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引流合并颅内感染的风险和护理对策 。方法: 2016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本科接诊且行引流治疗的病患 110 例,随机均分成 2 组。 A 组接受精心护理, B 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颅内感染发生率,总结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A 组并发症发生率 5.54% ,比 B 组 50.91% 低, P < 0.05 。 110 例病患中, 20 例发生颅内感染,占总比例的 18.18% 。 置管次数、置管前 GCS 评分、引流口脑脊液漏与置管时间等都与颅内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P < 0.05 。 结论:导致引流病患发生颅内感染的因素有许多,需要在围术期中予以患者精心的护理,方可有效预防颅内感染的发生 。

  • 标签: 护理对策 腰大池引流 风险因素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5月~2020年1月收治的气胸患者80例当做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80例患者分为普通组(n=40例)和试验组(n=40例)。普通组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普通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普通组的77.50%,组间统计学意义鲜明,P<0.05。结论: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相比,气胸患者开展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能够获得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显著缩短其住院治疗时间,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相关血气指标,值得持续推广或应用。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持续负压吸引 气胸 临床疗效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在四肢重症创伤患者中的护理措施的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在 2017 年 2 月 -2019 年 9 月 间 收治的接受 持续负压引流的重症四肢重症创伤患者 78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加用综合护理),组内均为 39 例,在护理实验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开始愈合时间和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对接受持续负压引流技术的四肢重症创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更好提升患者的治疗舒适度,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值得进行应用推广。

  • 标签: 持续负压引流 四肢重症创伤 综合护理 愈合时间 疼痛程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别使用根治性切开引流与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2019年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床单双号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使用单纯切开引流;观察组则采用根治性切开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肛周疼痛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肛周疼痛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根治性切开引流 单纯切开引流 肛周脓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在重度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分析。方法:挑选2019年1月-8月,入住我院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剂量呋塞米静脉推注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45例患者,治疗方式为: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接受治疗之后,对9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有着更高的临床有效率,且(P<0.05)。治疗之后,对患者的NP-proBNP、LVEF、LVEDD水平加以比较,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加突出。此外,对患者入院期间的情况进行观察,如水肿消退等情况,实验组患者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站在安全角度分析,对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血压进行观察,对照组的血压下降非常明显,实验组无较大变化。结论:对于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在重度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产生的治疗效果更加突出,安全有效,对心功能改善,减小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有明显作用,可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吠塞米 重度心力衰竭 持续 静脉泵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脑室内出血采取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98例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脑室内出血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4月-2020年2月期间收入,按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引流管组和常规组,组内分别有49例。引流管组给予引流管护理干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引流管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4.29%(P<0.05);引流管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9.80%(P<0.05)。 结论 脑室内出血采取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术后实施引流管护理干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 标签: 脑室内出血 侧脑室外引流术 引流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火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寒湿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寒湿痹症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总结分析火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寒湿痹症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火针 中药内服 寒湿腰痹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换药护理的疗效。方法选 80例我院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患者,分实验组 40例与对照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换药,实验组行湿性愈合换药方法,对比护理相关指标、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换药频次、疼痛评分较少、愈合时间短、术后总愈合率( 100.00%)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 P< 0.05)。结论通过湿性愈合换药方法能够促进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愈合,值得推广。

  • 标签: 脓肿切开引流伤口 创口换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实施胸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的56例患者,根据其选择的手术入路方法划入前路组与后路组(n=26)。前路组实施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后路组实施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肢体运动评分及患者脊柱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M、ADIA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前路组患者FIM、ADIA评分均上升幅度较大,与后路组评分对比差距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脊柱畸形症状均得到改善,前路组患者的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优于后路组,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前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实施胸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的56例患者,根据其选择的手术入路方法划入前路组与后路组(n=26)。前路组实施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后路组实施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肢体运动评分及患者脊柱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M、ADIA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前路组患者FIM、ADIA评分均上升幅度较大,与后路组评分对比差距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脊柱畸形症状均得到改善,前路组患者的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优于后路组,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前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应用硬联合麻醉的价值体现。方法:研究时间阶段明确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时段,入我院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抽取60例,接受双盲法均分,各30例。对比组(硬膜外麻醉),分析组(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指标、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组麻醉指标、麻醉效果都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中,硬联合麻醉十分必要,在患者清醒时间、用药以及效果等多方面具备优势,在外科手术领域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 髋部骨折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感染创面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30例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感染创面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8月。我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6.67%低于对照组(6/15)40%,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VSD) 感染创面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中引流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在本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共90人,所有患者均采用引流护理,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人,一组采用常规的引流护理,命名为常规引流组,另一组采用全方位优化引流护理,命名为优化引流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引流护理下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向患者调查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常规引流组患者护理后发生不良事件统计:引流管堵塞8例,切口感染5例,引流管延长4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78%(17/45);优化引流组患者护理后发生不良事件:引流管堵塞2例,切口感染1例,引流管延长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9%(4/45),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常规引流组护理后对护理满意总人数为32人,不满意人数为13人,满意率为71.11%(32/45),优化引流组护理后对护理满意总人数为42人,不满意人数为3人,满意率为93.33%(42/4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普外科患者实施全面优化的引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引流护理 普外科 重要性 满意情况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