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对扶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简称慢阻)缓解期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发现本方联合西药治疗慢阻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由于小儿口服中药困难,笔者自2005年4月用自拟泄痰灌肠治疗小儿咳喘症50例,并与口服博利康尼、静脉滴注病毒唑等西药治疗的50例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清肺泄痰汤 灌肠法 小儿咳喘
  • 简介:摘要 目的:对养阴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阻稳定期的疗效进评价。方法:检索CNKI、WanFangData等数据库,归纳整理与之相关的文献,通过SPSS25.0软件对筛选出来的12篇文献中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量RD值=0.16[96%CI(0.10,0.20)],总体效应检验Z=6.20,P

  • 标签: 养阴清肺汤 西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综述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养阴合止嗽散对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8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予以养阴合止嗽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其咳嗽消失时间和缓解时间更短,咳嗽症状积分更少,治疗总有效概率更高,疾病复发率更低,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养阴合止嗽散治疗对慢性咳嗽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具有积极影响,可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 标签: 慢性咳嗽 养阴清肺汤 止嗽散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通络治疗卒中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9例脑卒中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同时依据痰培养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络汤加减口服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4d。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9.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致病菌清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WBC、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WBC、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卒中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清肺通络汤 卒中相关性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多重耐药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应用排毒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接受新冠肺炎治疗的患者中选取其中的66例进行研究分析,选取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人数为33例,分别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应用排毒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实施排毒治疗的实验组有效率,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对照组的患者对治疗的评分状况远远差于实验组的患者对治疗的评分,两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清肺排毒汤 常规治疗 新冠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考察复方石斛散的干燥工艺,旨在确定散剂处方部分药材提取液的干燥工艺,为产品实际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橙皮苷的含量及转移率为指标,评价比较不同干燥工艺测定结果。结果:复方石斛散的最佳干燥条件为减压干燥,即-0.07MPa、60℃条件干燥。结论:该方法确定了复方石斛散的干燥工艺,更高效、稳定、可靠,保证产品质量,可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复方石斛清肺散 干燥工艺 减压干燥
  • 简介:目的评价治疗特发性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0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痰瘀阻络证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自拟痹汤加减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量表(SF-36生活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价治疗特发性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气短、喘息、咳嗽、咳痰、乏力)治疗后的积分均低于治疗前,SF-36量表各项指标评分治疗后均有明显提高。结论能明显改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痹汤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消炎饮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温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予以消炎饮50mL日3次口服。对照组予以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甘草片、必嗽平对症治疗。观察患者即刻退热时间、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对照组给药后体温均较给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体温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疾病总体疗效比较,痊愈率、愈显率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有明显降低体温、减少发热时间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 标签: 清肺消炎饮 呼吸道感染 风温肺热证
  • 简介: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MPP)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MP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合通络中药口服,同时辅以穴位敷贴治疗,治疗周期为10d。评价两组患儿的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儿的主要症状及肺部体征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而对照组的疾病疗效愈显率为77.50%、治疗组为9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为62.50%,治疗组为9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发热、咳嗽、痰壅、气喘及肺部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儿咳嗽、痰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的主症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儿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中医通络法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MPP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 标签: 清肺通络法 小儿 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评价承气颗粒对大肠腑实证合并ALI/ARDS患者的功能和肠功能的影响,以及肠功能与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实验设计方法,从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在5个中心入选符合大肠腑实证表现的腹部疾患合并损伤的患者207例。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通里攻下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通里攻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里攻下药物承气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d、3d、7d的氧合指数、L/M,治疗前、治疗后7d的APACHEⅡ评分,治疗7d后病死率。结论:承气颗粒治疗大肠腑实证表现的腹部疾患所致损害患者,能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肠屏障功能,降低病死率,并证实功能的改善与肠功能的改善密切相关,通过治疗作用证实了“与大肠相表里”的密切关系。

  • 标签: 清肺承气颗粒 大肠腑实证 氧合指数 肠屏障功能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