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工作中,ERCP患者术后需要时常更换引流袋,鼻胆管管径小,常规的一次性引流袋接头粗大,无法满足鼻胆管连接的要求,通常是将一次性针管拆分开来,将针筒作为连接媒介,针筒连接的部分需要使用胶布粘捏,更换引流袋时需要将胶布撕扯下来。而这种连接方式存在诸多漏洞,胶布连接不可靠引流液容易从胶布连接处发生泄漏,事后撕扯胶布时胶布的粘液不易去除干净容易沾染污垢,从而导致连接管被污染,且在插入鼻胆管时操作过于繁琐,不方便临床使用。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鼻胆管连接器来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该连接器包括:引流接头和连接装置,能够避免使用胶布粘贴连接管导致连接管发生泄漏和污染的情况,引流接头与连接装置的可拆卸连接以及收缩装置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更换鼻胆管引流袋,使用方便。

  • 标签: 鼻胆管 连接器 固定
  • 简介:能源监控管理是新时代绿色医院智能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中非常关键的应用之一,增设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对设备的现有状况进行实时的跟踪,从而提高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水平,保证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笔者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为例,就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不间断电源(UPS)智能监控系统的管理与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并总结出在应用过程中实现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的一些经验。

  • 标签: UPS 智能监控 信息化建设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MRI观察针灸后效应对脑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10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将双侧后扣带回作为种子点,分别于针刺足三里前、拔针后25分钟患者进行 MRI扫描,对其针刺前后脑功能连接进行比较。结果:经针刺后,与后扣带回存在脑功能连接的脑区除囊括针刺前观察到脑区外,同时产生新增区域,囊括左侧旁中央小叶以及右侧顶上小叶和右侧中央后回等,通过针刺后原先的大部分脑区功能连接强度具有凸显的加强。针刺前患者的双侧小脑、舌回;左侧前扣带回、右侧额内侧回、右侧颞中回、左侧颞上回、双侧楔前叶、左侧中央前回以及双侧额上回与双侧扣带回具有时间相关性(P

  • 标签: MRI 针灸 脑功能连接 影响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肾下极迷走血管压迫导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肾下极迷走血管压迫导致UPJO的病例12例.9例有不同程度的肾区间歇性或持续性胀痛,3例为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静脉尿路造影(ⅣU)提示8例患者患肾不显影,4例患者肾盂显影但有输尿管扭转征象,梗阻段以下输尿管不显影;逆行尿路造影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明显变细或不显影,有10例患者出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带状压迫截断征.所有患者均采取开放手术治疗,10例行选择性保留迷走血管的肾盂输尿管成形术,2例行切断迷走血管的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术后留置双J管1个月.结果术后每半年随访1次,1例术后2个月出现结石嵌顿引起急性肾绞痛而行肾造瘘术,1例术后出现逐渐加重的肾积水并伴有患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其余病例肾及输尿管积水均减轻.术后随访1.8~3.0(2.2±0.4)年,除1例接受狭窄段内切开术但效果不理想,最终行肾脏切除外,其余11例患侧肾积水均明显减轻,肾功能良好.结论肾下极迷走血管压迫可导致UPJO,IVU对诊断的意义似乎小于逆行尿路造影,选择性保留迷走血管的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对于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迷走血管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10例UPJ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9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成功的9例患者手术时间150—270(170.50±41.26)min。术中出血量80—170(95.50±27.36)ml,术后住院时间5~11(6.50±1.39)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8例术后随访6~15个月,腰痛症状消失,肾积水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UPJO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可达到预期效果,可替代传统开放手术,积累一定的后腹腔镜手术经验后可安全开展。

  • 标签: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肾盂成形术 后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后对危重症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比组(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间40例,常规急救护理模式)与观察组(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40例,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观察救治结局与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危重症患者抢救结局成功率高于对比组危重症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危重症患者等待时间指标低于对比组危重症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能够让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时间指标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各方面建设升级,人们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发生骨折情况明显增多。对于常见的骨折来说,我国的医疗技术是比较成熟的,几乎大型医院可以进行整治。但是人体骨头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着骨折患者骨折地方进行手术承担风险较大,进行骨折治疗有着很大的问题。本次研究的是胸腰段脊柱骨折,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来说,最好是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进行治疗,这样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让身体恢复过来。但是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还不是完成熟的,需要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充分分析,得到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的治疗作用。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连接棒 内固定法 胸腰椎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法,虽然增加了护理操作,但可避免部分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整体对患者有利。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肾结石 感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