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奥希替尼联合地舒单抗治疗浸润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搜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接收治疗的浸润腺癌伴骨转移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规范使用奥希替尼+地舒单抗进行治疗,观察该治疗方案在此类患者中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 CEA 以及 VEGF 的含量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骨转移肿瘤数目较对照组减小,长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希替尼联合地舒单抗对于浸润腺癌伴骨转移的患者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能提高患者的预期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奥希替尼 地舒单抗 浸润性肺腺癌 骨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浸润膀胱癌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剜除手术治疗,探讨此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诊治的80例非浸润膀胱癌患者,按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剜除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随访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非浸润性 膀胱癌 经尿道 等离子针状电极剜除手术 传统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特征,供临床借鉴。方法:以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接诊的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病患35例为A组,另以同期接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病患40例为B组。分析两组镜检以及巨检病理特征,同时对各组的检查结果作出比较。结果:A组巨检发现结节通常在甲状腺包膜附近,呈灰白色,中心部分明显纤维化,切面平整亦或者是凹陷,部分较大病灶为囊性;镜检发现多数结节无包膜,有中心性病灶,大部分乳头上皮核为毛玻璃样,且部分伴砂粒体。B组巨检发现结节大小以及数量均不等,镜检发现结节包膜厚薄以及滤泡大小均不等。A组的单发结节比例为85.71%、囊性病变病例为11.43%、多发结节比例为8.57%,同B组的20.0%、55.0%以及8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有包膜比例为5.71%,同B组的1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都存在比较明显的病理特征,通过分析这些病理特征,可为临床医师鉴别诊断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乳头状核特征 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肌层浸润膀胱癌合并后尿道肿瘤经尿道电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4例非肌层浸润膀胱癌合并后尿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膀眺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癌合并后尿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后尿道肿瘤 经尿道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晚期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常规护理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铥激光整块切除术与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共9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45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45例观察组(采用铥激光整块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冲洗所需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更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患者采用铥激光整块切除术能取得理想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尿道铥激光整块切除术 电切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铥激光整块切除术与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共9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45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45例观察组(采用铥激光整块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冲洗所需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更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患者采用铥激光整块切除术能取得理想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尿道铥激光整块切除术 电切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对乳腺癌患者心肌酶肌钙蛋白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70例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其中实施常规放疗患者3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调强放疗患者35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心肌酶肌钙蛋白和功能。结果:治疗前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肌酶肌钙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MVV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计划靶区V95、V107、V110、V115照射剂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实施调强放疗可提升心肌酶肌钙蛋白指标,降低患侧心脏、肺部照剂量,减轻放射性损伤,安全性高。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调强放疗 心肌酶肌钙蛋白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1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难治性腺癌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20.01-2021.12收治的晚期难治性腺癌患者总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采用培美曲塞进行治疗41例,研究组采用PD-1+培美曲塞进行治疗39例 。对两组临床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PD-1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难治性腺癌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PD-1 培美曲塞 晚期难治性肺腺癌 临床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1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难治性腺癌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20.01-2021.12收治的晚期难治性腺癌患者总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采用培美曲塞进行治疗41例,研究组采用PD-1+培美曲塞进行治疗39例 。对两组临床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PD-1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难治性腺癌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PD-1 培美曲塞 晚期难治性肺腺癌 临床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明连续病理切片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患12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连续病理切片检测。观察指标主要有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连续病理切片的最适间距,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和临床资料(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病理分期、病理类型、ER、PR、C-erbB-2、Ki-67等)的关系,统计各指标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统计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发现,就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连续病理切片的最适间距而言,100μm、200μm、300μm的检出率无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而相较于100μm检出率而言,400μm、500μm的检出率较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就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和临床资料的关系而言,转移与病患的临床资料各项指标均无关,P>0.05。结论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病患行连续病理切片可提高检出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病理切片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现有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方法(双标)的改进,探索一种稳定且易于辨认的显色方法,便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情况。方法改进的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分别使用二抗链接的碱性磷酸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底物显色酶,底物分别选用固红(AP-Red)和二氨基联苯胺(DAB),在显微镜下次序控制双标显色,观察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中第一标记AP-Red的红色与第二标记DAB的棕黄色反差大,背景低,易于分辨。两种颜色标记的同一部位呈现砖红色,易于表示双标部位。统计显示在腺癌组织标本中,以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为主,约占80%。结论改进后的显色系统建立了简便、可靠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新方法。标记结果可以清晰稳定显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腺癌组织中分布情况,便于进一步研究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标签: 肺腺癌肿瘤 巨噬细胞 化学双标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名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放化组。其中联合组25人,实行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放化组25人,实行同步放、化疗治疗,在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的腺癌脑转移治疗的有效率(88%)和疾病控制率(100%)均大于放化组的治疗的有效率(44.%)和疾病控制率(60%)。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好于同步放、化疗治疗。能够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 同步放 化疗治疗 肺腺癌脑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孕不育症治疗中绒毛膜促性腺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92例不孕不育症患者均分后进行不同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以分析克罗米芬治疗(对比组)与克罗米芬片+绒毛膜促性腺激治疗(试验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采用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治疗后46例患者中共有44例得到了有效治疗,而对比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后46例患者中共有38例得到了有效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对比中,前者大于后者(95.65%>82.61%),P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 克罗米芬 不孕不育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老年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创手术的效果,以及对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7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2.6月到2023.6月,随机分为两组,35例为一组。一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胸腔镜创手术治疗(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主要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老年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创手术,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微创手术 肺癌 术后肺功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