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耳聋左慈中马钱苷、芍药苷和皮酚含量的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Acclaim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监测波长为235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马钱苷进样量在0.08672—0.8672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6),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0.43%;芍药苷进样量在0.18928~1.8928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0.47%;皮酚进样量在0.17104~1.7104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0.31%。结论:该方法处理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耳聋左慈丸 马钱苷 芍药苷 丹皮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为了更好地控制安肾质量,建立了新的安肾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安肾中苦杏仁苷的含量。采用TLC对制剂中的肉苁蓉、补骨脂、白术分别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苦杏仁苷在10.25~512.5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8.91%,RSD=0.48%。TLC可以鉴别出肉苁蓉、补骨脂、白术的特征斑点。结论:实验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简便,可有效地控制安肾的质量。

  • 标签: 安肾丸 HPLC TLC 苦杏仁苷
  • 简介:目的:建立痔疮止血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鉴别处方中的地榆、陈皮和荆芥。用HPLC测定槐花中芦丁的含量。用Diamonsil^TM(钻石)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溶液(20∶8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57nm,柱温为30℃。结果:TLC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芦丁进样量在0.1309~1.9741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9%(n=6)。结论:所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痔疮止血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痔疮止血丸 TLC HPLC 地榆 陈皮 荆芥
  • 简介: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减结合梅花针治疗斑秃患者有效的治疗临床方法。方法:将88例临床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逍遥散加减结合局部梅花针敲击;对照组采用局部外涂3%米诺地尔溶液与口服泼尼松10~15mg/天相结合。两组均以一周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统计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91.1%,对照组5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者用药1周就起效果。结论:逍遥散加减梅花针是一个治疗斑秃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逍遥散 梅花针 斑秃
  • 简介:目的:建立环心的质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用薄层色谱鉴别环心中延胡索、苦参、冰片、蟾酥、人参、三七、人工牛黄等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检出斑点清晰。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环心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环心丹 延胡索 苦参 冰片 蟾酥 人参
  • 简介:目的:采用HPLC测定芩枳中橙皮苷、黄芩苷、黄芩素、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为进一步提高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橙皮苷、黄芩苷、黄芩素、大黄素、大黄酚分别在0.120~1.200、0.196~1.960、0.016~0.160、0.024~0.240、0.050~0.5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56%、98.20%、98.54%、98.27%、99.64%。结论:建立了同时测定芩枳中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重复性好,为产品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芩枳丸 橙皮苷 黄芩苷 黄芩素 大黄素 大黄酚
  • 简介:二至煎剂连续7天ig10、20g/kg,能明显增加幼年小鼠胸腺重量,对抗环磷酰胺所引起的胸腺、脾脏的缩小,且能明显促进碳粒廓清速率,显著提高血清及脾细胞分泌的溶血素抗体含量,增加SRBC所致的小鼠足垫肿胀度,但对DNCB所致接触性皮炎无明显影响。二至煎剂ig20g/kg能增加白细胞及T淋巴细胞百分率。上述表明二至煎剂具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 标签: 二至丸 碳粒廓清 溶血素 T淋巴细胞 迟发型超敏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柴胡生血方和逍遥散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方采用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小鼠制作骨髓抑制模型,观察柴胡生血方和逍遥散对小鼠外周血象,血清EPO、TPO、GM-CSF,骨髓CD34+等方面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两方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外周血象;两方均能有效调控TPO、EPO、GM-CSF水平,但柴胡生血方的调控作用较逍遥散组更明显;两方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骨髓CD34+的含量,但逍遥散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结论:柴胡生血方和逍遥散均促进辐照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柴胡生血方 逍遥散 骨髓抑制 造血功能
  • 简介:目的:建立丹参鲜药材预处理方法并测定鲜药材中酚酸B的含量。方法:通过使用不同方式提取丹参鲜药材,比较各提取液图谱差异,对丹参鲜药材提取的方式、溶剂用量等进行考察,并测定6批鲜丹参的酚酸B的含量。结果:丹参鲜药材切段后回流提取或在特定溶媒中粉碎可提取出酚酸B;确定丹参鲜药材预处理方法为:药材切段,加入25倍甲醇,粉碎,超声30min。结论:丹参鲜药材中含有酚酸B,在提取前不能直接粉碎,否则不能提取出酚酸B。

