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关系。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432例,均接受彩超或核磁检查,按照凶险性前置胎盘、非凶险性前置胎盘将孕妇分成两组,凶险组及非凶险组,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关系。结果:凶险组年龄、剖宫产次与非凶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次、产次、流产次数与非凶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病率间有一定关联(P<0.01)。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与凶险性前置胎盘存在一定关联。

  • 标签: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 剖宫产间隔时间 凶险性前置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中汤加味治疗小儿自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自我院儿童康复医学科成立以来收治的小儿自闭症患者中随机选择46例进行研究,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行为教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中汤加味治疗,利用CARS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自闭症病情,总结并比较其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CARS量表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5.7%)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中汤加味可发挥补肾气、中气之效,有滋养神窍之功,对于改善患儿的广泛性障碍症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疗效是值得肯定的。

  • 标签: 小儿自闭症 理中汤 中医药辩证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新理念在管理消毒供应室时所具备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在2021.05-2022.04应用护理新理念管理模式,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2020.05-2021.04应用传统管理模式,并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其他条件保持基本一致。结果: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管理方式后,观察组物品清洗、灭菌、包装及发放合格率更高,临床科室对供应室服务质量满意度也更高。结论:当消毒供应室管理采用护理新理念后,所取得的管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模式,可见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新理念 消毒供应室管理 合格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 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患者 260 例为本次 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率为 96.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83.1%,两组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人性化管理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大幅度提升了护理质量,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显著改善,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护理管理 人性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汤超微颗粒和传统饮片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方法2015年1月至6月对我院的6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来分析研究,分组为传统汤剂组,三分之一剂量组和五分之一剂量组,使用传统理中汤饮片制剂、1/3剂量的超微配方颗粒和1/5剂量的超微配方颗粒。对三组治疗一疗程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的年龄、病程、治疗前症候积分、胃脘痛疗效等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3组均能降低胃脘痛的严重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胃脘痛持续时间,频率,程度无统计学差异性(P>0.5)。结论传统理中汤饮片制剂、1/3剂量超微配方颗粒和1/5剂量超微配方颗粒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且1/3剂量组与传统汤剂组的疗效十分接近。

  • 标签: 理中汤 传统饮片 超微颗粒 疗效评价 胃脘痛 比较研究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筋复骨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筋复骨推拿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结果: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的生理曲度指标更佳(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讨了通腑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近2年时间内到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量为56例,并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组,一组为对照组(28例),该组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研究组(28例),该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通腑血法进行治疗,之后对比治疗效果及神经系统损伤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对比组间治疗效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组间神经系统损伤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的神经系统损伤改善情况更好(P<0.05)。结论:腑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可改善神经系统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通腑理血法 中风急性期 临床观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使用中药理中汤加减治疗并观察其效果。方法:患者为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50例,分析开始时间是2018年1月,分析结束时间是2022年1月,使用纯中药理中汤加减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纯中药理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复发率是4%、有效率是96%。结论: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时采用中药理中汤加减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慢性胃炎 理中汤 脾胃虚寒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附子中丸的效用价值。方法:方法:选择 2021年02 月至2023年 05月颍上县中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56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28例。两组均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附子中丸,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实验结果来看,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治愈时间显著缩短,不同时间段复发率大幅度降低(P<0.05)。结论:对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而言,在治疗时予以奥美拉唑与附子中丸联合用药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更可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最大程度降低复发。

  • 标签: 奥美拉唑 附子理中丸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临床研究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脾调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效果。方法:将2021年03月-2023年03月收治的慢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调胃汤加减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的慢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胃炎 肝郁脾虚证 理脾调胃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肝脾温阳养心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研究选取我院及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青少年抑郁患者60名,将其分成两组,一组口服盐酸舍曲林,一组是调肝调脾、温阳养心;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分、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患者采取调肝脾温阳养心法,能够有效的降低焦虑抑郁的评分,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调肝理脾温阳养心法 青少年抑郁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自拟泻肠肺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隔日一次,疗程为一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创通气并发症。结果:经过治疗干预,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无创通气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且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药灌肠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具有明细的效果,患者预后较好,该方法值得临床中推广和普及。

  • 标签: 中药灌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整体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集的74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组,普通组用常规方法,整体护理干预组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解除时间、排气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况;再次梗阻率。结果 整体护理干预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况、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解除时间、排气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再次梗阻率方面相较普通组更好,P<0.05。结论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 标签: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整体护理干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慢性胃炎肝郁脾虚证进行脾调胃汤加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01-01至2022-12-31间纳入的慢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脾调胃汤加减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有效性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15d后,患者各项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治疗7d后,P<0.05,总有效率97.50%(39/4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00%(2/40);结论:脾调胃汤加减治疗,能改善慢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患者临床症状,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肝郁脾虚证 理脾调胃汤 加减治疗
  • 简介:[摘要]药剂学是一门综合应用工艺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学科,对培养药学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药剂学教学模式不够合理,教学资源相对贫乏,缺乏对学生的创新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满足新医学院校对药学教育的需要,我们通过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建立了以药剂学为基础,以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为交叉融合,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实验为创新实践,药学研究新进展课程为延伸和提高的新课程,从而使药学人才的培养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高,结合我院药学专业已有的教学资源,对“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着重介绍了在药学与化学学科中进行"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特征、具体实施步骤,并就当前进行的现状进行了思考。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复合型和应用性的药学人才而努力。

  • 标签: 理实一体化模式 药剂学 教学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孕妇围产期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和效果。方法:从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从我院筛选出16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产妇仅实施常规化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术后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为90.48%(76/84),显著高于对照组65.48%(55/84);实验组产妇的VAS评分为(3.52±0.9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7.51±1.02)分;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5.13±2.05)d,显著低于对照组(8.26±2.61)d;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33±0.4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28±0.5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产期孕妇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提升新生儿Apgar评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围产期,住院时间,自然分娩,VA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