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急性期早期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早期康复)65例,对照组(7d开始康复)65例。治疗组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停止进展后,立即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停止进展7d后,且头颅CT提示脑梗死周围水肿区处于吸收消退期才开始康复治疗。两组患者饮食及其他如降压、降糖、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方案完全相同。观察治疗3个月后,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差异, 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比较,病情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3月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较对照组降低, 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及后遗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生活能力提高。结论:脑梗塞急性期早期进行科学的康复治疗安全性高,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梗塞 急性期 早期康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99例脑梗塞偏瘫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随机将其分为A组(50例)与B组(49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B组实施常规护理,A组实施康复护理。结果A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对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 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日常活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梗塞康复治疗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8月 -2020年 7月,在我院治疗的 106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 53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53例,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ESS 评分、 FMA 评分、 Barthel 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在脑梗塞康复治疗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促进其各项功能及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 标签: 脑梗塞 中医护理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早期康复治疗的实施效果。方法:于2019年度1月至12月选择88例因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比组44例病人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44例病人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对照,构成比较低,两组数值存有差异,(P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脑梗塞属于脑部一种常见疾病,严重的患者脑组织会发生坏死,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非常的高,患者发病后极易遗留后遗症。积极为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所以,本文对脑梗塞后遗症与其康复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脑梗塞 康复护理 后遗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将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6例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更高,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治疗中采取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方法有利于护理质量水平的提升,满足患者实际需求。

  • 标签: 脑梗塞 康复治疗 责任制整体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方案用于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治疗的所有脑梗塞患者中筛选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6例,治疗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分成两组,将本次研究纳入的38例患者入组至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再将本次研究纳入的另38例患者入组至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表(QOL)、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评价。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OL进行评比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塞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应该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康复期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均针对其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57例)则实施常规护理且不给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4%,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并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梗塞康复期 心理分析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塞的发生是可怕的病症,因为患者身体大脑血液循环异常,造成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坏死等现象,连带波及其他组织和器官等,导致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病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因脑梗塞丧失生命的病死率在世界占据第四位。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尤其是40岁以上,每五年增加一倍脑梗塞发病几率,60岁左右是脑梗塞主要发病阶段,一旦家中有中老年人无任何征兆的发生一侧肢体麻木,没有力气,单侧面部麻木、视力异常、嘴歪眼斜、语言沟通障碍、头晕等现状都可能是脑梗塞的征兆,脑梗塞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大,不仅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严重时会失去宝贵的生命,对于脑梗塞应早期治疗干预意义重大,在治疗期间优质的临床护理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次就针对人文关怀方面进行探究。方法:每年医院会接收大量的脑梗塞病例患者,此次根据要求筛选部分患者病例作为此次的研究目标,共有患者50例,对患者治疗期间开展护理服务,护理方面主要为传统护理方式和人文关怀方案两种类型,第一种护理方式为对照组,第二种为观察组,科室制定护理工作问卷表,对护理后的各项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旨在为患者病情恢复时起到促进作用,此次就针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对照组有部分患者对此次护理表示不满意,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践表明传统的护理模式与当前的临床医疗服务要求不相符,通过开展人文关怀更能满足患者的就医心理需求,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人文关怀 脑梗塞后 康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康复护理的综合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86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入院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对照组(n=43)两组,研究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肢体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等综合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肢体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呈更高显示,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呈更低显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可及时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 标签: 脑梗塞恢复期 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04月-2021年05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研究组(n=53),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其自理能力,患者护理满意度也随之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塞恢复期 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