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汉语普通话条件下,听力正常伴耳鸣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50例(50耳)听力正常伴耳鸣患者及50例(50耳)听力正常无耳鸣常规听力体检志愿者进行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其中男45名,女55名,年龄18-50岁,平均36.23±13.4岁,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根据耳鸣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及慢性组,根据公式“信噪比损失=23.5-答对词数”计算并分析各组信噪比损失( signal -to - noise ratio loss,SNR loss),以分析耳鸣对噪声性言语测试的影响。结果:所有测试者得分均在1.5-8.5dB之间,听力正常伴耳鸣组SNR loss(4.4±1.2),听力正常无耳鸣组SNR loss(3.2±0.64),两组间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有显著差异;根据患者耳鸣持续时间分为三组:急性组0-3月组SNR loss(3.9±0.6),亚急性组3月-12月组SNR loss(4.8±1.2),慢性组12月以上组SNR loss(5.1±1.7)。急性组明显低于亚急性组及慢性组,亚急性组及慢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根据患者年龄分别将有实验组及对照组分为三组(20-30岁,30-40岁及40-50岁以上),每三组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听力正常伴耳鸣患者信噪比损失明显高于听力正常无耳鸣受试者,耳鸣及其持续时间为听力正常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与年龄无显著关系。

  • 标签: 言语测试 普通话 噪声 信噪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温和噪声联合作用对职业人群血压与心电图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地处于高温和噪声条件下的52例工作人员和只处于噪声条件下的52例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干扰组和参考组,并在2021年10月—2022年2月期间开展研究。参考组和干扰组工作人员均在2023年3月初进行血压测量和心电图检查,后续比较参考组和干扰组两组工作人员的血压异常情况和心电图异常情况。结果:干扰组工作人员中血压异常情况高于参考组(P<0.05);干扰组工作人员中心脏异常情况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长期处于高温和噪声共存条件下的职业人群具有较高的高血压患病和心电图异常风险,相关负责方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 标签: 高温 噪声 职业人群 血压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监护病房内噪音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59例新生儿为观察对象(设为观察组),于监护病房内进行分贝监测,对噪音污染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干预措施于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期间随机选取收治的59例新生儿(设为干预组)监护病房中实施,对两组新生儿机体应激水平、进奶量及睡眠时间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噪音污染的主要因素有新生儿的哭声、仪器设备声、医疗操作声、医护人员交流声、推车声、电子设备声等,实施针对性干预后干预组新生儿未见显著应激反应,出院时儿茶酚胺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入院5天后两组新生儿每日进奶量及睡眠时间均显增加(P<0.05),干预组增加情况较观察组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病房内的噪音污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可以通过人为干预有效预防及控制的,降低病房内噪音污染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入院后应激反应,提升新生儿生活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监护病房 噪音污染 针对性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