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及时了解国内外对新禽流感A(H7N9)的科研进展,把握防治禽流感A(H7N9)的主动权。方法及时收集国内外新发表的论文及报道,进行分析综合。结果初步证明了新禽流感A(H7N9)病毒的性质,基因特点,致病性,传播性,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和防控要点。结论禽流感A(H7N9)病毒是一种三原重组的新病毒,对禽类及哺乳动物(包括人)都有致病性,且对人的毒性较强;但可防,可控,可治。目前对其认识还在随科研深入而发展,仍有不少不定因素,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继续密切关注。

  • 标签: 新禽流感A(H7N9)病毒 重组病毒 基因排序 家庭丛集 公共卫生关注
  • 简介:2013年2-3月间,一些不明原因的重症肺炎患者在中国长三角地区出现。3N31日,中国确认一种全新的病毒引起人类感染发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专家们认为,这可能还仅仅是其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初级阶段。就目前所知,已诊断的病例中最早发病是2月中旬,最开始时病原不明,但40天左右就清楚病原了,这是进步。但对于这种新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何能导致人发病,如何导致人发病等等,仍然不明。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人类感染 科学理性 重症肺炎患者 病原不明 不明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08例ACS患者(ACS组)和8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37例(NSTEMI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35例(STE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36例(UA组),观察并比较各组血清NT-proBNP及hs-CRP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CS组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1264.8±671.8)ng/L比(337.0±10.6)ng/L,(15.42±8.03)mg/L比(6.92±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和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5).NSTEMI组、STEMI组、UA组及对照组血清NT-proBNP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STEMI组、UA组患者血清hs-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TEMI组与U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患者血清NT-proBNP和hs-CRP水平亦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NT-proBNP和hs-CRP可以对ACS做出早期诊断,并可作为评估预后和危险分层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脑钠肽
  • 简介: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IC3435T基因多态性对胃溃疡患者抗幽门螺杆菌(rio)治疗的影响。方法共采集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106例,按抽签法随机分成EAC组(埃索美拉唑20meg次、克拉霉素0.5eg次、阿莫西林1.0g/次,均2次,d)和0AC组(奥美拉唑20mg/g次、克拉霉素0.5g,次、阿莫西林1.0g/次,均2次/a),每组53例,进行为期1周的抗Hp治疗,治疗结束至少4周检测H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技术检测两组MDR1基因多态性,记录并分析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对抗Hp治疗的影响。结果EAC组Hp根除率为84.9%(45/53),与OAC组的77.4%(41/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DR1C3435T不同基因型间Hp根除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TT型基因Hp根除率为66.7%(16/24),携带CT型基因为86.3%(44/51),携带CC型基因为83.9%(26,31),携带,TT型基因Hp根除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携带TT型基因患者Hp根除率均低于其他两种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与胃溃疡患者Hp根除疗效有关,携带TT型基因患者Hp根除率低。

  • 标签: P糖蛋白 基因型 胃溃疡 螺杆菌 幽门 奥美拉唑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与组织因子(TF)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老年AECOPD患者49例(AEc0PD组)和同龄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AECOPD组依据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分为PCT增高组(PCT≥0.5μg.L,19例)和PCT正常组(PCT〈0.5μg/L,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TT和血清MCP-1。结果AECOPD组血浆TF、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203.6±92.9)、(152.8±99.9)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6.9±24.3)、(87.5±41.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浆TF与血清MCP-1呈正相关(r=0.673,P=0.029)。PCT增高组血浆TF及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215.3±71.2)、(181.1±61.6)ng/L,显著高于PCT正常组的(192.4±79.7)、(137.3±74.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存在激活的高凝状态,PCT增高者更严重。老年AECOPD患者血浆TF与血清MCP-1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监测血浆TF与血清MCP-1水平对老年AECOP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心、肺、脑等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凝血致活酶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类 降钙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