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2005年至2014年间有关耳穴贴压的针灸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与评价,从病症种类、数量、各病症的有效率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分析,以期客观反映近年来耳穴贴压临床应用概况。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近10年耳穴贴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结果和结论:耳穴贴压疗法应用于临床16个系统病症,共涉及130个病种。单用耳穴贴压法治疗的病种为74个,其中优势病种为失眠症、便秘和肥胖,次优势病种为痛经、近视、变应性鼻炎、术后疼痛及寻常性痤疮。

  • 标签: 穴位疗法 耳穴贴压 耳针 文献计量学 评价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曲旋提拉斜扳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cervicalvertigo,CV)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CV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以曲旋提拉斜扳推拿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予以与观察组相同的针刺治疗。推拿隔日治疗1次,针刺每日治疗1次,治疗20d后观察两组患者眩晕等症状评分变化,并进行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4例,对照组脱落13例。最终,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进行数据分析。治疗20d后,两组患者的眩晕等症状评分均明显增加,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69.4%,对照组为32.4%,两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旋提拉斜扳推拿配合针刺能显著改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独针刺治疗。

  • 标签: 推拿 按摩 针刺疗法 眩晕 颈椎病
  • 简介:箍围是一种中医外治方法,护场是判断病情吉凶预后的指征,简要介绍箍围及护场理论的形成及其临床作用,并指出二者的密切关系,即箍围的应用可以促进护场的形成,临床上通过应用箍围可使凶症转化为有护场的吉症。

  • 标签: 箍围 箍围法 护场
  • 简介:[目的]优选川贝枇杷止咳片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片剂的外观、重量差异、硬度、崩解度,干颗粒的堆密度、休止角、含水量、粒度分布为考察指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以糊精∶糖粉(3∶3)为稀释剂,5%淀粉浆为黏合剂,润滑剂硬脂酸镁的用量为干颗粒总重的1.0%。[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可为生产提供依据。

  • 标签: 川贝枇杷止咳片 成型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商宪敏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痹证的中医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将治疗痹证的方法归纳总结为12,即散风宣痹、祛寒通痹、除湿蠲痹、清热散痹、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法、活血祛瘀、健脾益气、补肾壮骨、养肝补血、滋阴润燥、通经活络。从每种方法的特点、临床表现、常用方药、临床体会等方面对治痹12进行了详细阐述。

  • 标签: 中医辨证 痹证 方法 名老中医
  • 简介:近几十年来,疮疡科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阳证疮疡相对减少,阴证疮疡患者逐渐增多,且随着抗生素的应用,阳证疮疡较为容易治愈,而阴证疮疡因其多数创面的病菌已具有耐药性,抗生素的作用并不大。随着组织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干细胞技术和纳米技术等的研发,西医在创面修复领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难愈性创面仍是其面临的修复难题。

  • 标签: 温通法 寒凝血瘀 内治法 外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在新发传染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一2016年2月我科118例新发传染病感染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满意度护理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得到了有效提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及养成健康习惯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将PDCA循环原理应用于新发传染病管理,可有效提高传染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同时向新发传染病患者提供科学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科学护理管理方法。

  • 标签: PDCA 感染控制 新发传染病
  • 简介: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损害(病理、血、尿、影像学异常)≥3个月者。其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并发症和延缓疾病进展,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优势突出。根据CKD患者的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中医“慢肾风”“水肿”“癃闭”“关格”等范畴。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肝肾同源 益肾疏肝法
  • 简介:根据《内经》记载,利用人迎寸口脉不仅可以判断人体阴阳的盛衰,还可以快速知晓病变所在的经脉,继而有针对性地针灸、用药,临床价值极高;祝华英先生提出"经气双向循行"学说,不仅化解了经气循行方向的矛盾,还阐明了人迎寸口脉的原理,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然而,"经气双向循行"学说和人迎寸口脉皆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末也提出了一些反思。

  • 标签: 经脉 经气 循行 人迎寸口脉法 补泻
  • 简介:心血管系统疾病(CV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致残致死率不断增高,严重危害着广大民众的生命和生存质量,已越来越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中医药也积极参与其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VD属于中医学心悸、心衰病、胸痹、真心痛等范畴,病位在心与血管。而在CVD复杂多样的基本病理变化中,多以气虚为始动因素[1-3],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脉迟涩。

  • 标签: 益气活血法 心血管疾病 综述
  • 简介: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25%的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足。关小宏等对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1993年至2010年门诊接诊糖尿病患者的统计显示,糖尿病足下肢截肢(趾)的患者占同期接诊糖尿病足患者总数的1.08%。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恶化、截肢、致死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糖尿病足 感染 中医内治法
  • 简介:糖尿病溃疡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截肢率的10-15倍[1]。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约有9240万,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为0.9%-14.5%,意味着我国约有糖尿病足患者1300万[2]。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恶化、截肢、致死的重要原因。在运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内服辨证施治,有助于感染的控制及创面的愈合。

  • 标签: 糖尿病足 感染 中医内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