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我工作主要是:当接到患者已经无法救治消息时,来到家属身边,传达人体器官捐献理念,动员患者家属在患者去世后把器官捐献出来,让有需要患者获得生希望。我永远都不会忘记2015年协调第一位器官捐献者。她叫珍珍,只有12岁。春节,珍珍来北京和打工多年父母团聚却出了车祸,送到了我们医院。他们家条件非常困难,每天几千元住院费根本承担不起,伤情严重,医院及时为她进行了免费救治。

  • 标签: 器官捐献者 患者家属 生命 免费救治 协调员 住院费
  • 简介:摘要目前,人类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癌症、心血管疾病、病毒感染、老年病等人类疾病。该病破坏将导致社会危机和人类文明威胁,如损失和非典型肺炎对我国冲击世界。因此,为了对抗人类疾病,必须通过新途径了解疾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特效药物。其中之一是DNA复制调控和人类疾病基础和应用研究。

  • 标签: 生物医学 人类疾病系统 影响
  • 简介:摘要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首,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唯一有效方法,早期胃癌行胃癌根治术,癌肿转移行姑息性切除,不能切除合并幽门梗阻者行胃空肠吻合术。胃作为机体重要消化道器官,提高患者术后护理质量对提高胃癌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极为重要。

  • 标签: 胃癌 护理
  • 简介:当一个人生病求医,我们常常会要求医生做患者好伙伴,好战友。因为患者罹患疾病,是处于弱势那一方,需要别人帮助。但实际上,在医患关系中,医生常常怀有同样期待,期待患者能和自己一起,无论是在与疾病做斗争,还是学会与疾病和平共处,抑或是平静地接受残酷现实时候,能够齐心协力,做个好伙伴,好战友,使得由于病痛而有些伤感的人生不再黯淡,重新焕发出光芒。有时会治愈,经常去缓解,总是在安慰,

  • 标签: 医患关系 特鲁多 热爱生活 肺病患者 心灵空间 人文精神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肝癌患者疼痛护理干预计划。方法选择2015-2017年收治70例肝癌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联合综合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肝癌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护理前后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肝癌患者VAS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两组肝癌患者VAS评分结果再次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肝癌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治疗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利于患者疾病疼痛感受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利于治疗预后。

  • 标签: 肝癌 综合护理 疼痛情况 治疗工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辅导对产妇焦虑和产后抑郁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8例(2016年12月15日到2017年8月15日期间)产妇,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辅导),各39例,对比2组产妇焦虑和产后抑郁情况。结果给予心理辅导观察组产妇焦虑发生率为76.92%,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产妇焦虑发生症为89.74%,且观察组产妇在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46.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产后抑郁发生率(61.54%),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存在一定可比对性。结论对产妇实施心理辅导有利于减少产妇产前焦虑症和产后抑郁症,且对产妇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 标签: 产妇焦虑 产后抑郁症 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微导管引导小梁切开术治疗多次手术失败儿童青光眼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22日至2017年5月22日期间选取100例多次手术失败青光眼患儿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微导管引导小梁切开术治疗,随后分析此项手术有效性。结果实施微导管引导小梁切开术治疗后,手术时间为(31.36±3.12)min,术中出血量为(56.18±2.11)ml,手术成功率为97.00%,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同时术后一个月、三个月、末次随访眼压和角膜横径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对多次手术失败青光眼患儿实施微导管引导小梁切开术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导管 小梁切开术 多次手术失败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心理因素与剖腹产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8月23日至2017年4月9日我院5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由同一医生对孕产妇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析,统计分娩方式选择。观察所有孕产妇心理、剖腹产情况。结果在恐惧、焦虑等情绪及剖腹产概率方面,35岁以上孕产妇数据最高,20至24岁最低,年龄越大概率越高,P<0.05;大学及以上者恐惧、焦虑等情绪以及剖腹产概率最高,其次为高中或中专孕产妇,P<0.05;在职业方面,无业孕产妇恐惧、焦虑等情绪数据最高,其次为干部、工人,在剖腹产概率方面,干部数据最高,其次为工人、无业,P<0.05。结论孕产妇心理受职业、受教育程度及年龄等因素影响,而孕产妇心理会对剖腹产选择造成一定影响,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促使其消除不良应激,提高自然分娩概率。

  • 标签: 孕产妇 剖腹产 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