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脊椎骨质疏松并发(以下简称“骨松并发”)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编写,是继传统中医前人的既往文献认识;以近十年来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中医整脊专科常见病症的特点和临床实际编写的。现将本《指南》编写的几个关键内容报告如下:

  • 标签: 脊椎骨质疏松 诊疗指南 并发症 编写 传统中医 常见病症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腰腿痛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12月门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血瘀证)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拟腰腿痛方内服,对照组给予芬必得胶囊内服,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对照组有效率62.2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证实自拟腰腿痛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血瘀证疗效明显。

  • 标签: 自拟腰腿痛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疗法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上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笔者采用非手术疗法,辩证施用整脊手法为主,调整椎体位置,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取和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 整脊调椎法 推拿放松法 悬吊牵引法
  • 简介:目的观察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临床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方法应用仰卧纵轴骨盆牵引,俯卧骨盆牵引同时外展患肢牵引,仰卧屈曲双下肢悬吊牵引,俯卧过伸双下肢悬吊牵引的四维牵引法,按椎曲改变类型辩证施治。结果椎曲恢复率达84%,侧弯恢复率达87.6%,椎间盘突出治愈率达92.6%,腰椎滑脱治愈率达75.6%,腰椎管狭窄治愈率达86.7%,其中腰椎管狭窄一年随访复发率为10%。

  • 标签: 四维牵引调曲法 腰腿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滑脱症 腰椎管狭窄症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通过调曲为主的整脊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四维牵引调腰曲并辅助正脊骨和练功的疗法,按照椎曲改变类型辨证施治。结果:总有效率98.9%,临床治愈率83.3%,缓解率13.3%,显效率2.2%,无效率1.1%,椎曲改善率为81%,3个月随访健康状况优良率为98.81%,症状体征康复优良率为96.43%。结论:调曲整脊法是以调整腰椎曲度为主要目标。椎曲恢复和稳定与功能锻炼呈正相关。从随访的病例中得知,能否坚持功能锻炼是巩固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四维牵引 调曲法 正脊骨法 腰曲
  • 简介:目的:探讨以整脊调曲复位法为主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四维悬吊牵引腰椎,以调腰曲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对滑脱复位,系统观察腰椎滑脱121例,并进行随访。结果:复位总有效率98.35%,其中以复位效果和症状体征为疗效标准的治愈率74.38%,临床治愈率91.74%。平均30个月随访优良率88.99%。结论:导致腰椎滑脱的主要原因是腰椎力学紊乱,通过整脊调曲恢复或改善生理曲度,滑脱可以复位,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四维悬吊牵引法 调曲复位法 整脊
  • 简介:目的:观察运用调曲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法:运用理筋、调曲、练功三大法,以四维牵引调曲法为主要疗法。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5%,治愈率72.5%,好转22.5%,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曲 调曲法 理筋 调曲 练功
  • 简介:人类腰曲是儿童期1周岁左右开始站立行走后,由腰大肌为主的向前牵拉力作用下逐步形成的。腰曲决定了椎体之间椎间隙前宽后窄、决定了椎间盘位置和椎管的大小、椎间孔的大小及方位。因此,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后,腰椎间隙变窄,椎体塌陷,压迫神经,脊髓产生症状。多个椎间盘突出或腰椎滑脱、椎曲紊乱、椎间盘突入椎管、后纵韧带肥厚,后缘黄韧带增生,形成前后压迫,导致椎管狭窄而压迫脊髓及马尾神经产生症状。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观察 四维牵引 调曲法 腰椎间隙变窄 治疗
  • 简介:探讨中药骨痹消痛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理及发病原因。方法:对204例通过CT明确突出间隙及类型,对腰椎间盘突出采用中药内服。结果:经随访1~5年,总有效率为97%,治愈率为89.9%。中药保守治疗主要是减少开放手术治疗所带来的创伤和引起新的骨质损伤及软组织粘连疤痕。因其能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止痛,可增加局部的携氧量。

