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青果氯仿萃取液中分离出不同组分,考察其抗HIV-1的活性及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青果的氯仿萃取液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出各组分;利用HIV-1假病毒检测各组分抑制HIV-1感染的活性;XTT比色法检测各组分对细胞的毒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研究各组分体外抗病毒活性的机理。结果青果氯仿萃取液能抑制HIV-1JRFL假。结论病毒感染活性;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青果氯仿萃取液中分离

  • 标签: 青果 氯仿 HIV-1 抗病毒活性 高速逆流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止血分子标记物血D-二体的水平及其与HSP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EL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86例HSP患儿血D-二体水平,并按有无消化道出血和肾脏损害分为三组,A组38例患儿无消化道出血无肾脏损害,B组32患儿有消化道出血,C组26例患儿有肾脏损坏。比较三组患儿的D-二体阳性率。结果A组患儿的血D-二体阳性比例明显低于B组和C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C组患儿的血D-二体阳性率名先高于B组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D-二体水平,可对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进行判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过敏性紫癜 D-二聚体 高凝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监测的D-二体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院31例单纯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体含量的测定,分析D-二体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分析(GCS)及格托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早期就出现D-二体水平增高;D-二体水平与GCS呈负相关,与GOS呈负相关。结论动态监测D-二体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准确地判断颅脑损伤伤情与预后,对指导临床救治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D-二聚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患者体检及住院的102例不同病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及50名正常患者的血浆,用ELISA法检测102例高血压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浆D-二体浓度。根据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标准分为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及极高度危险组,比较各组之间及高血压组的关机。结果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D-二体浓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701,P<0001),各组之间及与对照组之间分析显示极高危组、高危组均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极高危组与高危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极高危组与高危组均与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因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患者的D-二体含量较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又与靶器官的损伤有关,因此血浆D-二体浓度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的一项指标。

  • 标签: D-二聚体 高血压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靶器官
  • 简介:摘要目的就血浆D-二体等指标水平测定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7月~2012年7月所收治的34例住院患者,按照血气分析、胸片、症状等将其综合判断分为未缓解组4例和缓解组30例。另外,再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缓解组患者的血pH值、PaCO2、PaO2与急性发作期组相比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而未缓解组的血pH值、PaCO2、PaO2都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30例缓解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与急性发作期相比,VIIIC、VIIIAg、D-二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低,但是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34例急性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与正常组相比,VIIIC、VIIIAg、D-二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高。结论对于慢性肺心病病人的D-二体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方法简便,能够正确地对体内有无形成肺小动脉血栓进行判定,可以将其作为判定慢性肺心病患者的预后情况、疗效观察、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 标签: 凝血因子VⅢ 肺心病 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