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CT 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对48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穿刺结果为恶性肿瘤,14例为良性。后经手术证实其中2例为肯定性阴性,假阴性1例。结论 CT导引下穿刺活检技术安全、适用,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CT引导穿刺活检技术是在CT引导下细针穿刺技术和细胞病理学联合应用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诊断手段,是取得肿瘤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的重要方法。由于CT扫描得到高分辨率的图像,可准确显示病灶的位置、大小、外形、内部状况,精确的确定穿刺点的位置,进针方向和深度。因此,CT引导穿刺活检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2020年02月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例共48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报道如下。

  • 标签: CT引导 穿刺活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CT引导下肺小结节活检常见的并发症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300例于我院行CT引导下肺小结节经皮穿刺活检的肺小结节病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就诊时间均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患者中33例(占比11%)出现气胸,57例(占比19%)出现肺出血,2例(占比0.67%)出现胸膜反应,0例(0.00%)空气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67%。年龄>60岁、穿刺次数多、病灶小、穿刺时间长和穿刺较深均是诱发CT引导下肺小结节经皮穿刺活检患者气胸和肺出血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气胸和肺出血是CT引导下肺小结节活检常见的并发症,且多发生于年龄>60岁、穿刺次数多、病灶小、穿刺时间长和穿刺较深的患者,临床需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 肺小结节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甲亢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我院开展了超声引导MTC冷循环微波刀消融术治疗Graves病(原发性甲亢)40例,其他类型甲亢20例。术前予以抗甲亢药物治疗,控制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再施行微波消融术,以防甲亢危象发生。微波消融双叶甲状腺前外侧70%以达到治疗目的。[结果]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原发性与其他类型甲亢60例,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呼吸困难、甲状腺内出血、甲亢危象、微波消融术后感染等;出现喉上神经热损伤3例,右侧交感神经热损伤1例,出院后均逐渐自行恢复;有2例3个月后甲功复测未能恢复正常,仍有甲亢症状,后改为同位素131碘治疗;其余58例术后3个月内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无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甲亢是有效的,尤其甲状腺腺体轻度至中度大者效果良好!微波消融术治疗甲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为今后治疗甲亢可提供一种全新的甲亢治疗方法选择。

  • 标签: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 甲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颈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患者,全部患者都在我院接受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臂丛联合颈浅从神经阻滞,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之下颈深丛联合颈浅从神经阻滞,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获取的麻醉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处理15分钟、100分钟以后平均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几项指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接受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实施颈丛神经阻滞方法,可以使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其平均舒张压几项指标获取较为显著的改善,使用麻醉药物剂量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率低,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可以获取较好的麻醉效果,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锁骨骨折内固定 颈丛阻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数字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引导肿瘤消融的应用进展。方法:采取分析研究结论和文献的方式了解数字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引导肿瘤消融治疗中的价值。结论:数字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应用变得更加的广泛,有效的促进了肿瘤学的发展。同时,影像引导之下的肿瘤微创治疗迅速的展开和应用,已经成为目前医学领域内根治肿瘤的重要微创方法。因此,如何应用数字医学影像技术实现肿瘤消融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 标签: 数字医学技术 影像引导 肿瘤消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肝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性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时间区间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以随机选取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方式,并且经过病理证实属于肝脏恶性肿瘤的60例病人作为研究样本,针对病人的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病理诊断符合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在60名病人当中,一次定位成功率达到98.33%,一次穿刺活检成功率达到95.83%,其中有部分的病人在穿刺后出现穿刺部位轻微疼痛的情况,两位病人出现低热情况,两位病人出现肝包膜少量出血的情况;从最终的活检结果分析,其病变例数为51例,经过手术证实之后,可了解到具体符合度为85.00%。结论:为肝部恶性肿瘤病人提供临床诊断操作时,使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诊断方案,更加符合病理学的特点,定位成功率和穿刺成功率相对较高。

