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的病因临床变迁,显示病因谱,为本地区该病的进一步防治提供病因学参考。[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1987~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的方法对前十年与后十年两个时段的病因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①入选住院病例共1649例,其中前十年为646例,后十年为1003例;后十年住院病例平均年龄较前十年显著增加(68.31±13.87vs65.91±14.75,P〈0.05)。②两个时段原发病因构成比例显著不同,前十年以肺心病排在首位,后十年以冠心病排在首位。③两个时段比较,除高脂血症及脑血管疾病以外,后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贫血等共患疾病比例均显著增加;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④前后十年的诱因均以感染为主。后十年感染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比例呈上升趋势,与前十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本组调查的二十年间,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生了明显变化,提示临床防治策略应做出相应改变。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病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因心力衰竭在我院老年病科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症状分布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主占6285%,循环系统表现占4428%,消化道症状占4428%,泌尿系统症状占2714,神经精神异常占30%。结论心力衰竭是老年患者就诊的常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症状表现不典型,需加强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心力衰竭 老年人 住院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进行中度有氧运动。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开始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功能、血压√心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实验组的心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度有氧运动能够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有氧运动 慢性心力衰竭 影响 效果观察
  • 简介: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各种严重心脏疾病的最终结局,表现为严重的收缩功能不全和舒张时间延长。心力衰竭发生后由于全身代谢的改变,加上机体消耗增加,使得心力衰竭患者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反过来又能加剧心力衰竭的进展,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预后不良。良好的饮食行为干预可改善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从而促进临床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远期病死率。食疗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一部分,在心力衰竭患者的饮食干预中具有重要作用,故本文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膳食发展以及中医食疗的研究概况作如下综述。

  • 标签: 心力衰竭 营养 食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 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施行常规护理,运动康复护理组施行运动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康复效果;随访 6个月的生活质量;出院时和 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 6min步行距离;再次入院的人次。结果:运动康复护理组康复效果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运动康复护理组随访 6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出院时两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 6min步行距离接近, P> 0.05; 6个月后运动康复护理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收缩末径、 6min步行距离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运动康复护理组再次入院的人次低于常规护理组, P< 0.05。结论:心力衰竭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模式效果好,可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再次入院的人次。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模式 心力衰竭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超滤对应用于缓解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钠水潴留的检测和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钠水潴留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和机器运作系统,并给予有效的管道护理!抗凝技术!液体管理!心理护理等。结果本组超滤中,血压平稳,无出血、体外凝血、血栓栓塞,未出现心律失常、空气栓塞、血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熟练的运用血液滤过技术操作及技能,全程严密的监测护理,是治疗心力衰竭患者钠水潴留的关健。

  • 标签: 血液滤过装置 心力衰竭 钠水潴留 护理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heart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以呼吸困难,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等体肺循环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综合征。病情危急,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特别重要。我院通过对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的搜集整理,旨在探讨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价值。

  • 标签: 中医 中药 心力衰竭 治疗进展
  • 简介:《素问·调经论》云:“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在随师临床工作中,我发现老师的辨证思路亦是以肾阳不足,血瘀痰凝为主症,治疗多温。肾助阳,活血化瘀。慢性心衰是临床常见重症之一,多年医疗实践,运用此法治疗,屡见成效。慢性心衰的发展,心肺两损,气血两耗,正虚邪实,最终精气被夺,出现心阳衰竭之重病。病理变化其标在心肺,其本在肾。

  • 标签: 心力衰竭 治疗 冠心Ⅰ号 肾阳不足 临床工作 慢性心衰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