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BL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校口腔医学生中抽取50名来作为实验对象,对学生进行编号1~50,其中,1~25号学生纳入观察组中,实施PBL教学法;26~50号则为对照组,开展传统口腔医学教学。观察对比两组学生在接受教学前后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能评分情况,并对学生的职业责任心、积极性等,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结果:在开展教学前,两组中学生对于口腔医学知识的掌握度不够,实践操作能力也较差,组间比较的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教学指导,学生的专业能力均有改善,并且观察组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评分均要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量化评估学生在接受教学前后的责任心、积极性评分得知,接受教育前,两组学生的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PBL教学后,学生的责任心与积极性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的学生,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口腔医学的学生开展PBL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的实践技能,还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职业责任心与积极性,有益于口腔医学生职业道德的提升,推广价值高。

  • 标签: PBL教学;口腔医学;教育;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各行各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对这样的俗语耳熟能详,“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疾病,还有意外事故,不仅伴随着个人短暂的一生,也在人类发展进化的历史中如影随形,并同步走向未来。任何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会和医护角色、医疗活动及医疗体制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医患关系是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也十分敏感的问题。

  • 标签: 医学院师生关系 医学生未来医患关系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医学在校大学生的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局势。随着目前社会和市场对于医护人员的需求不断提升,医学在校大学生的档案管理对于其今后就业以及深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家也对大学生的档案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有效提升大学生档案管理水平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要。

  • 标签: 医学院 在校大学生 档案管理工作 问题及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全科医学专业学生对体医融合的知晓情况及教育需求,为医学校更好的实施体医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做好既懂“体”又懂“医”的复合型全科医生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某医学全科医学本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 体医融合总体知晓率为14.47%,其中男生知晓率(23.13%)较女生高,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科医学 体医融合 知晓率 教育需求
  • 简介:摘要 :天灸结合中药治疗 AR 肺⽓虚寒型的临床研究。⽅法:将纳⼊的 33 例肺⽓虚寒型过敏性⿐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天灸+中药组。观察患者在⼊组当天、治疗第 14 天、治疗第 28 天以及治疗结束后 3 个⽉(随访期)的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天灸+中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于中药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均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位贴敷结合中药在肺⽓虚寒型过敏性⿐炎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关键词 过敏性⿐炎;⽳位贴敷;中药;临床研究 过敏性⿐炎⼜称变应性⿐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变应原激发、由IgE 介导、多种免疫性细胞及细胞因⼦参与的⿐粘膜Ⅰ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依据患者发病情况、病程和对患者⽣活的影响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类,临床表现为 ⿐痒、喷嚏、⿐塞、流涕等症,伴或不伴有眼痒、结膜充⾎等眼部症状,并可进 ⼀步诱发⽀⽓管哮喘、⿐窦炎、⿐息⾁等,对患者的⽣活造成极⼤困扰。本研究采⽤天灸+中药对照单纯中药治疗过敏性⿐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法 ⼀般资料 选择 2020 年 4 ⽉-2020 年 7 ⽉浙江中医药⼤学附属第三医院⻔诊的 33 例(共纳⼊ 40 例患者,过程中脱落 7 例)过敏性⿐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盲抽法分为中药组 16 例,其中男 9 例,⼥ 7 例,年龄 27~68 岁,平均(47.31±16.15)岁,病程 2~37 ⽉,平均(18.75±12.62)⽉;天灸+中药组 17 例,其中男 8 例,⼥ 9 例, 年龄 20~69 岁,平均(48.35±13.05)岁,病程 2~30 ⽉,平均(13.18±8.4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经统计学分析⽐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性。 诊断及辨证标准 ⻄医诊断标准参照 2015 年中华⽿⿐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中华⽿⿐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共同制定的“变应性⿐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医⽿⿐咽喉科常⻅病诊疗指南》(2011 年版)[2]中有关⿐鼽的诊断及肺⽓虚寒型辨证标准。 纳⼊与排除标准 纳⼊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年龄在 18~70 岁之间,不限性别;(3) 急性发病未服⽤任何药物及接受其他治疗者,慢性发病半个⽉内未接受中⻄医治疗者;(4)⾃愿加⼊试验并接受相关治疗、问询及检查,且签署知情同意告知书者; 排除标准 (1)伴有⾼热、急性呼吸道炎症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2)严重⿐甲肥⼤、⿐息⾁或⿐中隔偏屈必须进⾏⼿术治疗者;(3)合并严重⼼⾎管、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疾病者;(4)伴有恶性肿瘤、免疫缺损、精神失常者; 1.3.2 脱落标准 (1)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肤破溃或过敏、⼝服中药严重胃肠反应者(不计⼊疗效统计);(2)治疗期间出现其他疾病影响治疗者;(3) 治疗期间接受其他过敏性⿐炎治疗⽅式影响试验疗效者; 治疗⽅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越来越关注医学伦理道德以及医德医风等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对高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妇产科教学中,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相应的妇产科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必须要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妇产科专业人才,这样才能够促进医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后疫情时代把课程思政融入到妇产科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了相应的促进课程思政在妇产科教学中有效融合的策略,将真正助力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促进培育医学本科生的核心素养。

