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初步观察拔毒生肌散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脓,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功效与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窦道期患者2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观察组将拔毒生肌散均匀洒向并覆盖创面脓,以黄芩油纱条覆盖,对照组仅以黄芩油纱条覆盖创面;创面敷药隔日1次,敷药7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肿块大小、创面脓积分与创周皮肤状况评估,测定创面肉芽IL-6,并进行肝肾功能及尿汞临床安全性测定。结果:观察组的肿块范围评分、创面脓评分、创周皮肤状况评分,从治疗第6次起,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创周温度从治疗第2次起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脓周围肉芽组织中IL-6含量及病理免疫组化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尿汞测定均在正常值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拔毒生肌散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创面具有良好的提脓去功效,显著改善炎性反应而促进愈合,临床使用2周安全,未见不良反应,有一定推广运用价值。

  • 标签: 拔毒生肌散 非哺乳期乳腺炎 脓腐 白细胞介素-6 临床安全性
  • 简介:消渴乃机体对水谷精微的代谢异常,经过代谢,水谷精微化为气血津液输注全身,如若脏腑气机失调,代谢受阻,消渴乃发。在消渴的发病过程中,脾、肾、肝、肺气机失调为主要原因,心、胃、膀胱的气机失调在消渴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消渴病 脏腑 气机 津液 水谷精微
  • 简介:糖尿性脑血管是糖尿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络是广泛存在于糖尿慢性并发症中的病理状态,也是糖尿性脑血管的重要病理机制。糖尿性脑血管的基本机为肝肾气阴亏虚,风、火、痰、瘀血阻滞脑络,基本病理环节为络气虚滞、络脉瘀阻、络脉拙急、络脉瘀塞、络脉瘀结。从审证求因、通补结合,善用虫蚁、祛邪通络,滋补肝肾、重视气血,起居调摄、防治结合等方面对治疗方法进行阐述,以探讨糖尿性脑血管的辨治思路。

  • 标签: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络病 中医药 通络 补虚
  • 简介:虚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是以脏腑虚损、精气血津液不足为主要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从《黄帝内经》论述来看,引起虚弱常见的病因病机有衰老、感受邪气、情志所伤、饮食劳倦、汗泄及脱血、误治致虚等六个方面.《内经》中的虚弱证可以分为脏腑虚、经络虚、精气血津液虚、上中下虚、四海虚等五类.《内经》对虚弱性疾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虚则补之”,既可以用甘温补气和厚味填精之品以补益虚弱,又可以用呼入吸出法、徐入疾出法等针刺补虚法.

  • 标签: 黄帝内经 虚弱病证 证治
  • 简介:温经汤是汉代张仲景编著的《金匮要略》一书中所记载的经典方剂,广泛用于妇科临床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经断前后诸症等妇科疾病。温经汤全方配伍严谨,温而不炽,通而不峻,补而不滞,化瘀而不伤正,旨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临床四诊合参,准确辨证,凡符合其机主证运用之,每获良效,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中"异同治"的原则。

  • 标签: 温经汤 妇科疾病 临床体会
  • 简介:运用《金匮要略》中明确提出的"治未"原则,以《金匮要略》产后为对象,以"已"分析与"未"分析为框架,分析产后的诊治决策思维步骤。在治则治法方面,《金匮要略》依据"治未"原则,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攻补,并无绝对的偏重。通过《金匮要略》"治未"原则分析产后能较大可能减少认知误差,更真实地还原经典原始含义,接近张仲景的诊治思维过程。该治疗思路值得深入探究,以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 标签: 金匮要略 治未病 已病分析 未病分析 产后病
  • 简介:目的:观察拔毒生肌散在临床中对于糖尿性足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9月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周围血管病防治中心一病区收治的糖尿性足溃疡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2组均在控制血糖、控制感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内治基础上,外治统一使用碘伏、3%过氧化氢(双氧水)消毒液、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常规消毒。对照组常规外科消毒后给予敷料包扎固定。观察组常规外科消毒后拔毒生肌散外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总积分比较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拔毒生肌散在糖尿性足溃疡的治疗中有明显优势,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周期。具有作用快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运用方便,便于直接观察,随时掌握等优点。在治疗糖尿溃疡有着独特的优势。

  • 标签: 拔毒生肌散 中医外治法 散剂 糖尿病足病溃疡 祛腐生肌
  • 简介:喉白斑属中医"慢喉喑"范畴,由于喉黏膜发生白色斑片样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病理学多为上皮非典型增生。中医认为喉白斑多因肺脾失调,内生痰浊,凝结咽喉,久郁化毒,结于喉部而生白斑。本人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成功治愈严重喉白斑一例,疗效显著。

  • 标签: 喉白斑病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李乃卿教授将甲状腺、乳腺、子宫增生性病证归属为肝系证,认为情志因素是重要病因,气滞、痰凝、血瘀为共同机,3种增生性疾病在疾病发展的各阶段所表现的肝系证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并相互影响。在从肝论治、异同治核心治则的指导下,以疏肝理气为治疗大法,遣方用药重在疏肝理气,佐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善用治疗甲状腺、乳腺、子宫疾病的常用特色药,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异病同治 肝系病证 从肝论治 学术思想 李乃卿
  • 简介:慢性咳嗽是呼吸科常见病症,在总结慢性咳嗽肺脾相关病因病机历代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团队15年来对于慢性咳嗽相关研究的成果,提出对慢性咳嗽肺脾相关病因病机的新认识,即肺脾相关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可见内外合邪、虚实夹杂等机特点。临床上表现为病程较长、咳嗽迁延难愈。肺脾相关类慢性咳嗽常见证候为湿热郁肺、肺脾阳虚、寒饮伏肺、痰湿阻肺、肺阴亏虚等,临床常见慢性咳嗽兼见背冷症亦存在肺脾相关的重要机,临证辨治当以重视。

  • 标签: 慢性咳嗽 中医 肺脾相关 病因病机 证候特点
  • 简介:月经是妇科临床多发病,与脏腑密切相关,三焦统领脏腑,故分析得出三焦与月经相关。本文通过分析三焦与月经的生理、病理联系,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提出通调三焦治疗月经的理论,并将该理论运用于针刺治疗月经病中,疗效显著,中医特色鲜明,为临床治疗月经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 标签: 通调三焦 月经病 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