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声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急睾丸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睾丸扭转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急睾丸扭转患者的失睾率和不同时间睾丸扭转复位程度。结果:可以清晰显示睾丸内部占位性病变。其中,≤12小时实施手术者,睾丸存活10例,>12小时实施手术者,睾丸存活3例,其中1例睾丸扭转的同时发生精索末端扭曲、增粗,呈“线团征”,3例患者睾丸已经完全坏死,实行切除手术。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敏感性高、无创伤,在睾丸扭转诊断中,可降低失睾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彩声多普勒超声 睾丸扭转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附件扭转( adnexal torsion,AT)为常见妇科急症,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早期诊断及治疗是维持卵巢功能,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必要措施。手术探查是附件扭转确诊的标准手段[1]。传统手术方式多为患侧附件切除术,随着保留生育能力及卵巢功能的观念不断更新,绝经期前患者手术应尽量保留卵巢,行扭转复位。

  • 标签: 附件扭转 手术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小儿睾丸内胚窦瘤具体进行诊断时,使用超声诊断方法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了解其相关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等方面的就具体情况。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小儿睾丸内胚窦瘤的患者群体中,抽取24例患儿开展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其超声检查结果和临床随访等方面情况进行收集和汇总,评价此类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特征等情况。结果 分析后发现,患儿肿块大小为(3.22±1.05)cm,超声下可见其形状为类圆形,并且边界清晰不存在包膜的现象,有14例患儿超声下病灶可见均匀回声,和周围残留的正常睾丸组织的内部回声十分类似,而10例患儿在诊断的过程中发现,其睾丸内可见单发、散在多发的大小不等无回声暗区,局部不存在包膜,透声性良好。肿瘤内部、周围可见丰富血流信号,3例患儿伴有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腹膜、肝转移。其他特征和随访方面,伴有明显的血清AFP提高,接受睾丸根治性切除之后,则血清AFP明显下降。结论 对于小儿睾丸内胚窦瘤患儿开展检查诊断的过程中,超声方法的临床应用具备一定自身优势,能够观察到病变组织和正常生理组织的明显不同之处,有助于配合其他的检查方法进一步辅助进行临床诊断。

  • 标签: 超声诊断 小儿睾丸内胚窦瘤 临床应用 诊断效果 特征 分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胃扭转的 X 线临床诊断效果 。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一共 35 例,是截取 2018 年 3 月到 2019 年 3 月的住院治疗患者,患者采取站位或者卧位拍摄正侧位 X 线片,观察 X 线片诊断胃部扭转类型,并经手术作为最终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 结果: X线诊断方式接近手术诊断,其 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误诊率,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X2=0.016, P> 0.05)。 X线诊断 胃扭转分型准确率 接近手术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误诊率,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X2=0.016, P> 0.05)。 结论: X 线诊断胃扭转有极高的准确率,对胃扭转的分型诊断也有很大意义,有简便、低价的优点,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提高医疗水平的办法。

  • 标签: 胃扭转 X 线诊断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状结肠扭转后采取CT征象。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检查的为对照组,采取CT检查的为观察组。对两组检查方式的征象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两组征象结果可知,CT成像技术的检测准确率要比X线的高p<0.05。结论:CT可以检查乙状结肠扭转,且CT成像技术检测准确率更高,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治依据。