  • 标签: 丹参 提取 成分转化 丹酚酸B
  • 简介:麻仁滋脾对小鼠有一定通便作用,可增加鼠粪水分含量,并有一定促进大鼠大肠推进运动作用。济川煎化裁方益寿通则有强的通便效果,其通便机理可能与增加鼠粪水分含量,促进小肠和大肠推进运动有关。

  • 标签: 麻仁滋脾丸 益寿通 实验 药理学 通便作用 中药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药对“都梁”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都梁”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共鉴定了41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1),香草醛(2),阿魏酸(3),松柏醛(4),花椒毒素(5),佛手酚(6),镰叶芹二醇(7),洋川芎内酯H(8),洋川芎内酯I(9),洋川芎内酯D(10),4-羟基-3-丁基苯酞(11),洋川芎内酯A(12),Z-藁本内酯(13),3-丁烯基苯酞(14),新蛇床内酯(15),欧当归内酯A(16),β-谷甾醇(17),异茴芹内酯(18),邻苯二甲酸正丁酯(19),邻苯二甲酸异丁酯(20),川芎二内酯R1(21),白术内酰胺(22),香柑内酯(23),补骨脂素(24),异氧化前胡内酯(25),珊瑚菜内酯(26),独活属醇(27),牧草栓翅芹酮(28),异白当归脑(29),欧前胡素(30),异欧前胡素(31),别异欧前胡素(32),水合氧化前胡内酯(33),白当归素(34),印枳苷(35),(2′S,3′R)-3′-羟基印枳苷(36),仲-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37),叔-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38),(2′R,3′S)-3′-羟基紫花前胡苷(39),花椒毒酚-8-O-β-D-吡喃葡糖苷(40),腺苷(41)。结论:香豆素以及香豆素类成分应来源于复方中的白芷;藁本内酯类化合物应来源于复方中的川芎。

  • 标签: 都梁丸 药对 白芷 川芎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研究八味痛风康微的抗痛风作用。方法:采用尿酸盐结晶(MSU)致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及次黄嘌呤所致的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八味痛风康微的抗痛风作用,并通过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和甲醛法观察该药的镇痛作用;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结果:八味痛风康微16.4g/kg以上剂量可明显抑制尿酸盐结晶(MSU)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并能降低次黄嘌呤所致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能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并能够降低甲醛致小鼠镇痛实验中足中PGE2含量;八味痛风康微也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抑制角叉菜胶大鼠足趾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八味痛风康微具有抗痛风、镇痛、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PGE2水平有关。

  • 标签: 八味痛风康微丸 痛风性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 抗炎 镇痛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虚燥更平浓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epaxHP—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99);体积流量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0℃。结果:在上述条件下,梓醇进样量0.0429~0.2145m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按照加入梓醇浓度低、中、高分别测得样品加样回收率为100.41%、99.99%、100.08%,相对应的RSD值为0.60%、0.72%0.47%,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均良好,RSD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测定虚造更平浓缩中梓醇的含量。

  • 标签: 虚燥更平浓缩丸 梓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观察清金止嗽化痰镇咳、祛痰、平喘、抗炎和通便作用,并与原工艺清金止嗽化痰比较。方法:用小鼠氨水引咳法、气管酚红法、豚鼠引喘和大鼠气管排痰试验观察该药的镇咳、平喘、祛痰作用;用大鼠足爪抗炎、小鼠碳粒廓清和通便试验观察该药的抗炎和通便作用。结果:清金止嗽化痰1.5g/kg能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降低咳嗽次数,促进气管酚红排泌量。该剂量还促进大鼠痰液分泌量,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抑制大鼠足跖肿胀度。3.0g/kg提高小鼠吞噬指数,增加总排便量及实热便秘小鼠干粪点数。6.0g/kg缩短小鼠首次排便时间。结论:清金止嗽化痰具有明显镇咳、祛痰、平喘、抗炎和通便作用,该药新工艺与原工艺同等剂量比较上述作用均无显著差别。

