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引流管在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手术中不放置腹腔引流管,观察组患者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胆囊切除手术、上消化道修补手术及肝胆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各项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手术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引流管 胆囊切除术 肝胆手术 上消化道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分析利刀与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利刀治疗,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流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轻度患者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刀治疗慢性宫颈炎与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均能够获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且在重度病情治疗上,利刀治疗效果优于微波治疗。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利普刀 微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镜和利刀在宫颈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阴道镜联合利刀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半年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半年复发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病变患者使用阴道镜和利刀进行联合治疗,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

  • 标签: 阴道镜 利普刀 宫颈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达克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采取口服甲氰咪胍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口服达克隆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及溃疡愈合的情况。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克隆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确切。

  • 标签: 达克普隆 十二指肠溃疡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珠单抗与康柏西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48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用雷珠单抗,观察组用康柏西,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CRP、VEGF、CMT、IOP、CNV数值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显著,改善了症状和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 老年性黄斑变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大剂量多巴胺及硝钠抢救17例急性心梗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抢救治疗的17例急性心梗休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采用大剂量多巴胺及硝钠进行抢救,对抢救结果进行回顾性的评价分析。结果17例患者共有11例抢救有效并继续接受后期治疗,抢救成功率为64.71%,死亡6例,死亡率为35.29%;11例抢救成功的患者其主要临床指标值分别为ST段平均回落幅度为(0.16±0.06)mV;RR平均值为(18.4±4.2)次/min;HR平均值为(87.3±6.6)次/min;pH平均值为7.30±0.08;DBP平均值为(83.0±9.0)mmHg;SBP平均值为(131.0±10.0)mmHg,与治疗前各项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多巴胺及硝钠抢救急性心梗休克具有极高的用药价值,不但可以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还可有效改善患者抢救后的临床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大剂量 多巴胺 硝普钠 抢救 急性心梗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随机的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90名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接受阿替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评价指标为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采用阿替酶溶栓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要低于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阿替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其疗效明显要优于尿激酶对该病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行。

