12.69±3.15分,写作能力: 25.65±4.45分,能力总分 75.64±12.65分,培训后:基础知识为 26.69±4.65分,统计知识: 15.58±3.68分,操作能力: 18.56±3.45分,写作能力: 28.45±4.65分,能力总分: 89.28±12.65分。结论 通过对二级医疗机构下临床护理人员科研认知中问题进行分析,并予以合理应对措施干预,可有效提高对科研认知程度。

  • 标签: 二级医疗 临床护理 科研 认知现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80例,分析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并予以合理应对措施干预,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前,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心理: 7.59分 ±1.12分,独立性: 10.45±1.32分,社会关系: 10.56±1.89分,环境: 9.59±1.99分,生理: 9.21±2.12分,总分: 47.98±2.65分,治疗后:心理: 15.56±1.45分,独立性: 16.15±1.45分,社会关系: 17.42±1.69分,环境: 16.25±1.45分,生理: 15.56±1.56分,总分: 80.59±1.96分。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见影响因素包括自我管理、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有针对性开展应对措施干预,显著改善不良情绪,可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活质量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内科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慢性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效果。方法:以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 我院收治 98例老年糖尿病伴随慢性并发症。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4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有效率 91.8%,对照组护理有效率 71.4%,( 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提高对于慢性并发症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综合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方法及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7.01 到 2019.01 时段内诊疗的疑似丙型肝炎患者 102 例,以 1:1 比例纳入 A 组( n=51 )、 B 组( n=51 )。即 A 组采用酶联免疫法, B 组采用胶体金法,对比患者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 结果: A 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 7.84% ,阴性检出率为 92.16% ; B 组则为 11.76% 和 88.24% ,各数据间比较无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丙型肝炎检验中,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均可作为检验方法,但后者呈现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直观等优势,多适用于基层医院。

  • 标签: 丙型肝炎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阳性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因素,为防治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 1425 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纳入感染者,将未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对比。结果:术后感染发生率 4.28% ( 61/1425 );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年龄≥ 60 岁比重、多切口比重、全麻比重、住院时间≥ 15d 比重、手术时间≥ 3h 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 岁、住院时间≥ 15d 、手术时间≥ 3h 成为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较多,院内多见呼吸道感染,与高龄、住院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较长有关。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感染;因素分析    口腔颌面外科是以外科治疗为主的学科,与整形外科学、显微外科学等学科存在交叉和渗透,手术内容丰富、治疗方式多样化。因解剖结构较特殊,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易发生感染,且感染不易治疗与控制。为防治术后感染,本次研究试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因素。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 2010 年 1 月~ 2014 年 12 月,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有详细的随访资料;③术前未发生感染。共纳入患者 1425 例,其中男 791 例,女 634 例,年龄 3 个月~ 88 岁、平均( 55.4±14.8 )岁。病谱:唇腭裂 164 例,肿瘤 871 例,外伤 231 例,其它 199 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纳入感染者,将未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调取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病谱、体重指数,治疗情况如麻醉方式、住院天数,生理与病理相关指标。医院感染诊断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 。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 SPSS18.0 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计数资料以 n (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共发生术后感染 61 例,其中下呼吸道感染 19 例、上呼吸道感染 17 例、手术切口感染 15 例、胃肠道感染 7 例、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2 例、泌尿道感染 1 例。    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年龄≥ 60 岁比重、多切口比重、全麻比重、住院时间≥ 15d 比重、手术时间≥ 3h 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