  • 标签: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痹 中药 疗效观察 疤痕
  • 简介:人步入老年的顾虑,更多的不是死亡,而是由于疾病带来拘痛苦,毫无疑问,对老年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维系老年健隶的重要手段,解除他们的痛苦,使之健康长寿,幸福的度过晚年,是我们每个医务工者责无旁贷的迫切任务.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骨刺消痛膏 疗效报告 治疗 痛症 老年疾病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满意的疗效。2001-2009年间,笔者采用内服温筋活络汤、外用骨关节止痛搽剂、腰椎牵引、卧床休息等治疗腰椎间椎突出726例,总有效率97.38%。观察后发现内服温筋活络汤、外用骨关节止痛搽剂、腰椎牵引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

  • 标签: 温筋活络汤 骨关节止痛搽剂 腰椎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华佗夹脊穴配合调曲为主治疗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189例各类型椎管狭窄患者,采取骨空针法针刺C4-T5、T12-L5华佗夹脊穴为主,配合牵引调椎曲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96.8%,其中临床治愈率31.7%,平均28个月随访优良率89.9%。结论。椎管狭窄是节段性的、动态的狭窄,通过针刺华佗夹脊穴配合调曲为主治疗可以治愈,且效果满意。

  • 标签: 华佗夹脊穴 骨空针刺法 四维悬吊牵 引法 调曲法 椎管狭窄症
  • 简介:整脊旋扳手法是笔者在家传武林正骨经验的启迪下与内蒙古医学院翟佳滨副教授经10余年临床探索研究共同总结的独创手法,临床应用此手法治疗2000余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效果满意,现对其中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并有病历记载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总结,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多为久治不愈后做CT和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者19例,经其它方法治疗后无效者,81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38.5岁。2.诊断方法:患者有明显的腰疼痛,及活动受限病史等,临床症状检查,

  • 标签: 正脊旋扳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出现的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采用侧卧蹬顶手法配合劳损愈贴膜敷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9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劳损愈贴膜 手法配合 敷贴治疗 疗效观察 侧卧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四维牵引整脊法为主结合针刀治疗与单纯针刀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探讨四维牵引整脊法为主结合针刀治疗该类疾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3月到2009年9月来我院门诊接受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随机分为四维牵引整脊法为主结合针刀治疗观察组与单纯针刀治疗对照组,每组60例,共120例。观察组给予理筋、调曲、整脊,在理筋的同时结合针刀。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刀治疗。治疗半年到1年后随访,观察对照总结。结果:四维牵引整脊法为主结合针刀治疗观察组与单纯针刀治疗对照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和所需疗程(天)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维牵引整脊法为主结合针刀治疗该类疾病在提高治愈率和缩短疗程方面明显优于单纯针刀治疗。为目前临床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整脊法针刀 特发性脊柱侧弯症 四维牵引 椎曲 动态平衡
  • 简介:目的:探讨传统整脊八法的适应和禁忌,以提高整脊手法的疗效和杜绝医疗意外。方法:根据脊柱运动力学之圆筒枢纽学说和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应力平衡理论,结合检索近20年整脊疗法医疗意外和笔者临床经验。结论:传统整脊疗法必须严格选择适应,不能盲目应用于禁忌,方能达到治疗效果和杜绝整脊医源性损伤。

  • 标签: 传统整脊八法 适应症 禁忌症 医疗意外
  • 简介:1、为何要反思自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Mixter和Barr合写的“累及椎管的椎间盘破裂”一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将19名腰背痛病人归因于髓核疝并经手术证实和命名“椎间盘破裂”以后,被人誉为开创了所谓的“椎间盘朝代(dynastyofthedisc)”,半个多世纪以来,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成为“金科玉律”般的病因病例学说。随之而起的手术切除疗法风靡全球。在中国,这一疗法己普及到县一级医院。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哈佛大学医学院 椎间盘破裂 诊疗 手术证实 切除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调曲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对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弓顶距离)的改善程度。方法: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患者100例,运用理筋、调曲系统治疗1个疗程以上,治疗前、后运用百分评定法进行疗效观察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结果:总有效率98.9%,椎曲改善率84.2%,腰椎弓顶距离平均改善0.7cm。3个月随访优良率92.7%,6个月随访优良率92.9%,12个月随访优良率97.5%。结论:中医调曲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疗效好,复发率低。

  • 标签: 中医调曲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弓顶距离)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