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复方银屑颗粒进行免疫研究。方法:动物灌服给予复方银屑颗粒后,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完全福氏佐剂致大鼠足跖肿胀法观察其炎作用;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法观察其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刊、鼠迟发性超敏法观察其对变态反应的作用;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小鼠血清溶血素法观察其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复方银屑颗粒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角叉菜胶和完全福氏佐剂所致的大鼠急性关节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能使正常小鼠胸腺、脾脏指数减小;对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所引起的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结论:复方银屑颗粒有明显的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 标签: 复方银屑颗粒 银屑病 抗炎 免疫抑制
  • 简介: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后续影响至今没有完全消除。在福岛和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中,核辐射对接触者的生命与健康带来了极大损害,这也是人们谈核色变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抗辐射 中药 泄漏事故 切尔诺贝利 大地震 核电站
  • 简介:目的:探讨补肾消汤治疗免疫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免疫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50例,西医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中医组患者给予补肾消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4、IL-10、IFN-γ的变化、并对比4项抗体总转阴率和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L-4、IL-10、IFN-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治疗后IL-4、IL-10、IFN-γ均明显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4项抗体总转阴率和妊娠率明显高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消汤治疗免疫复发性流产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消除血清自身抗体,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性复发性流产 补肾消抗汤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 简介:目的:探索温针结合痉挛支具以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痉挛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成2组,其中50例应用温针结合痉挛支具联合治疗痉挛偏瘫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余50例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2个月、3个月时分别评价日常生活能力(BI)、Berg平衡量表、最大步行速度(MWS)、步行功能(Holden)进行评分。使用肌电图仪对患者进行H反射测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温针结合痉挛支具治疗痉挛偏瘫效果更为明显,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Berg平衡评分、步行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且步行功能(Holden)分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步行功能恢复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对照组患者H反射亢进,潜伏期时间有所缩短至,肌电图波峰增高,说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而观察组患者H反射潜伏期缩短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波峰没有增高现象,说明患者H反射情况较好。结论:温针结合痉挛支具治疗痉挛偏瘫较常规康复训练疗效更为显著。

  • 标签: 温针结合抗痉挛支具 痉挛性偏瘫 疗效比较
  • 简介: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并伴有软骨和骨质破坏。中药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现对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 治疗 抗炎
  • 简介:叶新苗教授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已30余年,学验俱丰。其善用古方,又不拘泥于古方,灵活运用“固汤”随证加减治疗慢性肾炎,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笔者就读硕士研究生时,有幸侍诊左右;从事临床工作后,常效仿叶师处方用意,收效显著。现将个人的临床观察归纳如下。

  • 标签: 慢性肾炎/中医药疗法 @固冲汤
  • 简介:探索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针刺镇痛、炎效果影响因素,通过检索与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电针对佐剂关节炎大鼠具有较好的镇痛炎效果,镇痛效果出现较早,一般出现在针刺后5h内,而炎效果出现较晚,在针刺后15d效果较佳,说明电针对佐剂关节炎镇痛与炎效应存在差异,其起效的作用途径可能不同。

  • 标签: 电针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域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应激的概念,应激的过程及造成的可能结果,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应激的机制,应激对畜牧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应激的主要来源(应激源)、应激技术的研究进展等内容。希望通过本综述让畜牧业同行更好的认识应激,更好地解决畜牧生产中的应激问题。

  • 标签: 应激 应激源 抗应激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明、清迄今,对附子、肉桂的认识和应用,局限于温阳散寒,这是偏狭之见。宋前本草如《本经》、《别录》、《集注》、《药性论》、《日华子本草》等俱认定附子、肉桂有活血化瘀的瘀血作用,所谓“破瘾坚积聚、血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晚近实验室研究的结论也支持古代医家的观点,说明附予、肉桂具有血凝的作用。

  • 标签: 附子 肉桂 抗瘀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种全新的复用管路预方法。方法对复用透析器随机进行密闭式和开放式预各100次,观察预时间,预液体用量及空气报警机率和预效果评价。结果密闭式预法预时间短,液体用量少,结论密闭式预法操作程序简单,特别是要求不排出消毒液,避免了工作人员及患者长期吸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密闭式预冲Equipped with the blunt pip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in hemodialys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长阻力肌力训练防治颈型颈椎病的作用;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康复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推拿,康复组加用等长阻力肌力训练;结果康复组不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都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总治疗次数、半年复发率及一年复发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长阻力肌力训练不仅对治疗而且对预防颈型颈椎病都有明显的效果,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并广泛推广。

  • 标签: 颈型颈椎病 推拿 运动疗法 等长抗阻力性肌力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检测HIV中将不同免疫检验方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以150例HIV抗原标本为例,将其分为三组,一组给予双抗原夹心ELLISA检验,另外两组给予金免疫层析实验和间接ELISA检验方法,分别命名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对其不同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0%、100.00%和100.00%,数据对比显著高于丙组,各项数据对比均显示为P0.05,甲组的数据均比乙组高,甲组诊断效果更好。结论:在对抗HIV进行检测时,将双抗原夹心ELISA法进行应用,其对应的检测准确率最高,临床检验可靠也最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抗HIV 双抗原夹心ELISA法 金免疫层析实验 间接ELISA检验法
  • 简介:对湿毒清胶囊进行抗过敏和炎的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口服湿毒清胶囊对右旋糖酐和组胺引起的动物皮肤瘙痒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组胺所致的动物皮肤毛细血管通透实验和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中也观察到其有明显的渗出作用,并明显减弱二甲亚砜(DMSO)和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廓炎症。因此认为,湿毒清对抗过敏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有明显的作用。

  • 标签: 湿毒清胶囊 抗过敏 抗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溶血病的特点,提高对Rh溶血病的认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方法采用盐水法检测患儿及母亲的ABO血型和Rh血型,人球蛋白试验检测游离抗体和放散抗体。结果检出IgG-D、-C致新生儿溶血病一例。结论检出Rh溶血病后,及时进行蓝光治疗或换血治疗,预后良好。关键词IgG-D;-C致新生儿;Rh溶血病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苗药"四大血"对佐剂关节炎大鼠的炎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四大血"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足趾部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关节炎大鼠(AA)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右足跖外观变化、肿胀程度、滑膜组织病理特征;Elisa法检测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给药后,"四大血"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足跖肿胀程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病理切片显示,"四大血"中、高剂量组较模型对照组大鼠滑膜组织充血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四大血"能下调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P〈0.05,P〈0.01)。结论"四大血"有抑制AA大鼠滑膜组织炎症的作用,减少滑膜组织炎细胞浸润及滑膜上皮细胞增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介质IL-1β、TNF-α的表达有关。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苗药“四大血” 抗炎作用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