  • 标签: 乙状结肠扭转 X线 CT征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疑诊肠扭转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手术诊断;并对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超声诊断和手术结果的相符率为95.00%;其中由肠旋转不良所引起的肠扭转36例(63.16%);肿块所引起的肠扭转21例(36.84%);说明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诊断为肠扭转180?患者29例(48.33%),360?患者22例(36.67%),720?患者9例(10.00%);而手术结果诊断为肠扭转180?患者28例(50.00%),360?患者22例(38.29%),720?患者6例(10.71%),两种检查方法的肠扭转度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肠扭转诊断检出率高,且还能对其病因和并发症进行提示,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儿童 肠扭转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产妇患卵巢囊肿蒂扭转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治妊娠期卵巢囊肿奠定理论基础。方式:回顾性分析16例妊娠期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病患临床表现特点及诊疗方式,2名患者进行药物保胎治疗,其余14人手术治疗,记录病患的妊娠结局,如胎儿早产发生率及胎儿窒息情况。结果:蒂扭转后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恶心,少数患者出现呕吐。影像结果示囊肿直径在5-9cm。12人经治疗均足月分娩,4人早产。2名新生儿出现轻度窒息情况。结论:有效的早期检查和早期诊治妊娠期卵巢囊肿蒂扭转,能够一定程度上保障胎儿成活率,确保围产儿结局良好,对临床妊娠合并疾病的诊治和护理有指导性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孕产妇患卵巢囊肿蒂扭转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治妊娠期卵巢囊肿奠定理论基础。方式:回顾性分析 16 例妊娠期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病患临床表现特点及诊疗方式,2 名患者进行药物保胎治疗,其余 14 人手术治疗,记录病患的妊娠结局,如胎儿早产发生率及胎儿窒息情况。结果:蒂扭转后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恶心,少数患者出现呕吐。影像结果示囊肿直径在 5-9cm。12 人经治疗均足月分娩,4 人早产。2 名新生儿出现轻度窒息情况。结论:有效的早期检查和早期诊治妊娠期卵巢囊肿蒂扭转,能够一定程度上保障胎儿成活率,确保围产儿结局良好,对临床妊娠合并疾病的诊治和护理有指导性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卵巢囊肿 蒂扭转 妊娠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接受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8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08月-2021年08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9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行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卵巢囊肿蒂扭转 快速康复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分析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结果依据不同病症划分患者,包括精原细胞瘤23例,占比为46%;纤维性假瘤6例,占比为12%;淋巴瘤3例,占比为6%;畸胎瘤3例,占比为6%;混合型生殖细胞瘤3例,占比为6%;胚胎性癌3例,占比为6%;睾丸结核1例,占比为2%;支持性肿瘤1例,占比2%;其他病症7例,占比为14%。结论超声能够对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作出较好的诊断和鉴别,且诊断敏感性、经济性较高,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睾丸肿瘤 肿瘤样病变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中采取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接受的经手术证实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理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腹部超声检查35例,其准确率为71.43%。经阴道超声检查33例患者,准确率为87.88%。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利用超声对卵巢囊肿蒂扭转进行诊断,具有明显的效果,在卵巢囊蒂扭转的诊断中,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有优势。

  • 标签: 腹部超声 经阴道超声 诊断 卵巢囊肿蒂扭转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中保留卵巢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1例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15例行附件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3d内平均体温、平均住院日观察临床指标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发病时间、手术出血量有明显差异,而手术时间、术后3d内平均体温、平均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对于卵巢囊肿蒂扭转需保留生育及内分泌功能的患者来说,术中直接复位后行保留卵巢的卵巢囊肿剥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其不增加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病率,不增加手术后血栓栓塞性疾病、卵巢再扭转等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卵巢囊肿 附件扭转 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睾丸外伤后致对侧睾丸生精细胞损害及手术和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40只(230~250g)随机分为四组建立睾丸外伤动物模型。A组外伤模型组;B组手术组,右侧睾丸外伤6小时后手术清创;C组泼尼松干预组,外伤后给予泼尼松25mg/kg?d,连续两周;D组空白对照组。用TUNEL法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情况,并比较各组间生精细胞凋亡程度的差异性。结果1.外伤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HE染色片可见生精细胞层数减少,尤其是精原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手术清创缝合组和外伤模型组比较,可见生精细胞受损减轻。而应用泼尼松组和外伤模型组比较,发现无明显抑制生精细胞减少的作用,仍出现精原细胞等生精细胞层数减少。2.透射电镜凋亡细胞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和细胞核的改变,可见线粒体空泡变、髓样变、瘠断裂及凋亡小体形成等。3.外伤模型组和空白组对照可见生精细胞凋亡主要表现为精原细胞,精原细胞数量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大鼠单侧睾丸挫裂伤可导致对侧睾丸生精细胞受损害而凋亡,生精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精原细胞,细胞层数明显减少。2.早期手术清创缝合,清除失活的组织,缝合破裂的白膜可减少生精细胞的凋亡。3.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应用不能有效地防止生精细胞凋亡,而间质细胞的凋亡也有所增加。

  • 标签: 睾丸 外伤 凋亡 生精细胞 手术 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