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梅毒患者的护理途径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梅毒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再对其实施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精神症状基本消失,RPR滴度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无一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护理满意度为93.33%。结论由于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特别是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梅毒患者到院就诊时,极易出现误诊情况,护理人员应提高对伴有精神症状的神经梅毒疾病的认识,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用药护理、安全护理以及症状护理,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伴有精神症状 神经性梅毒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心理护理在血管神经头痛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血管神经头痛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实验组34例,常规组34例,对于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于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实行护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头痛、焦虑、耳鸣、胸闷评分数据无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的头痛、焦虑、胸闷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神经头痛在治疗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头痛、焦虑、胸闷的症状,提升了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管神经性头痛 心理护理 护理应用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神经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共收治的29例神经皮炎患者,给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例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2.2%,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泛发型神经皮炎,效果显著,安全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性皮炎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血管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从治疗开始建立门诊档案,定期了解头痛情况及有无复发,随访1年,根据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复发情况判断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7%,对照组77%,两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对于神经血管头痛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是一件切实可行的事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临床疗效。

  • 标签: 血管性头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维重建技术联合MRI3D-TOF治疗血管源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血管源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分别选用MRI3D-TOF检测方法与MRI3D-TOF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测方法。按血管的压迫分型与三叉神经对患者选用上面两种检测方法来诊断,安排两位医师对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诊断并比较。结果医师AⅢ型28例,Ⅱ型17例,Ⅰ型27例。医师BⅢ型10例,Ⅱ型19例,Ⅰ型43例。两位医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诊断结果和医师A的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三维重建技术联合MRI3D-TOF对血管源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起到较好的作用,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血管源性 三维重建 MRI 3D-TOF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维重建技术联合MRI3D-TOF治疗血管源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血管源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分别选用MRI3D-TOF检测方法与MRI3D-TOF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测方法。按血管的压迫分型与三叉神经对患者选用上面两种检测方法来诊断,安排两位医师对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诊断并比较。结果医师AⅢ型28例,Ⅱ型17例,Ⅰ型27例。医师BⅢ型10例,Ⅱ型19例,Ⅰ型43例。两位医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诊断结果和医师A的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三维重建技术联合MRI3D-TOF对血管源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起到较好的作用,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血管源性 三维重建 MRI 3D-TOF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探究。方法选择100例头晕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资料分析显示,头晕患者的类型包括前庭中枢头晕、周围眩晕、精神障碍头晕、系统性疾病头晕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头晕,各发病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20%、48%、3%、28%、1%。周围眩晕患者中包括8例美尼尔氏病(MD)患者以及4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患者,而40例BPPV患者中38例为女性。结论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为周围眩晕,而BPPV又是周围眩晕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且女性居多,多数门诊头晕患者均会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可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神经内科门诊 头晕患者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老年人安全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安全护理措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满意度。对神经内科老年安全护理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参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出神经内科老年安全护理中较常见的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制定解决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内科老年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如医院基础护理设施不完善、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不高、患者及家属不配合等方面因素。针对这些安全隐患,医院方面应当在老年安全护理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使其不断完善,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养,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应当做好沟通,争取理解、配合等,从而促使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更加平稳有序安全的开展。结论神经内科老年人的护理安全隐患较多,通过加强安全隐患的分析,制定针对的安全护理解决措施并予以落实,有助于保障患者的院内安全,减少安全事件以及护患纠纷,使神经内科护理工作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 标签: 神经内科 老年人 安全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3例资料完整的以头痛为主要症状首诊于神经内科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全身症状体征、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结果经观察,43例患者在经过临床的治疗以及诊断之后,可以发现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头痛症状引发的临床表现为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等32例,占74.42%;头痛伴有头晕、抽搐11例,占25.58%。而患者的头痛症状种类也分为了偏头痛、紧张头痛、神经头痛、血管头痛、其他头痛。结论在神经内科的头痛患者临床治疗中,对神经内科中治疗头痛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对于治疗中各种类型头痛表现进行更多关注,并深入对发生头痛原因以及表现特点进行观察,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诊断头痛患者有所帮助,从而让患者也能够更少疼痛,提升自身生活水平。

  • 标签: 头痛 神经内科 临床特点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天麻素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阿普唑仑治疗措施,观察组采取天麻素联合阿普唑仑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36例中,对于天麻素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后的效果,无效1例,有效3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7.2%;对照组36例中,无效10例,有效2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72.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天麻素联合阿普唑仑治疗模式运用于神经衰弱患者工作中,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神经衰弱 天麻素 阿普唑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血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辛酸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较高,能降低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舒血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资料源自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将60例对象分成两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康复护理干预30例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对象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的76.67%,观察组对象的护理总有效率96.67%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接受神经内科护理时,再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作用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患者的病残程度,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神经内科护理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音乐治疗抑郁症神经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的60例进行分析,本组60例抑郁症神经患者全部进行音乐治疗,其中抽取30例其作为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另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治愈28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治愈23例,总有效率76.67%。结论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音乐疗法可改善精神疾病的症状和情绪,实施特殊护理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音乐治疗 抑郁症神经症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单侧动眼神经麻痹30例的病因。方法对30例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病因以颅脑外伤最多见,有8例垂体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7例,糖尿病6例;动眼神经炎3例,动脉硬化2例;鼻咽癌侵犯颅底1例。结论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查明原因极为重要,原因不明者均应行脑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便早期诊治。

  • 标签: 首诊 动眼神经麻痹 病因 眼科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