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麻醉方法对术中和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麻醉方法在不同情况下对应激反应产生各自的影响。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各种麻醉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临床麻醉实践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深入探究不同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的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

  • 标签: 不同麻醉方法,应激反应,影响,临床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心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治疗患者应用静疗专科护理对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PICC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1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静疗专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依从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治疗患者应用静疗专科护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治疗 静疗专科护理 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静疗专科护理干预对于应用PICC治疗患儿的依从性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PICC的患儿326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小儿静疗专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依从性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应用PICC的患儿应用小儿静疗专科护理能显著提高患儿依从性,同时也能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小儿 静疗 专科护理 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处理策略。方法以400例中药房中药饮片治疗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分为参照组200例与研究组20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饮片科学管理,对比管理效果。结果对于处方点评合格率与调剂差错,研究组明显更优,形成了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药房 中药饮片 科学管理 存在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静疗专科护理干预对应用PICC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6-2020.6月收治的60例应用PICC的患儿,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30例,观察组实施小儿静疗专科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要高于对照组患儿依从性,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应用PICC的患儿实施小儿静疗专科护理能够提高患儿的依从性,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于临床实验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 2018 年 4 月 至 2020 年 2 月来我院就诊的 72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乙组同甲组,各 36 例。所有患者均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护理干预为主,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护理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后,甲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优于乙组 ( P < 0.05 ) 。 结论: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中,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阿替普酶 早期溶栓治疗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社区延续康复训练指导的探索 茹菊香 吴兴区朝阳爱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社区延续康复训练指导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笔者所在辖区 98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和家属是否同意和社区签订后续社区延续康复指导计划协议书的原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 组患者出院后社区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并电话随访;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出院延伸康复指导管理模式。 结果 两组 ESCA 量表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在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122.62±7.82 vs. 114.95±6.5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 Barthel 指数与 Fugl Meyer 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 < 0.05) , 观察组治疗后评分 (68.54±9.62 vs. 63.77±8.90) 、 (76.61±8.25 vs. 72.25±7.13)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社区出院延伸康复指导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康复训练技能、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有助于改善患 者临床预后和整体康复。 关键: 脑卒中;社区;延续康复训练;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 能 脑卒中是指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1] , 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 2017 年 1 月始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实施健康教育的基础开展了脑卒中的社区延续康复 训练指导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 能,提高了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
  • 作者: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学科: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7-21
  • 出处:《健康养生》 2019年第17期
  • 机构:纳入标准:年龄<70岁,脑卒中首次发病,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出院伴神 经功能缺损,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后续康复训练计划协议。排除标准:严重心、 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精神疾病、帕金森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患者本人或 家属不同意签订后续康复训练计划协议。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 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 2006年制定的《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 ( 试 行)》[2]。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