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肝炎使用异甘草镁和复方甘草苷治疗的效果。 方法:根据 2014年 9月至 2015年 12月我院的 103例慢性肝炎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 51例使用复方甘草苷治疗,研究组 52例使用异甘草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患者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两组的 ALT、 TBIL、 AST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 PA有所上升,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 P<0.05);研究组患者的 ALT、 TBIL、 AST比对照组低, PA比对照组高,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临床中慢性肝炎患者接受异甘草镁及复方甘草苷治疗的效果突出,异甘草镁比复方甘草苷更加优秀,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 肝炎;异甘草镁;复方甘草苷;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苷在皮肤性病治疗方面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7.1~2018.12这段时间内选择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100例皮肤性病患者纳入此研究中,并以数字抽签这种方式将患者均等划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施治,观察组将对照组方案作为基础使用复方甘草苷进行施治,对两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及疗效加以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及总体有效率对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性病患者使用复方甘草苷施治,可使疗效提升,且治疗后能降低复发率,远期效果也比较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皮肤性病 治疗效果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玫瑰糠疹患者联合应用复方甘草苷、氯雷他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于我院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独行氯雷他定颗粒治疗,观察组联合行复方甘草苷、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见效时间。结果:对照组单独行氯雷他定颗粒治疗,观察组联合行复方甘草苷、氯雷他定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氯雷他定 难治性玫瑰糠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皮炎湿疹治疗予以复方甘草苷胶囊与卤米松乳膏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将皮炎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n=70例),研究时间在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原理进行分组,对照组予以卤米松乳膏治疗(35例),研究组以卤米松乳膏+复方甘草苷胶囊治疗(35例),随后对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高达100.00%,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显赫,P<0.05。结论 联合应用复方甘草苷胶囊、卤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较于单纯应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更为有效,且较为安全。

  • 标签: 卤米松乳膏 不良反应 皮炎湿疹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银屑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在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寻常银屑病患者 120 例,将 120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 60 例 与常规组 60 例,常规组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联合复方甘草苷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及 PASI 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及 PASI 评分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复方甘草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银屑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症状,降低 PASI 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促进康复。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窄谱中波紫外线 照射 寻常银屑病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异甘草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价值。方法:根据研究需求,纳入4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者,其中20例行常态治疗,另20例行异甘草镁治疗,前者为常态组,后者为实践组,在2018年1月-2020年5月开展研究,评估症状改善情况及肝功能。结果:各症状评分在实践组比常态组低,P0.05。用药后所检测的ALT、AST有差异,在实践组比常态组低,P

  • 标签: 慢性病毒性肝炎 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价值 异甘草酸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甘草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分组(各组3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甘草二铵肠溶胶囊治疗,对比两组肝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甘草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可显著提高本研究患者肝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 恩替卡韦 肝功能
  • 简介:【摘要】对于重病呃逆来说,其会给患者给予许多心理压力,且对其平时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现阶段,西医依旧没有较为良好的治疗方式,而中医药自古就对这一疾病具有深刻的认知。本文依据重病呃逆有关的病机,应用炙甘草汤加减具有更为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炙甘草汤 治疗 加减 重病呃逆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香砂养胃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为提升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以硅胶G板为薄层板;甘草为对照药材;以乙酸乙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热毒清片中甘草的含量测定。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热毒清片所含成份甘草甘草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甘草,线性为0~0.3168 mg/ml(R² = 1.00),回收率为95.3%,RSD=1.93%。结论:此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好,能够有效地热毒清片的质量。

  • 标签: 热毒清片 甘草酸铵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 要:复方川贝止咳颗粒是临床中一种应用广泛地的止咳药物,其药物成分分别为瓦布贝母、陈皮、黄芩、紫苑、百部、甘草等,其中其主要的药物成分为瓦布贝母。为有效的明确复方川贝止咳颗粒的药学特征,则需要对分析其药物成分。本文将论述川贝母的药学性质、复方川贝止咳颗粒主药与辅药的药学性质等内容。

  • 标签: 复方川贝止咳颗粒 瓦布贝母 药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5月 ~2019年 5月我院收治的 80例 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将80例 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0) 采取氟西汀治疗,观察组(n=40) 采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 结果:治疗前、4周、 6周,两组患者 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治疗 1周、 2周,观察组 HAMD评分均比对照组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抑郁症患者采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快速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给予老年抑郁症患者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老年抑郁症患者6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34例,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及治疗组(34例,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取相应方案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均有所降低,治疗组抑郁情况改善效果更佳,且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给予老年抑郁症患者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其抑郁程度,且副作用较小,在临床上是具有使用意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老年抑郁症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对复方麝香注射液进行肌肉刺激性、血管刺激性、全身过敏性及溶血性实验,以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在肌肉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2只家兔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后48 h的变化。在血管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3只家兔分别连续 5 d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的变化。在全身过敏实验中,6只豚鼠隔日3次腹腔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于首次致敏后第14d和第 21d分别静脉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观察 30 m i n内动物的变化。在溶血性实验中,观察本品在4 h内有无溶血和聚集现象。结果 复方麝香注射液对家兔股四头肌无刺激作用,对家兔耳缘静脉无刺激作用,对豚鼠未见过敏反应,家兔无溶血现象。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液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安全可靠 。

  • 标签: 复方麝香注射液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采用美登木复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临床资料,均采用美登木复方治疗。结果:对比治疗前,治疗后KPS评分、疼痛强度积分、肿瘤相关症状积分、肝功能指标变化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采用美登木复方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美登木复方治疗 原发性肝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实验,通过红蓝球法分为两组,49例红球设定为对照组,其给予盐酸胺碘酮治疗,49例蓝球设定为治疗组,其给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评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心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进行LVSD、LVEF、LVED心功能指标的比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治疗后的LVEF高,比其LVSD、LVED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可显著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全面性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炙甘草汤加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风肢体康复方在脑卒中后肢体偏袒中所发挥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12月诊治的脑卒中后肢体偏袒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应用中风肢体康复方,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NIHSS评分相近;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评分显著好转,与治疗前相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中风肢体康复方 脑卒中 肢体偏瘫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