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肺部占位性病变320排CT双入口灌注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肺部占位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均通过病理组织确诊,其中恶性病变49例,鳞癌22例,腺癌21例,小细胞癌5例,淋巴瘤1例,剩余皆为良性病变,慢性炎症6例,肺结核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20排CT双入口灌注技术对肺部病变进行扫描,对比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患者扫描结果,比较诊断与病理结果的吻合率。结果:良性病变患者的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低于恶性病变,肺动脉血流量PF及灌注指数PI都高于恶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灌注指数PI值≥56.30作为良性病变阈值,其中49例恶性病变47例确诊,吻合率高达为95.91%,11例良性病变10例确诊,吻合率为90.90%。结论:320排CT双入口灌注技术对肺部占位病变临床诊断效果甚佳,能够提供微血管信息,其中PI值能为良、恶性病变提供鉴别依据,提高临床的治疗效率。

  • 标签: 320排CT双入口灌注技术 肺部占位性病变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一些不良事件,探讨其出现的原因。明确各事件特征,从而达到维护患者治疗安全,降低发生风险的目的。方法 调查的场所选择重庆市某三甲专科医院新生儿科。在一段时间(2017.01-2021.12)内,选择已经发生,且上报的不良事件。总件数为320件。明确每一件不良事件的详细内容。主要是对级别、分类、因素、发生事件等进行统计。判断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所有的不良事件中,以Ⅲ级、IV级的占比较高;靠前的是护理事件,药品事件,医疗事件,输血事件;主要原因分别是①医护人员风险意识较弱②没有接受规范化培训③操作时执行流程不规范④未严格执行交班流程;资历较低的医务人员在评估及病情观察方面存在显著不足。结论 应进行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和管理,优化医院不良事件信息化上报流程,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优化医务工作人员排班模式,根据患儿的需求进行弹性排班,从而保证医疗安全,患儿安全。

  • 标签: 不良事件 回顾性分析 对策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利用320排CT血管造影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4年3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CT室接受320排头颈CTA扫描的159例患者,根据是否出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分为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分析两组间颈动脉斑块钙化的大小、位置的差异。结果 症状组患者117例,无症状组患者42例,症状组小钙化的出现率(38.7%)大于无症状组(1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症状组内膜钙化的发生率(44.5%)大于无症状组(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动脉CTA显示的钙化位置、大小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相关,表面钙化及小钙化增加了斑块易损性,进一步提高了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