  • 标签: CT引导 肝脏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新时期医疗卫生工作发展飞快,社会大众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因此也给中医护理质量提出更严格要求。中医护理教学工作要及时做出调整,以更好应对新时期患者需求。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重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重点在于深化学生知识应用与工作发展。中医护理学科重在强调实践性,在护理教学中有效渗透行为引导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操能力以及职业能力。基于此,文章立足于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内涵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就如何以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为依托实施中医护理教学进行探讨。

  • 标签: 行为引导 中医护理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腰椎旁联合胸椎旁双点阻滞用于腹股沟疝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无张力修补术的单侧腹股沟疝老年患者30例,性别不限,年龄65-90岁,体重45-85kg,ASA分级Ⅱ-Ⅲ级。超声引导下腰椎旁间隙阻滞,注入0.5%罗哌卡因15-20ml,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注入0.5%罗哌卡因10ml;30min后采用针刺法测定阻滞平面满足手术要求后开始手术。结论 麻醉效果满意,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无一例尿潴留、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老年人 腹股沟疝 神经阻滞 腰椎旁 胸椎旁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血管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成功留置PICC的带教质量。方法:从我院选取2017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间参加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静疗护士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带教方式,观察组采取一对一带教,对比两种带教方式的结果,探究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的带教技巧。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理想位置率、独立操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管超声引导 改良赛丁格技术 留置PICC 带教技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神经内窥镜微侵袭手术,并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例并且都在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进行治疗的,判定都符合这次研究标准后进行分组治疗。分到研究组的医生对其进行CT引导下神经内窥镜微侵袭手术,分析参照组的医生对其进行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接受不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肤切口长度、骨窗直径、住院时间等显高为参照组,显低为研究组且据有优势性(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10.00%)较低,参照组13(43.33%)较高(P<0.05)。 神经功能平均分值研究组低,生活功能及认知功能平均分值研究症显高,相比于参照组,显现出明显化差异性(P<0.05)。结论 CT引导下神经内窥镜微侵袭手术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患者临床指标得到明显优化,同时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局部功能的恢复效果佳,更利于患者早日达到出院标准,尽早出院,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CT 神经内窥镜微侵袭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之下开展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安全性及该检验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我院接受经皮肝脏穿刺病例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计72例,汇总产生并发症的患者数量,讨论诱发并发症的原因,同时分析肝穿刺术中应用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72例患者穿刺均成功,6例患者经过2针穿刺成功,所有患者未产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安全性较高,可以为医护人员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与凭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皮 肝穿刺 活检 安全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用于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摘选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60例患者,选随机抽取30例作为A组,仅以神经刺激仪引导开展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其余30例则作为B组,以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联合进行神经阻滞,对比2组临床结果。结果:对比2组的神经阻滞成功率,显示B组高于A组,P<0.05;对比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显示B组均优于A组,P<0.05;对比术后2h、12h以及24h的VAS评分,均显示B组低于A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中,以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联合开展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佳,建议临床对此方案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超声 神经刺激仪引导 坐骨神经 股神经 神经阻滞 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实践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时间范围在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之间,选取对象为30例这段时间内与我院进行治疗的Ⅱ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0例患者均给予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分析该疾病的临床护理内容并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HAMA、HAMD评分。结果:护理后30例患者的HAMA、HAMD评分有所改善,明显低于护理前,HAMA、HAMD评分护理前后比较(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应用于引导下介入治疗的Ⅱ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过程中,能逐渐缓解患者的心里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这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Ⅱ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这两种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在术后12h、24h、48h静息时和活动时的VAS评分,以及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HSS评分,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能够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起到显著的术后镇痛效果,有效降低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同时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尽快改善,令患者的整体康复周期大大加快,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不同验证模式对头颈部肿瘤强调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头颈部肿瘤患者70例,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例)采用二维KV-KV位置验证,观察组(n=35例)采取三维椎体束CT位置验证。分析两组验证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左右、头脚及前后摆位误差平均值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摆放误差最大值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影像采集获取时间和验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维KV-KV及三维椎体束CT模式均能够减少摆位误差,差异较小。

  • 标签: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头颈部肿瘤 摆位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