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金秋九月,杏林喜讯:美国拉斯克基金将2011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颁给了今年87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药学家屠呦呦,表彰她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

  • 标签: 药学家 美国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医学研究 研究员 青蒿素
  • 简介:民国时期的女中医师是一个独特群体,在女权思想的影响下,她们从分散的个体开始寻求建立团体,希翼通过办刊物等手段发出自己的声音。医刊物的出版集中体现了这一诉求,特别是《中国医》杂志更开医独立创办刊物的先河。医刊物属于近代知识女性办刊活动的实践,虽为医学刊物,却包涵了性别与职业、医职业与婚姻等社会性议题,为研究近代女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 标签: 性别与职业 民国女医 医学期刊
  • 简介: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报导,美国俄勒冈卫生科技大学教授舒赫拉特.米塔利波夫及其同事在《细胞》杂志撰文称,把一个发育完全的胎儿皮肤细胞的遗传信息注入一个卵细胞的细胞核,然後设法促使91细胞分裂。

  • 标签: 人类干细胞 科学家 克隆 《时代》 《细胞》 卫生科技
  • 简介:近期,不断看到酱油的问题报道,不仅本地产酱油有问题,连进口产品也出现了问题。厦门发现了过期的进口日本酱油;另外,从日本进口的日式酱油、芥末酱中检测出了甲苯和乙酸乙酯……一向被视为安全领域的酱油生产,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国家早就颁布了强制性酱油生产的新标准,不按新标准生产的酱油不得生产和上市流通,怎么还会有这样的问题发生呢?

  • 标签: 酱油生产 营养学家 酿造 进口产品 标准生产 问题报道
  • 简介:英国医学研究报告称:医生曾经尝试,向一名癌症病人注射一种用其恶性肿瘤脱氧核糖核酸细胞提取物制造出来的疫苗,结果这名病人在六个月后被断定癌细胞已经消散。这种疫苗是科学家经过十年研究后获得的成果,来自多塞特郡的努斯拉特蒂是第一个接受此新疗法的病人。据悉,这种注射疗法适用于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和结肠癌。

  • 标签: 癌细胞 疫苗 癌症病人 治疗 新疗法 医学研究
  • 简介:吴师机,原名安业,字尚先,清末(公元1806—1886年)医家,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曾客居河北广平,因澹于功名,乃南下扬州从父学医,致力于外治法研究,卓有建树。咸丰三年(1853年),偕弟官业迁泰州,制膏药应诊,

  • 标签: 吴师机 针灸学说 学术思想
  • 简介:据《中国商报》8月13日报道,近来抗老“疗法”的泛滥特别令人困扰。各种各样的商人。声称他们推荐的抗老化产品是有科学根据的。

  • 标签: 科学家 抗老化 说谎 中国商 产品 警告
  • 简介: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的夫人王莺莺参赞6月27日邀请旅法著名中医专家,为旅法侨胞举办中医养生养颜讲座。她希望女侨胞们保持良好的性情、美丽的容姿、健康的身体,为中法民间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 标签: 中医专家 讲座 中国 中医养生 民间交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干预对策。方法对精神科病区2010~2011年的住院患者分为干预前组与干预组,分别进行回顾性与前瞻性调查,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前组的医院感染率为1182%,干预组的医院感染率为580%,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精神科病区的医院感染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后,可得到明显控制,此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神科 女病区 医院感染 干预措施
  • 简介:概述了我国古代医及其主要的历史成就,分析了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医稀少的四大原由:①古代女子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绝少,文化素养低;②封建时代"重男轻女"的陋习,造成传男不传的传统习惯;③医生的职业特点使然;④女子从医有极大的偶然性.

  • 标签: 古代女医 人员稀少 原由 探析 医学史 中国
  • 简介: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各高等院校对学生体育工作非常重视。大学女生常常在运动前,由于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准备不足而导致运动损伤,如晕厥、擦伤、挫伤、出血管。体育教师应努力探讨和研究如何预防女生运动损伤,通过各种方法和措施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 标签: 运动损伤 晕厥 擦伤 挫伤 出血
  • 简介:日本千叶大学教授小室一成发现通过闻薰衣草香味进行芳香疗法,可以改善心肌功能,不依靠药物也能使狭心症患者减轻病情。

  • 标签: 心肌功能 薰衣草 科学家 芳香疗法
  • 简介:巧治痘疹痘疹,又称痘疮,就是西医所说的“天花”,属恶性传染病.直到清朝,都被视为不治之症。但名医叶天士擅治此病。一夏日.天气闷热,叶天士正在医馆为病人诊病,一少妇抱着一个婴孩,神色焦急地走了进来。叶天士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女儿.

  • 标签: 温病学家 名医 清代 恶性传染病 叶天士 不治之症
  • 简介: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研究结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我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

  • 标签: 性染色体 物质合成 科学家 化学 酿酒酵母 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