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ANCA检测对川畸病(KD)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转归等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5例确诊川崎病患儿的实验室免疫学相关指标、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和临床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比较ANCA阳性组与阴性组发病年龄、平均病程、冠状动脉损伤、复发情况及在丙球蛋白治疗前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浓度。结果78例KD患儿血清中检测到ANCA,阳性率为67.8%。ANCA阳性与阴性组间在男女性别比例、疾病复发率上无明显差别,但是ANCA阳性组的平均发病年龄要早于阴性组,而平均病程则比阴性组要长;ANCA阴阳两纽的补体C3、C4和免疫球蛋白IgA、IgM平均含量均处于正常参考范围内,且组间无差异,然而ANCA阳性组IgG平均含量(15.7±10.9g/L)明显高于阴性组。随着冠状动脉损伤程度的加重,ANCA阳性率也显著性提高。结论ANCA为该病的一种常见自身抗体,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同时对急性期的病程估计具有指导意义。ANCA与冠状动脉损伤程度的轻重密切相关,可能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以外的途径参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 川崎病 临床诊断 自身抗体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排汤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经皮肾镜取术后残的临床疗效及1年复发情况。方法将90例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后残患者随机分为坦洛新组(予以盐酸坦洛新治疗)、排汤组(予以中药排汤治疗)与联合组(予以盐酸坦洛新加排汤治疗),各30例,比较其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1年统计两组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坦洛新组的86.67%及排汤组76.67%((P<0.05);联合组、坦洛新组及排汤组结石排净时间分别为(6.87±2.43)d、(10.85±3.69)d、(11.03±4.75)d,疼痛完全消失时间分别为(3.46±1.02)d、(5.71±1.31)d、(6.45±1.22)d,联合组均显著短于坦洛新组及排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12个月结石复发率联合组显著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结论 中药排汤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经皮肾镜术后残疗效明确,结石排净时间显著短,同时能明显减少术后1年结石复发。

  • 标签: 肾结石 排石汤 盐酸坦洛新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盐酸丁卡因胶在全麻患者导尿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全麻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全麻诱导后进行无痛导尿术,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于无意识状态下使用盐酸丁卡因胶开展导尿术,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尿潴留发生率、术后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术后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丁卡因胶及优质护理在全麻患者导尿中的效果显著。

  • 标签: 盐酸丁卡因胶浆 全麻 导尿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凯芬联合达克罗宁胶预防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全麻患者150例,将其随即分为凯芬组(A组)、凯芬联合达克罗宁组(B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A组采用苏醒期静脉给予凯芬50mg,B组采用插管前将达克罗宁胶均匀涂于气管导管1/3处,并于苏醒期静脉给予凯芬50mg,对照组苏醒期不予药物。对比三组患者在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全麻苏醒期发生躁动、呛咳A组5例,B组2例,对照组14例,A组、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组最低,三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芬联合达克罗宁胶能有效减少全麻患者苏醒期呛咳躁动的发生率,并能降低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麻苏醒期 躁动 凯芬 达克罗宁胶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6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选取时间2019年3月-2020年6月,随机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乳方治疗,观察组实施乳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3.75%)比对照组(75.00%)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中医外治法 浆乳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次肝胆管结石 应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以 再次肝胆管结石 病人为 探究组 , 以同期首次肝胆管结石患者为参考组,两组进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术 ,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 结果:探究组的 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 参考组 , p<0.05。探究组的 手术时间 高于参考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探究组的并发症率高于参考组( X2=12.01, P<0.05) ; 探究组中46例结石完全清除,清除率为 92.0%,参考组中 48例完全清除,结石清除率为 96.0%,两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X2=0.25, P> 0.05。 结论:再次肝胆管结石 行 腹腔镜切开取术的安全性较高,适用于无肝萎缩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变的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

  • 标签: 腹腔镜 肝胆管结石 切开取石术 胆总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取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和整理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共36例,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结石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效果接近,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取术治疗的患者都有着较好的清除结石的效果,但是输尿管软镜碎石取术微创性更高,出现不良反应率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碎石 取石术 肾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再次肺切除治疗肺癌及胸膜肿瘤肺浸润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再次肺切除手术治疗的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6例肺癌及1例胸膜肉瘤肺浸润患者再次手术治疗的资料,分析手术难度及术后恢复情况并总结治疗经验,随访分析全组病例生存情况。结果除胸膜肉瘤外其余6例肺癌患者均为完全切除病灶,无术中及围术期死亡。7例胸膜粘连均严重,尤其肺门处肿瘤生长、浸润严重,3例患者肺门大血管破裂出血500ml以上。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超出初次手术(P=0.000)。术后发生心、肺功能不全各1例,短期支气管胸膜瘘、伤口感染各1例。全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14.3%,肺癌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16.7%。结论虽然肺部肿瘤再次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增大,但其成功率仍然很高,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再次手术仍然能够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肺肿瘤 肺切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取手术术中改变手术方式的原因和时机。方法经输尿管镜取手术术中由于多种原因改变手术方式。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无尿瘘、尿路及切口感染、尿液囊肿、感染性休克等出现。随访6个月-1年,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输尿管镜取手术术中应根据情况适时改变手术方式,以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及避免后续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可能。

  • 标签: 经输尿管镜取石 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