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品质量是现在社会关注的重点,因为关系到用药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只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料的采购,到生产全过程,到成品出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过程控制。也就是说,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整个生产环节上所有导致药品安全隐患。以达到降低风险,生产出安全有效的产品。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方面的活动。

  • 标签: 药品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体系
  • 简介:文章针对医院建筑的设计,从方案设计、环境设计、暖通系统设计、动力系统设计、放射机房设计、手术室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医院 功能区分 医院设计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而控制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保障的核心目标,因此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问题中的重大问题1。乳制品与其他食品有一定的差别,由于乳品营养丰富,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且储存时间有限,因此乳品安全问题更容易发生。乳品安全事件一旦发生不仅损害的是消费者的权益,使企业遭到损失,而且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 标签: 乳制品 空间菌 微生物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对药品监管的日益重视,近20年来,CFDA(China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一直在探索改革与成长,以严格保证药品的质量。本文从各国法规着手,简述数据完整性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数据完整性的案例—FDA(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警告信的分享及本公司数据完整性问题,探讨如何完善数据完整性管理。

  • 标签: 生物制品研制企业 数据完整性 指导原则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 质量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胆固醇在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是选取我院进行血生化检验的患者120例,分析其血生化检验,并对其血清胆固醇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这血生化检验的120例患者中,胆固醇异常现象发生的患者有27例,占22.5%;具有较高胆固醇水平的患者有20例,而较低胆固醇水平的患者有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α脂蛋白血症等是导致较低胆固醇水平出现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肝脏病变等则是导致酒高胆固醇水平出现的主要原因。结论胆固醇水平在血生化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升高概率,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糖尿病、肾功能障碍和肝脏病变等患者加以关注,并控制其胆固醇水平,防止发生高胆固醇症状。

  • 标签: 血生化检验 血清胆固醇 胆固醇
  • 简介:摘要药品检验是一项以防止危害人体健康药物流入市场为目的的措施,严格的药品检验能够保证市面药品的质量和药效,对人们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是药品检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受到众多人民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药品检验过程中的各种具体行为,讨论了药品质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提出了一些简单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让人们重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 标签: 过程控制 药品质量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内质网(ER)是一种膜系统和其围成的腔之间形成的互通的网状结构,ER对外部环境变化十分敏感,许多因素都可诱导触发内质网应激(ERS)。ERS和帕金森病(PD)之间的联系已经被模型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PD发病时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主要成分Lewy小体、PD相关基因Parkin、具有泛素酶活性的蛋白HRD1都与ERS有关。而基于6-OH-DA、鱼鳞酮等各细胞系的PD模型均发现ERS的参与,表明ERS与PD发生和发展的密切相关。

  • 标签: 内质网应激 帕金森病 发生 发展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进行研究,其中40例实施常规护理,设置为常规护理组。其余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护患沟通,设置为护患沟通组。对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与统计比较,利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与护患沟通组进行比较,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低于优质护理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 护患沟通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抽取本院妇产科于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过程中是否发生感染,分成对照组(未感染,91例)、观察组(感染,31例)。分析产妇的护理流程及效果。结果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感染相关因素为环境质量差、未做好局部皮肤清洁护理、病情监测不及时、健康宣教不足(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应做好环境质量控制、局部皮肤清洁护理等,以降低产妇的感染风险。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感染相关因素 病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