  • 标签: 课程思政 妇产科学 本科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肝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接受肝肾移植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六例手术都成功。6例中,3例为术后并发症,1例术后14天内腹腔出血,1例术后12天内血胆红素逐渐升高,肝外及肝外扩张、狭窄,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1例,透析后,术后7天血肌酐正常,6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肝肾功能衰竭后并发症多,护理难度高,预防措施以及预防降低并发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 标签: 肝肾联合移植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研究口腔修复美学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 100 例我院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修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口腔修复美学理念的治疗方式,对两组的临床修复效果、美观情况和舒适度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美观情况均低于观察组,但是在舒适度方面两组没有明显的差异, P > 0.05 。 结论 口腔修复美学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修复的效果,并且还可以达到一定的美观度,有着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轻修复美学 口腔修复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口腔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有效的口腔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8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对A、B、C三组口腔疾病患者分别实施棉球擦拭法护理、结局分类法以及棉球擦拭联合护理结局分类法护理。比较三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措施下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2周后有效率为C组>A组>B组,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B组>A组,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棉球擦拭法 护理结局分类法 口腔疾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应用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阶段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而对照组中有41例,观察组中有42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了常规传统口腔护理的方法,而观察组则是采用个性化口腔护理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护理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外科手术后的病患的口腔采取口腔清洗的方式来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我们医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入住的进行口腔外科手术的 120例病患进行研究,根据实验的需要,将这些病患分为研究 A组( 60例)与研究 B组( 60例)。研究 B组的病患采取常规性的术后口腔护理方式,研究 A组的病患采取口腔冲洗的护理方式。对两组病患的伤口的愈合、感染与情况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 A组的病患的口腔愈合情况比研究 B组的愈合情况好, P>0.05;研究 A组的病患的口腔感染人数比研究 B组的口腔感染人数少, P<0.05;研究 A组的病患对口腔的清洁满意程度比研究 B组的高, P<0.05。结论:对进行口腔外科手术后的病患的口腔进行冲洗方式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病患的伤口愈合率,降低感染率,从而提高病患对口腔清洁的满意度,这种方式应当被进一步地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口腔外科 术后护理 口腔冲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护理中应用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80例口腔正畸患者摸球分对照、观察组,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护理具有保持口腔卫生、抗菌、止痛、加快修复黏膜上皮细胞和保证其完整性等优点,达到快速治愈口腔溃疡的效果。利用合理饮食干预可以让患者的营养保持均衡,提高免疫力。口腔护理与饮食干预的结合可以有效快速地提高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的营养达到均衡。本文主要研究了口腔溃疡护理流程以及护理措施等,并对具体的口腔护理结合饮食情况疗效加以评价,以提高口腔溃疡护理的效果。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的治疗是比较常见的口腔溃疡护理形式,不仅有助于预防口腔溃疡疾病,同时对预防胃肠等疾病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口腔护理 饮食干预 口腔溃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溃疡中采用口腔护理和饮食干预后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部分口腔溃疡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从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例完成分析。使用对比分析方法,从而更好地更好地体现出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的效果。以研究组和参照组为本研究小组名称,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将50例患者分入2组,分别使用口腔护理(自制的漱口液进行护理)结合饮食干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在管理期间统计护理工作的相关资料,重点记录正常进食和溃疡愈合时间、进食达标率,比较重点研究数据。结果:研究组接受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后患者的进食时间和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各项进食达标率与高于参照组,以上比较前者较优,(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溃疡中采用口腔护理和饮食干预后,能够有效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改善,同时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在今后护理中可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口腔溃疡 口腔护理 饮食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口腔进行修复治疗前实施口腔健康状况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内接诊的口腔修复患者210例,对患者实施口腔健康状况评估,并将评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在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后得出,患者出现牙齿缺失情况明显处于较高情况,与其他数据有明显差距,P

  • 标签: 修复治疗 口腔 健康状况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溃疡含漱液在缓解口腔溃疡、口腔炎症、义齿以及手术创面疼痛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78例于2021年1月至6月来我院治疗口腔疾病(包括口腔溃疡、口腔炎症以及创伤性口炎)的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样本,利用抽签法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口腔溃疡含漱液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消失时间以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6%,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9.88;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腔溃疡含漱液在缓解口腔溃疡、口腔炎症、义齿以及手术创面疼痛等方面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疼痛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可达到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溃疡含漱液 口腔溃疡 术创面疼痛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