  • 标签: 清金止嗽化痰丸 镇咳 祛痰 平喘 通便
  • 简介:目的:研究左金总生物碱对胃肠道运动及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幽门结扎收集胃液观察药物对胃液、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力,以及胃粘膜前列腺素E2和胃泌素分泌的影响;以小鼠胃排空法及番泻叶诱导的小鼠腹泻模型研究左金总生物碱对胃肠运动的作用。结果:左金总碱明显抑制胃液、胃酸、胃泌素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增加前列腺素E2分泌;延长胃排空和爵泻叶诱导小鼠排稀便的时间,减少稀便次数。上述作用与等效剂量左金的作用类似。结论:左金总生物碱可能是左金治疗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有效成分,能抑制胃肠运动,胃酸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且与其调控胃泌素和前列腺素E2分泌有关。

  • 标签: 左金丸总生物碱 胃溃疡 胃泌素 前列腺素
  • 简介:交泰出自汪昴的《医方集解》,有较好的安神、镇静效果。我们研究了交泰及其拆方各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与结果一、镇静作用1.对小白鼠自发活动的影响:体重18~22g小白鼠50只,雌雄各半,分5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戊巴比妥钠、交泰、肉桂及黄连,30分钟后,于活动盒

  • 标签: 交泰丸 中枢神经系统 拆方 镇静效果 镇静作用 药对
  • 简介:补中益气1.25~5.0g/kg十二指肠给药,能显著提高大白鼠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减慢心率,但对心肌张力—时间指数无明显影响。上述剂量的补中益气能显著延长小白鼠常压缺氧生存时间,延长小白鼠断头后呼吸动作的持续时间,亦能显著延长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

  • 标签: 补中益气丸 收缩压 舒张压 平均压 耐缺氧
  • 简介:拆方研究表明白虎加桂枝汤和白虎追风两方中药枷的不同组合。药理作用强度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石膏配桂枝的消肿止痛作用大于桂枝配薏米、甘草或桂枝配甘草.而白虎追风的作用大干白虎加桂枝汤和任何的药物组合。结果提示.石膏配桂枝可能是该方的君药.薏米、甘草可能是该方的佐使药。

  • 标签: 桂枝汤 白虎 药理研究 配伍 消肿止痛 拆方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七十味珍珠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MCAO)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取SD大鼠用线栓法制备pMCAO模型。观察七十味珍珠对pMCAO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Bederson评分和Rotarodtest)、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与pMCAO模型组比较,七十味高剂量组(664mg/kg)显著降低Bederson评分,延长转棒潜伏期(P〈0.01);与pMCAO模型组比较,七十味高剂量组(664mg/kg)、低剂量组(166mg/kg)中NSE和S-100β蛋白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结论:七十味珍珠可有效降低pMCAO大鼠血清中NSE、S-100β蛋白水平,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效应细胞既在神经元,又在神经胶质细胞。

  • 标签: 七十味珍珠丸 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神经行为学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S-100Β蛋白
  • 简介:目的:建立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肝癌前病变模型大鼠组织中皮酚的分析方法,研究皮酚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方法:采用UPLC测定大鼠组织中皮酚的浓度。结果:皮酚在对照组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顺序依次为肾〉胃〉小肠〉脑〉肝〉脾〉心〉肺,在模型组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顺序依次为肝〉肾〉脾〉肠〉胃〉心〉脑〉肺,且其在模型组各组织的AUCall均大于在对照组各组织的AUCall。结论:相对于对照组,皮酚在模型动物组织内含量增高。

  • 标签: 丹皮酚 肝癌前病变 组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