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社会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大大提高,对医疗和药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年来,老龄的趋势更加显着,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这种情况的发生,对医药领域的药品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问题,医药行业一方面要继续开发新药,另一方面要创新制药设备。自动控制制造技术是新时代医药制造领域的重要技术工具,一把钥匙。医药企业投资建设。在本文中,将对制药设备及其自动控制技术进行详细调查,以协助相关技术调查工作。

  • 标签: 无菌液体分配系统 自动化控制技术 医药
  • 简介:肛周湿疹是一种发生在肛门周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认为脾虚湿阻是肛周湿疹的首要病理基础,血瘀风燥是肛周湿疹的主要病理转归,提出清热利湿瘀法是肛周湿疹治疗的基本思路。

  • 标签: 肛周湿疹 脾虚湿阻 血瘀风燥 清热利湿化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浊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11月在广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加培哚普利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活血浊方,2组均治疗30d,观察比较临床疗效、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肌酐(Cr)、Cr、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5(IL-15)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证候积分、mALB/Cr、hsCRP、IL-6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Cr、BUN水平治疗前后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药联合活血浊法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脏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活血化浊 糖尿病肾病 炎症 培哚普利 超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 简介:受饮食结构和生活节奏的影响,慢性胃炎患者近年来逐渐增多,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胃脘痞满胀痛,胃脘疼痛,痛处不移,嗳气呃逆,纳呆等症状,目前西医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中医也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疗效不够满意,本病常因病程长,治疗不当而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我们从1998年~2002年对本院门诊和住院88例慢性胃炎病人采用活血瘀药物为主的中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于下.

  • 标签: 慢性胃炎 活血化瘀 中医药
  • 简介: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常见晚期乳腺癌患者,多以七情为外因,脾胃气虚为内因,病机上以郁、虚、瘀为主,本文讨论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认为肝郁气滞、脾虚夹瘀为晚期乳腺癌的常见症候,临证治疗上予以疏肝健脾瘀为法,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乳腺癌 晚期 疏肝健脾化瘀 中医药疗法 乳岩
  • 简介:古代医家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多从肾论治、从痰瘀论治,现代兴起的“毒损脑络”理论是在古人认识其病因病机基础上,认为肾虚、痰浊、瘀血互相转化,交互为患,一起构成浊毒犯脑的病理基础,形成虚痰瘀毒恶性循环的有害网络。因“毒损脑络”与络病病理改变不谋而合,因此提出“浊解毒通络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大法,以期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定思路。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治疗 毒损脑络 络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结肠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腹痛、大便脓血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属难治病。笔者近年来在传统辨证的基础上,运用活血法治疗UC,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活血化瘀法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活血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8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取中医活血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9%,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治疗后治疗组水肿体积较对照组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采取中医活血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效果良好,可促进脑水肿吸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 标签: 活血化瘀 脑出血 基底核区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扶正、瘀解毒法治疗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脓毒症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T、TT、Fg及APT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T、TT、Fg及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MODS、MVE、脓毒症休克及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效果理想,可发挥益气扶正、瘀解毒功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脓毒症 凝血功能障碍 益气扶正 化瘀解毒法 临床研究
  • 简介: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骨质增生为主要病变的慢性关节疾病,也称为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骨关节病、软骨软化性关节病等。该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骨性关节炎多见于老年人;而后者多继发于关节的先天或后天畸形、关节损伤和关节炎症等。

  • 标签: 祛痰 化瘀 利湿 骨性关节炎 综述
  • 简介:活血瘀法在临床慢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此法目前被广泛运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可见皮肤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甚至感觉消失。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消渴病阴津亏耗无以载气,或燥热亢盛,痰热郁滞,伤阴耗气,而致气阴两伤,经络失养、血脉失和,血液运行受阻。治疗大法益气养阴、通经活络、注重脾肾。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理论、药力及活性成分,我们把活血瘀药物分为活血药、瘀药和通络药,但是并非只有活血瘀类药物才具有活血的作用,其它如祛风散寒、滋阴润燥、清火、行气、补气、化痰、温阳药物同样具有活血的作用,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针对病因治疗,并且补虚法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始终。

  • 标签: 活血化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肾浊、解毒通络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符合血管性痴呆纳入标准的患者4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益肾浊、解毒通络中药疗法治疗,疗程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国际通用认知能力测定量表(MMSE)疗效指数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疗效指数。结果观察组的MMSE疗效指数总有效率为8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DL疗效指数总有效率为84.5%,与对照组的ADL疗效指数总有效率82%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中西医结合原则,通过给予血管性痴呆患者联用益肾浊、解毒通络法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益肾化浊 解毒通络 血管性痴呆 认知能力测定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