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独具治疗和预防作用的中医膏方~([1]),对体虚者和慢性疾病患者有滋补、养生、防病治病、美容养颜等作用。中医学认为冬季膏方滋补与调和气血、补虚扶弱、疏通经络、抗衰延年、平衡阴阳有密切关系,如《黄帝内经》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养生保健意识日益增强,中医中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和欢迎。本文就膏方的组成、加工及养生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中医 膏方 组成 加工 养生
  • 简介:6月11日,韩国国际保健医疗财团表示,为了扩大义诊的影响,韩国83家海外医疗义诊机构组成了联盟——SOGA(ShareOneGlobalAlliance)。

  • 标签: 医疗义诊 机构组成 韩国 海外 保健医疗
  • 简介:介绍在编审工作中化学成分的命名原则以及几种常用方法:植物学名定名法、衍生定名法和音译法,并对每种方法作了较详细的说明,为规范化的标准定名法提供了借鉴.

  • 标签: 化学成分 命名原则 中华本草
  • 简介:从米口袋(GueldenstaedtiamultifloraBge.)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应用光谱学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其中7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黑麦草内酯、烈香杜鹃素Ⅰ、木栓醇、木栓酮、4-烯-3-酮豆甾烷、A’-Neogammacer-22(29)-en-3β-ol,acetate和β-谷甾醇。7个化合物均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是该植物中的水溶性成分

  • 标签: 米口袋 化学成分 水溶性成分
  • 简介:目的:探讨分组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3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分组护理,设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10~1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院内感染、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消毒隔离、急救物品、护理文书、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组护理能够提高消化内科的护理质量,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分组护理 消化内科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红葱植物成分、生物活性方面的书籍、文献等,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综述了药材红葱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红葱在药物、保健食品等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红葱 植物成分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经辐照灭菌的黄芩药材、黄芩药材粉末及未经灭菌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灭菌前后黄芩苷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Accurasil-C1(8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在该色谱条件下,进行线性梯度洗脱。结果:黄芩苷在0.1632~0.81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53%,其RSD为0.81%。灭菌前后药材中黄芩苷含量有显著性变化。结论:黄芩药材不适宜应用辐照灭菌法进行灭菌。

  • 标签: 黄芩 黄芩苷 辐射灭菌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损容性。痤疮杆菌(Propionibacteriumacne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无芽孢兼性厌氧菌,它广泛存在于毛囊皮脂腺内,是导致痤疮的条件致病菌。由于抗生素监管不利,使得耐药痤疮杆菌的比例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寻常痤疮的临床治疗。该文介绍了近年来研究发现有抗痤疮杆菌作用的植物成分,以期对痤疮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植物 痤疮杆菌 抑菌
  • 简介:【摘要】川楝子,异名楝实、楝子、石茱萸等,其果实类球形,气特异,味酸、苦。是楝科植物川楝的成熟果实。川楝子原以“楝实”之名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至《本草正》称川楝子。《神农本草经》曰:“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川楝子做药用广泛,临床用其治疗男性睾丸疾病、胃病、皮肤病、带状疱疹、淋病、急性乳腺炎、胁痛等多种疾病,效果显著[1]。川楝子里含有的川楝素具有一定的毒性,早前多用于农业驱虫。作为驱蛔药物在我国应用时间并不久远。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萜类等。本文主要对川楝素药理作用、化学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药物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检验在药品质量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药物成分分析和质量评价是药物检验的核心内容,对于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规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旨在系统研究药物成分分析和质量评价的相关方法和技术,以及其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为药物检验中药物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提供更加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 标签: 药物检验 药物成分分析 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