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考察酒石酸对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乳鼠进行心肌细胞原代培养,MTT法检测心肌细胞的活力。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损伤模型,考察酒石酸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损伤所致的LDH漏出的影响,并进一步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blot考察酒石酸对心肌细胞凋亡,cleaved-caspase3,Akt及P-Akt的影响。结果:(1)酒石酸31.25~500μg/ml范围对原代心肌细胞活力不产生影响。酒石酸400μg/ml均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缺氧复损伤后LDH漏出率,而200、100、50μg/ml浓度时作用均不明显;(2)酒石酸400、200μg/ml有抑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损伤所致凋亡百分数增加的趋势;(3)酒石酸200μg/ml均可显著抑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所致的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而酒石酸400μg/ml有降低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的趋势,无统计学差异;(4)酒石酸400μg/ml可显著增加心肌细胞的p-Akt蛋白表达,而酒石酸200μg/ml对p-Akt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影响。结论:酒石酸可以抑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损伤所致的坏死和凋亡,可能是通过激活Akt的磷酸化而实现的。

  • 标签: 酒石酸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坏死 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山柰酚和槲皮素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损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取大鼠新生乳鼠心肌细胞做原代培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药物作用安全范围;考察药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损伤模型LDH漏出的改变;复制心肌细胞过氧化氢损伤模型,观察药物对细胞活力及上清液中LDH含量的影响。结果:山柰酚和槲皮素125μg/ml以下对心肌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山柰酚或槲皮素100、50、25、12.5μg/ml均可以降低缺氧复损伤后心肌细胞的LDH漏出率(P〈0.01或P〈0.05),其中山柰酚100、50、25μg/ml浓度,槲皮素以50、25、12.5μg/ml浓度作用较佳。山柰酚、槲皮素对心肌细胞过氧化氢损伤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并可显著降低过氧化氢损伤所致的LDH释放。结论:山柰酚和槲皮素具有显著的抗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能力,与其抗氧化的药理作用有关。

  • 标签: 山柰酚 槲皮素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过氧化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氧化槐定碱对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糖剥夺再灌注损伤后细胞调亡的影响。方法:以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建立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模型。Hoechst33342和TUNEL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术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化学比色法测定海马神经细胞Caspase-3、Caspase-9和Caspase-8的活性,免疫蛋白印迹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因子CytochromeC、Caspase-3、Bcl-2、Bax和PARP-1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损伤组Hoechst33342和TUNEL染色法显示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Caspase-3、Caspase-9和Caspase-8活性显著提高;CytochromeC、Caspase-3、Bax和PARP-1蛋白和mRNA水平明显上调,Bcl-2蛋白和mRNA水平明显下调,Bcl-2/Bax比率也明显下调。与损伤组比较,氧化槐定碱治疗组(20、5、1.25mg/L)可显著改善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并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抑制Caspase-3、Caspase-9和Caspase-8的活性。氧化槐定碱治疗组(20mg/L)可明显抑制CytochromeC、Caspase-3、Bax和PARP-1蛋白和mRNA表达,增强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使Bcl-2/Bax比率上升。结论:氧化槐定碱通过抗凋亡作用对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氧化槐定碱 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 抗凋亡
  • 简介:目的:通过对穿心莲内酯引入亲水性基团,探索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和构效关系。方法:碱性条件下,穿心莲内酯1与硝基甲烷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重排生成12-硝基甲基-14-去穿心莲内酯,再以锌粉盐酸还原硝基生成12-氨基亚甲基-14-去穿心莲内酯2,最后与异氰酸酯反应成脲3a~3n,所有化合物考察了抗肿瘤和抑制NA活性。结果:经结构改造后,两个化合物(3f和3m)显示了中等的抗肿瘤活性,并且都是单取代芳环,提示芳环的引入优于脂肪链(环)和杂环;所有衍生物都无抑制NA活性。结论:穿心莲内酯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无抑制活性;12位引入芳环有意义,但芳环所处的支链不能过长;水溶性基团的引入对活性提高没有帮助,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穿心莲内酯 细胞毒活性 构效关系 合成
  • 简介:实验表明:心复康Ⅰ号能显著增加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在1:4000浓度时不降低心肌收缩力及心率;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有显著地对抗作用;还直接观察到心复康Ⅰ号对家兔实验性心肌梗塞后的心肌缺血有显著地保护作用,降低心肌耗量。

  • 标签: 心复康Ⅰ号 冠脉流量 心肌缺血 心肌梗塞 耗氧量
  • 简介:目的:探讨紫癜肾Ⅰ号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GMC)增殖及活性产生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剂量的紫癜肾Ⅰ号方含药血清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培养细胞的增殖能力,羟胺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色法检测培养上清液清除活性(ROS)能力。结果:紫癜肾Ⅰ号方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rGMC的增殖,提高培养上清液SOD值水平及清除活性单位值,且作用与药物浓度正相关。结论:紫癜肾Ⅰ号方可通过抑制GMC的过度增殖活化、下调ROS生成而减轻紫癜性肾炎(HSPN)的肾小球系膜增生。

