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鲜红斑痣(PWS)是一种良性、先天性血管畸形,病变主要位于真皮浅层,严重影响美观、甚至功能。鲜红斑痣的治疗困难,目前临床对鲜红斑痣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激光治疗,但激光治疗的效果仍欠佳,治愈率低于20%,近几年学者尝试脉冲染料激光(PDL)、光动力学疗法(PDT)及血管生成抑制剂相互结合的方法治疗鲜红斑痣,本文对近年来鲜红斑痣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鲜红斑痣 治疗 激光 光动力学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称性红斑角化症可 属于临床较为少见的皮肤性疾病,一般认为该病与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一定的关联性。我院近 2 年来收治了 6 例患者,检查发现都属于家族史散发病例。这其中,有 1 例发病于 2 岁以后,现进行简单报告。

  • 标签: 对称性 进行性 红斑角化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由微热和运动促发的阵发性肢端皮肤扩张潮红、局部温度升高、伴灼热和疼痛为特征的少见皮肤脉管性疾病。本病预后与并发症密切相关,继发感染是其中较为棘手的问题。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继发细菌感染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红斑肢痛症 细菌感染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和体征,并密切关注全身症状以进行全面评估。SLE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过度曝晒于阳光下,避免接触重金属、化学品等有害物质,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已经确诊的SLE患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非常重要,如早期使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策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患者教育也是关键,患者及其家属需要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加强自我监测、管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以更好地应对疾病。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治疗 现状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红斑狼疮患者终止妊娠后运用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在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红斑狼疮患者,所有患者均终止妊娠。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15人。统计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53.33%)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6.67%)较高(P<0.05)。结论妊娠合并红斑狼疮患者终止妊娠后运用心理干预后,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妊娠合并红斑狼疮 终止妊娠 心理干预 以降低对关节的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图谱多样性,为SLE早期诊断和精确评估预后及治疗效果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通过设计各V区家族和J区家族引物,扩增出TCR的所有CDR3区。结合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SLE组和NC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细胞TCRβ链的各基因家族的表达频率、V-J配对和碱基插入、缺失情况以及CDR3区多样性、长度分布特征等;筛选SLE组和NC组中高度克隆性扩增(频率大于0.5%)的DNA序列,氨基酸序列(AA)和V-J组合;从海量数据中筛选SLE组和NC组的共有DNA序列,氨基酸序列和V-J组合,从而揭示SLE组和NC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图谱特性。结果我们发现SLE患者组和NC组的CDR3,VDindel和DJindel的长度分布频率相似。SLE患者组的TCRβ链CDR3的克隆性扩增程度高于NC组,图谱多样性明显低于NC组。此外,SLE患者组中10个TRβV和6个TRβJ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及73个V-J组合的使用频率明显异于NC组(p<0.05)。在共有序列方面,3条DNA序列和4条氨基酸序列被所有SLE患者共享,这些序列可用于开发SLE疾病诊断,预后和病情监控的生物标志物。结论SLE患者组的T细胞克隆性扩增程度增加,图谱多样性降低,且TCRVβ和Jβ亚家族呈现优势利用的现象。

  • 标签: 统性红斑狼疮 T细胞受体 高通量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SLE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LE患者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给予SLE一般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护理前SAS和S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得到改善,干预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系统性红斑狼疮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 1月至 2020年 3月期间,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式,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 26例、有效 30例、无效 11例;观察组患者显效 37例、有效 25例、无效 4例。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83.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 结合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间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各有患者31名,其中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则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负性情绪评分,护理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