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试验对象为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在社区接受诊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常规组(30例,常规护理),另一组为研究组(30例,综合护理),之后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社区糖尿病患者来说,采取综合护理可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自我管理行为,效果显著。

  • 标签: 社区 糖尿病 随访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病区出院患者随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从而构建更完善的出院患者专科随访管理工作体系。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935例出院患者纳入研究,采取电话随访方式,探析护理人员对出院患者随访工作认知程度情况。结果 对935例出院患者进行三次电话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第一次随访有852例患者同意随访,695例患者对随访质量满意,614例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相关知识,672例患者做到按时复查,424例患者做到合理膳食;第二次随访有579例患者对随访质量满意,382例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第三次随访有550例患者对随访质量满意,412例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结论 出院患者随访管理工作存在一定误区,医院需提出合理解决措施,探寻更具有针对性的随访管理形式,可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医生参与度等方面,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出院患者随访管理工作体系,满足患者护理服务需求,从而更好地提高出院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出院患者 随访管理 误区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中详细分析对居家腹膜透析病人采用微信平台引导随访护理管理措施,探究其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5年1月1日~2021年11月30日期间81例经我院治疗出院后居家腹膜透析病人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期间对所有病人应用不同的随访管理措施,组别以B组和A组区分,干预方法以微信平台引导随访护理管理措施、传统随访护理管理措施区分。并在研究期间重点对两组病人并发症概率、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记录。结果 在采取不同随访管理措施后A组病人满意度80.49%比B组病人满意度97.5%偏低,且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2%比B组并发症发生率5%偏高,表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以上表述,将微信平台引导随访护理管理措施应用于此类病人护理中,能够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护理质量提升,建议提倡。

  • 标签: 居家腹膜透析 微信平台 随访护理管理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危新生儿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随访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月1月高危新生儿122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康复护理早期干预),每组61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护理后30天,对患儿展开NBNA评分发现,观察组触觉、听觉、视觉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其差异有意义(P<0.05)。1岁时,观察组患儿发育指标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高危新生儿采取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效果,提升新生儿生活质量,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 标签: 高危新生儿 康复护理早期干预 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膝关节镜术后复查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12 月于本院骨二病区行膝关节镜术患者 253 例作为对象, 2018 年 1 月 ~6 月膝关节镜术后出院的患者 98 例为对照组, 2018 年 7 月 ~12 月膝关节镜术后出院的患者 155 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配合电话随访,观察分析患者复查依从性,评价患者关节肿痛及切口愈合不良情况。 结果 术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全麻下骨科和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并进行简单的分析。方法 研究选择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骨科和普外科行全麻手术的患者180例为调查对象,分析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结果 术后24小时疼痛主要为轻到中度疼痛,且术后均使用了镇痛泵的药物治疗。疼痛的干预方式有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其中术后早期24小时以药物治疗为主,术后三天左右以非药物治疗为主。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论 对骨科和普外科术后患者进行疼痛的调查和随访能为临床患者疼痛需求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术后疼痛 药物治疗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职业性放射病患者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出现一系列远期健康效应,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皮肤病变等。延续护理作为一种跨越患者从医院到社区的全面护理模式,对于跟踪和管理这些患者的远期健康状况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回顾延续护理在职业性放射病患者远期效应随访应用,旨在评估其对患者健康管理和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强调了建立健全职业性放射病患者延续护理体系的重要性,并为该领域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延续护理 职业性放射病 远期效应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开展活动中发生的相关危险性因素及预防措施,提高社会人群对民生项目的参与率和满意度。方法:通过对2021年辖区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中无创肠癌基因检测报告综合结果提示,需要转专业机构进一步检查的参检者进行随访,对随访中发现的2名可能存在风险隐患参检者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开展活动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可能存在漏诊、误诊等潜在因素导致的参检者及其亲友负面情绪甚至舆情等隐患,影响项目普查的持续性开展。结论:做好项目宣传,规范工作流程,保障专业技术力量,提高社会人群对民生项目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 标签: 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  直肠癌  误诊  普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智慧医疗的个体健康档案建立对高原腰椎间盘突出症(LDH)高危人群发病控制随访。方法:本项目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 460例高原地区LDH发生高危人群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予以“智慧医疗”个体健康档案建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随访工作,分析干预后LDH发生率和干预前后两组人员LDH认知评估、亚健康状态评估、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估以及骨密度与骨丢失情况。结果:观察组LDH发生率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LDH认知评估、生活质量评估、腰椎BMD水平高于对照组,亚健康状态评估、炎症因子水平、骨丢失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LDH高危人群基于“智能医疗”建立个体健康档案,可以提高LDH高危人群对于LDH认知和生活质量,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和骨密度、骨丢失水平,有效控制LDH的发病率。

  • 标签: 基于智慧医疗的个体健康档案 高原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危人群 炎症因子 骨密度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对出院糖尿病患者行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在特定时间(2018年5月-2020年7月)内,抽选出院的糖尿病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60例)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n=60例)给予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水平。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干预后,相比于对照组的血糖水平,观察组的明显更低(p

  • 标签: 糖尿病 电话随访 治疗依从性 健康教育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护理风险管控过程中实施中长期随访,观察实际干预效果。方法 我院从2021年1月开始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护理风险管控过程中实施中长期上门随访,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2月间在我院首次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间在我院首次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院内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采取中长期上门随访,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居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上升,但观察组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t=3.211,P=0.002)。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6.67%)要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2=4.615,P=0.032)。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中长期上门随访,有利于减少居家护理风险事件,并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中长期随访 基层医院 髋关节置换术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PDCA循环( plan-do-check-action cycle)结合问题 -措施 -评价( PIO, Programmed Input Output)形式随访管理用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随访的效果。方法 选择永久性肠造口患者 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0例。实验组在常规随访的同时,应用 PDCA循环结合 PIO式进行随访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模式管理。结果 应用 PDCA循环结合 PIO式进行随访管理分别在随访前,出院后半月、出院后 1月进行测评,实验组在造口知识掌握评分、自我护理行为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PDCA循环结合 PIO形式的随访管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互动模式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动参与,提高院外遵医行为和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永久性肠造口 PDCA循环 PIO
  • 简介:【摘要】目的: 糖尿病合并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50 例临床随访分析 。 方法: 纳入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 50 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基础治疗组和基础 + 复方丹参滴丸组。 探讨两组病情控制优良率 及 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基础 + 复方丹参滴丸组患者病情控制优 16 例,病情控制良 8 例, 病情控制优良率为 96 % ,明显高于 基础治疗组 ( P <0.05)。 基础 + 复方丹参滴丸组恶心 1 例, 头痛 1 例,腹泻 0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为 8 % ,明显低于 基础治疗组 ( P <0.05)。 结论: 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降血糖药物、降血压药物、降血脂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等进基础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无症状性 心肌缺血 临床随访 分析 重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社区老年健康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和定期随访的效果,及对其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2020年2月-2021年3月,本社区免费为4780名老年人健康体检,从中随机抽取120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并进行定期随访调查,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与护理依从性、血压状态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经护理1个月、3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护理前明显下降,P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定期随访 老年人群 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随访管理模式对老年慢性病患者遵医行为及健康素养的影响。 方法:样本对象: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分组方法:信封法。对照组(n=50)实行常规健康教育与随访管理,对照组(n=50)实行多元化随访管理模式。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率相比对照组较高(p

  • 标签: 多元化随访管理模式 老年慢性病 遵医行为 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