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运用腹针疗法治疗膝关骨性关节炎,观察其即刻镇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腹针治疗,1个疗程10次,每次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利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每次治疗前后相比,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所有治疗前比较,评分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对膝关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的止痛效果,并且具有即刻镇痛效果。治疗次数与疗效呈正相关。

  • 标签: 腹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 镇痛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人工全膝关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单侧人工全膝关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及膝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干预组术后第3,5,7d膝关静息状态及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术后第7,14d膝关的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洗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人工全膝关置换术后,康复效果良好。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中药熏洗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在雷公藤合剂配合手关节操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按疾病活动度分层随机对照将60例合格受试者以1:1的比例分配到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雷公藤合剂(雷公藤、白芍、甘草)+手关节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观察12周。检测指标: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分别记录指关节压痛数(TJC)、指关节肿胀数(SJ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总体评分(GH)、疾病活动度评估(DAS28评分)。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比较,均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②治疗组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ESR、CRP在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后8周、12周与治疗前分别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改善炎性指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TJC、SJC、DAS28治疗后4周、8周、12周与治疗前分别比较,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③炎性指标ESR、CRP分别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进行两组间比较,P〈0.05,两组间均有差异;DAS28、GH在治疗后12周两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TJC、SJC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进行两组间比较,均P〉0.05,两组间无差异;④不良反应统计学无差异。结论:雷公藤合剂联合手关节操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在改善炎性指标方面起效快,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总体评分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DAS28亦提示在治疗后12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雷公藤合剂 手关节操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 简介: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腹腔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肠梗阻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腹腔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腹腔手术治疗,观察两组在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等手术指标结果并做对比,随访观察出院后的复发率。结果:切口感染及住院时间指标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复发率为1.27%,对照组为35.44%(x^2=21.69,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联合中药能加快胃肠道术后恢复,降低复发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中药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渗湿中药汤剂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A组和B组,手术术式为全麻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A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渗湿类中药汤剂。给药1周,观察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彩超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数值、疼痛评分(VAS)及肢体周径的变化,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2组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数值术后3,7d各时段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术后3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渗湿法可有效地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

  • 标签: 益气渗湿 髋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统计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体质分类及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60例,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同时引入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通过《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诊断为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体质分类,确定具有高度发病倾向的体质类型。结果与结论: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患者易罹患膝骨性关节炎。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体质分类 辨证分型
  • 简介:目的观察玄武膝痛颗粒联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将20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玄武膝痛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临床疗效、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IL-1和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8%、77.89%(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WOMAC评分及IL-1和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玄武膝痛颗粒联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KO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下调外周血清中IL-1和TNF-α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玄武膝痛颗粒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手助腹腔和传统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诊治的直肠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助腹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助腹腔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流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手助腹腔镜 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直肠癌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