  • 标签: 紫癜肾Ⅰ号方 含药血清 肾小球系膜细胞 SOD ROS
  • 简介: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方含药血清是否在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损伤的作用,并探究体外培养时最佳给药剂量。方法:以20%含药血清处理,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得CoCl2烫最佳浓度和各组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各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酶活性和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aspase12、CHOP表达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血清相比,模型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Caspase3酶活性和LDH活性明显升高,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凋亡率明显升高,GRP78、Caspase12、CHOP和Bax表达明显增多,Bcl-2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3.24、6.48、12.96g/kg组含药血清能够不同程度改善细胞活性,Caspase3酶活性和LDH活性明显减少,凋亡率不同程度降低,GRP78、Caspase12、CHOP和Bax表达明显减少,Bcl-2表达不同程度增多。结论:温阳通脉方能减轻缺氧/复后H9C2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温阳通脉方抵抗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其抗凋亡程度呈剂量依赖性,以温阳通脉方12.96g/kg组效果最佳。

  • 标签: 温阳通脉方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缺氧/复氧损伤
  • 简介:二至煎剂连续7天ig10、20g/kg,能明显增加幼年小鼠胸腺重量,对抗环磷酰胺所引起的胸腺、脾脏的缩小,且能明显促进碳粒廓清速率,显著提高血清及脾细胞分泌的溶血素抗体含量,增加SRBC所致的小鼠足垫肿胀度,但对DNCB所致接触性皮炎无明显影响。二至煎剂ig20g/kg能增加白细胞及T淋巴细胞百分率。上述表明二至煎剂具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 标签: 二至丸 碳粒廓清 溶血素 T淋巴细胞 迟发型超敏反应
  • 简介:中药复方系统研究包括方剂的来源、组成药物的品种、资源、配伍原理、用量比例、确定主治病证的药效物质基础、科学的质控指标、毒理、制剂工艺、临床研究等方面,本文结合前期相关实践进行论述,为创制现代中药新药提供思路和方法。

  • 标签: 中药复方 系统研究 生脉散 当归芍药散
  • 简介:三黄泻心汤具有加重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所致的急性肺拴塞和缩短凝血时间作用.主要作用干内源性凝血系统。方剂中各组成药物作用不尽相同,大黄具有明显的促凝血或止血作用。

  • 标签: 三黄泻心汤 凝血系统 组方 成药 凝血时间 止血作用
  • 简介:以中药为代表的天然药物在防治慢性疾病方面具有化学药物所欠缺的独特优势,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这一特点会表现的更加明显,天然药物将会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然而正如大家所知,要充分发挥天然药物的优势,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是必须解决的科学问题,对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水平、多层次协同作用发挥临床疗效的特点已达成共识,但深入的了解和明确的阐述还远远不够。基于免疫系统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标签: 天然药物 免疫系统 人类疾病谱 药效物质基础 临床疗效 协同作用
  • 简介:在上世纪30年代,随着系统科学在工程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就有人提出系统生物学的概念。系统科学的先驱,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就提出从整体上研究系统问题,被称为整体方法论。半个世纪后,随着信息科学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取得长足进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以基因组学为代表的各类组学检测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系统生物学(SystemsBiology)重新引起重视。

  • 标签: 系统生物学 复杂体系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中药 系统科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交泰丸出自汪昴的《医方集解》,有较好的安神、镇静效果。我们研究了交泰丸及其拆方各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与结果一、镇静作用1.对小白鼠自发活动的影响:体重18~22g小白鼠50只,雌雄各半,分5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戊巴比妥钠、交泰丸、肉桂及黄连,30分钟后,于活动盒

  • 标签: 交泰丸 中枢神经系统 拆方 镇静效果 镇静作用 药对
  • 简介:半夏为我国常用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半夏药理活性丰富,除具有传统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能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还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治疗冠心病等药理作用。通过文献查阅笔者发现,半夏的部分药理作用与其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有关。因此本文综述了半夏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相关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半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半夏 药理 神经系统 毒性
  • 简介:以中药材麦冬的现代研究为例,通过对本课题组20多年来进行麦冬类中药材系统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经验的实例分析,探讨中药材现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以此文纪念徐国钧院士诞辰84周年。

  • 标签: 中药材 现代研究 思路与方法 麦冬
  • 简介:2006年代谢组学的香山科学会议以来,代谢组学的中药研究和国内外合作交流活跃。中国工程院与天津市等在2007年召开的“环渤海生物医药发展前沿论坛”以中药代谢组学为主题研讨会展示了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的成就和问题,也看到代谢组学研究中医药的前景和艰巨性。《中国天然药物》杂志编辑部第二次组织了“中药代谢组学研究”的专栏,这3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应用代谢组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方剂的近况、问题和前景。

  • 标签: 中药复杂系统 代谢组学 中国工程院 香山科学会议 中药研究 合作交流
  • 简介:建立行之有效的现代中药复方研究体系,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遵循系统论和还原论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体内研究和体外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系统生物学与网络生物学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尝试提出包括化学物质基础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研究在内的现代中药复方研究体系,并结合中药复方的具体研究实例,对该研究体系指导下的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提出的复方研究体系为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将有助于系统、深刻地揭示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指导中药复方新药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 标签: 中药复方 中药现代化 系统生物学 网络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