  • 标签: 阿替普酶 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乌拉地尔与硝钠对高血压脑出血降压的效果。方法随机的选择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60名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分别将这两个组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用硝钠进行疾病的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乌拉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在开始治疗的一段时间内定时比较两组患者血肿量神经功能评分、疾病相关参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从而比较两种药物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当中的降压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别用药后的几段时间内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实验组患者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心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结论乌拉地尔对高血压脑出血降压的效果比硝钠更有效,而且患者的恢复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乌拉地尔 硝普钠 高血压脑出血降压
  • 简介:目的探析口服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平阳霉素,观察组给予口服萘洛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对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患儿采用口服萘洛尔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icacyoforalpropranololinthetreatmentofinfantilehemangiomasoftheheadandneck.Methods60casesofinfantilehemangiomapatientsinourhospitalfromSeptember2015to-2016intheyearofMay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and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etreatmentgroupandthecontrolgroup,witheachgrouphavingatotalof30cases(n=2).ThecontrolgroupwasgiventhePingyanghydrochloride,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oralpropranolol,theclinicalefficacyandadversereactionsofthetwogroupswereobservedandrecorded.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93.33%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theadversereaction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which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33.33%).Conclusiontheclinicalefficacyoforalpropranololtreatmentininfantswithheadandneckhemangiomasissignificant,andtheadversereactionsareless.关键词口服萘洛尔;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临床效果Keywordsoralpropranololinfantheadandneckhemangiomaclinicaleffect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hemangioma,IH)又称血管瘤(hemangioma)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系真性血管肿瘤,由中胚叶的正常血管组织过度增殖所致1;好发于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和躯干等部位,IH发病率约为5%~10%,且新生儿发生率为1.1%~2.6%,其中约60%发生在头颈部,血管瘤生长于四肢、躯干部位可暂时严密观察,儿生长于头颈部易出现出血、溃疡、感染、视线阻挡及呼吸道阻塞等功能性障碍,严重者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故需要患者积极主动的治疗2。目前,IH的治疗方案较多,主要分为手术、激光及药物等治疗,临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首。据相关文献显示,口服萘洛尔能够有效控制重症血管瘤增殖,促进其消退。,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患者给予口服萘洛尔为研究对象,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在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前提下前瞻性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1996年国际脉管异常研究学会(ISSVA)提出的血管性肿瘤及血管畸形分类,结合相关病史及体格检查被诊断为婴幼儿血管瘤患儿;②年龄在1周岁之内的婴幼儿,病变部位为头颈部,且瘤体处于增殖期;③患儿家长具有很好的依从性,能保证患儿按时按量服用萘洛尔;④过往无任何血管瘤病史;排除标准①排除有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心率不稳、气管支气管炎等患者;②患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③患儿及家属依从性差,不按时按量口服萘洛尔,甚至自行停药;④对萘洛尔药物有过敏病史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8个月,平均年龄(5.00±0.23)月,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7个月,平均年龄(4.00±0.45)月;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方法对照组给予患儿盐酸平阳霉素(生产企业哈尔滨莱博通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1807)治疗,用5号头皮针注射8mg的平阳霉素,顺着皮肤水平的方向将药物刺入瘤体内,瘤体面积较大的患儿,多采取点进针的方式注射刺入瘤体即可推药,直到瘤体表面稍微发白为停止,药物注射后压迫局部6-10分钟,1次/20d,每次注射剂量<0.2mg/kg。观察组给予患儿口服萘洛尔(生产企业陕西永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1020344)治疗,初始剂量为每天0.25mg,每天2次,若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用药3天后,对小于或等于3个月的患儿,将剂量改为每次0.3mg,每天3次。两组患者共治疗3~8个月。1.4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显效肿瘤基本消失,皮肤黏膜色泽恢复正常;有效肿瘤面积缩小>70%,皮肤黏膜色泽基本趋向于正常;无效肿瘤面积缩小<50%,皮肤黏膜色泽无任何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1.5统计学处理方法本研究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若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疗效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3013(43.33)9(30.00)8(26.67)22(73.33)观察组3021(70.00)7(23.33)2(6.67)28(93.33)χ2值—4.34390.34094.32004.3200P值—0.03710.55930.03770.03772.2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发热、3例瘤体溃疡、4例食欲不振,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有1例心动过缓、1例头晕、1例暂时性肝酶升高,发生率为1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8,P=0.0283)。3讨论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为2%~5%,最高发病率高达10%。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特征为肿瘤内部含有增值活跃性的血管瘤内皮细胞(Hemangiomaendothelialcell,HemEcs),HemEcs与肥大细胞、周细胞等共同形成紊乱血管样组织;其临床上常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样红色病变3。目前,IH的发病诱因还不明确,需尽早对婴幼儿血管瘤进行干预治疗;过去采用激光、冷冻、放射、手术、硬化剂等治疗的病例,经过远期随访,证实其后遗损害和美容效果均不理想。目前,国内公认为口服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的一线药物,并与盐酸平阳霉素进行对比,取得较好效果。平阳霉素是从浙江平阳县的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抗生素,与博莱霉素尬发相近。博莱霉素为复合药,主要成份为A2,PYM为单一组分A5。PYM作用机制亦与BLM相似,主要抑制胸腺嘧啶核苷掺入DNA,与DNA结合,使之破坏,破坏DNA模板,阻止DNA复制,促使癌细胞变性、坏死;但不良反应较多。萘洛尔为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β阻滞剂),不仅具有拮抗儿茶酚胺和交感神经兴奋剂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还能阻断心肌的β受体,减慢心率,抑制心脏收缩力与房室传导,循环血流量减少,心肌氧耗量降低。它可抑制肾素的释放,故血浆肾素的浓度下降。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与吴晓平4等研究报道高度一致。综上所述,对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患儿给予口服萘洛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参考文献1陈丽娟,敬伟,罗世洪等.口服萘洛尔治疗57例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2)1673-1675.2陈育生,邓国辉,杨国良.口服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疗效分析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J.江西医药,2017,52(2)146-1483郑家伟,张凌,陈正岗等.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5,13(4)289-296.4吴晓平,张大明,陈伟良等.口服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颈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口腔疾病防治,2016,24(3)158-16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