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跳患者心肺复苏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7例进行过心肺复苏的心跳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13例中,对于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后的效果,无效0例,有效13例,护理有效率100%;对照组14例中,无效1例,有效13例,护理有效率92.9%。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心肺复苏护理工作中,充分满足心跳患者心肺复苏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心肺复苏 患者
  • 简介:摘要胚胎育指孕早期宫腔内胚胎停止发育或死亡,原因包括感染,染色体异常,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母体因素,胎盘因素,环境因素,男性因素等,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本文着重概述其常见原因。

  • 标签: 胚胎停育 感染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功能的临床评价方法,判断超声心电图对于此类患者早期评价的意义,总结出最有效的评价步骤,为我们进行心脏疾病的治疗打好基础。方法将我院70例心脏功能评价的病例分成两组,实验组进行超声心电图评价,对照组使用其他方式评价,并对确诊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结果通过对于这些患者的全面检查,我们发现对照组的评价效果很好的有16例,有效的11例,无效的8例,实验组的评价效果很好的有21例,有效的12例,无效的2例。结论运用超声心电图进行心脏功能患者的早期评价,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脏功能 评价 超声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以及对患者进行护理并观察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分析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以及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后果以及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等。结果通过护理患者的症状减轻,有良好的迹象,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痊愈15例(占50.00%),有效8例(占26.67%),部分有效6例(占20.00%),无效1例(占3.33%),护理有效率为96.67%。结论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用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常见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心脏介入治疗已经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和开展,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却缺乏规范、系统的护理指导,影响病人的健康恢复。为了更好地提升护士心脏介入治疗术前和术后的健康指导,帮助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本文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该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 标签: 规范化 心脏介入治疗 护理规程 构建与思考
  • 简介:摘要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Cardiomyopathy,ICM)系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局限性或弥散性心肌纤维化,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表现类似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但不能用冠状动脉病变或缺血损伤程度来解释的心肌病变。缺血性心肌病属于冠心病的晚期阶段,多由心肌梗死发展而来,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进步及人口老龄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急剧上升,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地增加。

  • 标签: 缺血性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WMSI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