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对老龄大鼠皮肤老化的影响,探讨针刺抗皮肤老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18月龄老年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围刺组、围刺加足三里组、空白组,并与8月龄青年大鼠对照,测定各组大鼠腹部皮肤的可溶性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并应用透射电镜对比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形态以及胶原纤维的排列情况。结果:老龄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器减少,细胞结构退化,同时胶原纤维之间空隙加宽,老化性架桥增多。通过围刺治疗,可以使其成纤维细胞活性增强。同时,围刺治疗后老年大鼠皮肤的可溶性羟脯氨酸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增加,SOD活性无显著变化,而围刺加足三里组皮肤组织中SOD活性增强。结论:针刺可能是通过增强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的活性进而增加皮肤中可溶性胶原含量来改变皮肤的老化外观。配合足三里穴可以增加皮肤的SOD活性。

  • 标签: 针刺疗法 足三里 皮肤老化 羟脯氨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目的:探讨虫草多糖(CP)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保护作用中对胶原的影响。方法:用8-甲氧补骨脂素联合UVA(8-MOP/UVA)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用电镜观察、羟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测定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观察虫草多糖对成纤维细胞光老化过程中胶原的影响。结果:光老化组细胞较对照组蛋白合成功能不活跃,羟脯氨酸含量下降,丙二醛含量升高,Ⅰ型胶原表达降低,Ⅲ型胶原表达增高,虫草保护组细胞有所改善。结论:虫草多糖对8-MOP/UVA诱导光老化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变化具有逆转作用。

  • 标签: 虫草多糖 成纤维细胞 光老化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 简介:目的利用A型肉毒毒素、透明质酸、强脉冲光联合治疗面部老化,观察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使用安全性。方法:选取面部老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经A型肉毒毒素联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的对照组50例,以及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强脉冲光治疗的治疗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相比,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A型肉毒毒素、透明质酸注射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老化,美容效果明显,安全性好,推荐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透明质酸 强脉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