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报导采用以宗四维牵引整脊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6例临床疗效并进行讨论。方法按理筋一调曲一练功治疗原则,首先用自制熏蒸床将患者脊柱行中药蒸气熏蒸,达到疏筋活络,增强局部微循环,肌肉放松,精神舒畅,然后应用以宗四维牵引整脊调整脊柱病理力学改变,整复脊柱侧弯、椎体旋转移位、侧向移位、前后移位、小关节错位等,结合功能锻炼。结果26例疗效12例优,9例良,4例可,优良率80.7%,有效率达到92.3%。结论按理筋-调曲-练功治疗原则,采用以宗四维牵引整脊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方法简单安全,疗程短,疗效理想。

  • 标签: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中药熏蒸 以宗四维牵引整脊仪
  • 简介:软组织伤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针刺、压阿是穴配合功能运动法治疗软组织伤痛是笔者近二十年的临床经验所得。是对软组织伤痛治疗的创新。本文系统讲述了软组织伤痛的发病机理,运用中国整脊学的脊柱轮廓应力平行四维平衡理论和针刀医学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动态平衡失调理论,深入探讨该疗法治疗软组织伤痛的治病机理,治疗方法和临床运用。最后认为该法对于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肢体功能活动受限的损伤疾病效果显著,可值得今后在临床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阿是穴 动态针刺 功能运动 软组织伤痛 整脊 针刀
  • 简介:目的:运用中国接骨法治疗成人前臂骨折。方法:整复体位,固定位置,动态x光片和投照方法。结论:采用动态X光片,确定何种体位整复是治疗的关键。固定位置,上1/3线以前臂旋后20°,中、下1/3根据体位X光片灵活掌握,小夹板规格初期超长为宜。

  • 标签: 前臂双骨折 动态X光片 投照方法 整复体位 固定位置 中国接骨法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治疗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结构修复的影响。方法:2000—01/2002—12随机抽取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治疗组60例采用股骨头坏死治疗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疼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行走距离评分。结果:髋关节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组为(15.47±3.25)分,治疗后为(26.80±6.5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5.20±4.38)分,治疗后为(28.00±6.21)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2.30,8.35,P〈0.01)。生活能力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11.75±2.73)分,治疗后为(18.17±3.44)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0.00±4.38)分,治疗后为(28.00±6.21)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5.17,8.35,P〈0.01)。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9.67±2.88)分,治疗后为(13.87±3.57)分,对照组治疗前为(8.80±3.04)分,治疗后为(12.13:t3.23)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24,5.76,P〈O.01)。行走距离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6.80-a:1.73)分,治疗后为(10.25~1.6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5.10-a:1.79)分,治疗后为(8.90也.78)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91,6.67,P〈O.01)。结论:“股骨头坏死治疗”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均有切实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治疗仪 修复 骨结构 髋关节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俯卧分期悬吊结合肌肉起止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复发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组:运用俯卧分期悬吊结合肌肉起止针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仰卧平牵等方法为主治疗。结果:观察组56例,治愈43例(76.8%);对照组19例,治愈9例(47.4%),观察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值=5.77,P〈O.05):随访三个月,观察组复发3例(5.4%),对照组复发7例(36.8%),二者比较,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值=9.60,P〈0.05)。结论:俯卧分期悬吊结合肌肉起止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可降低复发率。

  • 标签: 俯卧分期悬吊 肌肉起止点针刺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观察1月龄前肢去势大鼠腰椎间盘退变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改变情况。方法:截断30只1月龄SD大鼠前肢,并将其放于特制饲养笼内饲养,为模型组;正常组大鼠不处理,放于普通饲养笼饲养。并分别于术后5、7、9月处死两组大鼠,取下椎间盘,并进行形态学、免疫组化以及实时定量RT-PCR分析。结果:形态学分析显示模型组出现特征性的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椎间盘内Col2水平降低,实时定量RT-PCR分析发现MMP3andMMP13mRNA表达显著增加,

  • 标签: 细胞外基质成分 腰椎间盘退变 去势大鼠 前肢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免疫组化染色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复方芪麝片对前肢去势大鼠直立模型退变椎间盘形态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1月龄SD大鼠前肢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芪麝片组、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分别在术后4、6、8月随机提取10只复方芪麝片组大鼠进行灌胃给药一个月,并于术后5、7、9月处死三组大鼠,取下腰部椎间盘,并进行藏红和天狼猩红形态学染色、免疫组化分析以及实时定量Realtime.PCR检测。结果:形态学藏红染色显示复方芪麝片增加椎间盘高度,防止纤维环撕裂和板层紊乱情况,增加软骨终板非钙化层胶原基质,防止其排列紊乱;免疫组化染色见到,复方芪麝片可以明显增加椎间盘髓核细胞外基质中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降低软骨终板x型胶原表达;实时定量Realtime.PCR分析发现复方芪麝片在各时间可以均显著增加Col2almRNA的表达,在术后7月和9月降低Colloal,MMP3,MMP13和IL.1betamRNA表达。结论:本研究证实复方芪麝片可以改善直立造成的腰椎间盘的退变情况。

  • 标签: 复方芪麝片 去双前肢大鼠直立模型 椎间盘退变 细胞外基质 Ⅱ型胶原 M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