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知识管理体系在各个行业内得到推广和应用。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医药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制药企业的营销模式需要适应新的转变,知识管理也成为了制药企业学术营销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知识管理的内涵、在学术营销中的作用及其实施内容和方法。

  • 标签: 知识管理 制药企业 学术营销
  • 简介:[摘要]刘红旭,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刘红旭教授认为冠心病治疗益气逐瘀应贯穿始终,配合化痰,温阳,刘教授在组方时注重固护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刘教授善用土鳖虫,水蛭等虫类药物,增加活血化瘀疗效。刘教授益气逐瘀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效果颇佳。

  • 标签: []刘红旭 益气逐瘀 固护脾胃 虫类药
  • 简介:摘要:卷帙浩繁的贵州彝文古籍中不乏有许多珍贵而独特的医学医药文献,贵州彝族医药文献的研究可以为彝学及民族医学的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宝贵材料。因此,贵州彝族医药文献的研究对彝学研究、民族医学的研究及中医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贵州彝族医药文献 学术价值 方法论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自闭症儿童患者上加入穴位按摩和语言训练联合治疗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选取2020年1月~2020年7月接受治疗的自闭症儿童患者60例,使用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语言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联合语言训练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结果 根据两组的治疗结果得出,观察组对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自闭症 穴位按摩 语言训练 交流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特点与康复治疗需求,评价口部肌肉按摩与感知训练配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的语言交流障碍孤独症儿童(n=80),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联合组)治疗。对照组儿童采取感知训练治疗,联合组儿童采取口部肌肉按摩联合感知训练治疗,各40例。比较2组儿童治疗期间语言功能、口部运动功能情况。结果:2组儿童语言功能、口部运动功能比较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儿童功能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

  • 标签: 口部肌肉按摩 感知训练 孤独症儿童 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功能 口部运动功能
  • 简介:[摘 要] 目的: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1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62例(96髋),男20例(23髋),女42例(73髋),均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结果:一次复位成功88髋,2次复位成功8髋。手法复位后有5例共7个髋关节的股骨头距髋臼稍远,未完全进入髋臼内,经过3~6个月固定后复查,股骨头逐渐进入髋臼。全部患者复位后随访2~3年,发现髋臼指数恢复至20°以上者81髋,接近20°者15髋。髋关节功能及步态正常,行走无髋关节疼痛。结论: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疗法,且患儿越早接受治疗,疗效越好。

  • 标签: 包海金 学术思想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闭合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感风寒发热应用小儿推拿各流派手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1月-2020 年12月之中接受诊治的外寒风寒发热患者70例,结合推拿流派手法的差异划分六个小组,各个小组分别结合流派推拿手法加以治疗,即Ⅰ组(n=10)、Ⅱ组(n=10)、Ⅲ组(n=10)、Ⅳ组(n=10)、Ⅴ组(n=10)、Ⅵ组(n=10),评估不相同流派推拿手法对疾病治疗产生的效果。结果:治疗之后,六组人员的体征积分均小于治疗之前的数值,p0.05;所有的患者均没有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可以明确推拿手法的运用存有较强安全性与可靠性。结论:小儿推拿各流派手法治疗外感风寒发热均表现出可行性,本院创新的外感风寒发热疾病推拿手法,饱含着地区特色,值得广泛的宣传和推广。 【关键词】小儿推拿;流派手法;外感风寒发热;学术特点;临床效果 在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背景下,小儿推拿不只是可调整病情,还可起到调整患者自身体质的作用,促使患儿免疫力可增强,广泛的存在于临床治疗中。小儿推拿存在长时间的历史,逐步构建小儿推拿流派,相关流派手法表现出特殊的风格,即三字经流派、孙重三流派、张汉臣流派、海派儿科流派、刘开运流派,这些都对外感风寒发热疾病产生一定成效【1】。另外我院尝试引进新颖的推拿手法,即便相关流派手法存在不同之处,可都存在着退热成效,治疗质量显著,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外寒风寒发热患者70例纳入分析范畴,对这些患者分组进行三字经流派、孙重三流派、张汉臣流派、海派儿科流派、刘开运流派与本院推拿治疗,依次记作Ⅰ组(n=10)、Ⅱ组(n=10)、Ⅲ组(n=10)、Ⅳ组(n=10)、Ⅴ组(n=10)、Ⅵ组(n=10)。所有的患者最小年龄是8个月、最大年龄是10岁,均数(5.46±2.10)岁。最小病程是9个小时,最大病程是3天,均数(2.10±0.03)天。六个小组的患者在年龄等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可以互相对比(p>0.05),同时家属均签订知情协议书。 1.2方法 对每个小组的患者分别实施对应推拿手法,即Ⅰ组:清天河水、提捏机体大椎、掐五指节;Ⅱ组:水底捞明月与打马过天河【2】;Ⅲ组:揉一窝风、推六腑、清天河水与捏大椎;Ⅳ组: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水、推三关与推六腑;Ⅴ组:打马过天河、退五经、水底捞明月以及推脊;Ⅵ组:开天门、拿风池、推上三关、清天河水。引进婴儿润肤油作为介质。均运用左手进行推拿,操作在患者发热区【3】。治疗期间:医生保持整洁的医容,保持环境适宜与温度适宜,在治疗之前的一个小时之内不可以进食。在治疗之后强调休息,叮嘱患儿饮入温水。具体的推拿治疗结合穴位加以明确,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日治疗一次。对每组患儿均治疗三天,分析病情改善效果。 1.3观察指标 统计六组人员临床体征积分变化,评估推拿手法的效果【4】。记录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推拿手法的运用安全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各组人员体征积分变动 治疗之后,六组人员的体征积分均小于治疗之前的数值,即Ⅰ组体征积分均数为(5.81±3.36)、Ⅱ组体征积分均数为(5.69±2.78)、Ⅲ组体征积分均数为(5.47±3.50)、Ⅳ组体征积分均数为(5.08±3.12)、Ⅴ组体征积分均数为(5.41±2.80)、Ⅵ组体征积分均数为(4.41±2.89),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比较体征积分变动 () 小组 治疗之前 治疗之后 Ⅰ组(n=10) 9.91±3.88 5.81±3.36 Ⅱ组(n=10) 8.79±6.10 5.69±2.78 Ⅲ组(n=10) 9.36±3.18 5.47±3.50 Ⅳ组(n=10) 10.25±3.31 5.08±3.12 Ⅴ组(n=10) 8.36±5.17 5.41±2.80 Ⅵ组(n=20) 9.86±3.41 4.41±2.89 2.2 对比各组人员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没有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可以明确推拿手法的运用存有较强安全性与可靠性。 3.讨论 针对外感风寒发热疾病治疗,本次分析中运用多种推拿手法实施分组治疗思路,目的是分析多个流派推拿手法对疾病产生的影响,研究流派推拿手法的学术特征。Ⅰ组的推拿手法重点选取主穴与独穴,凸显善用请法的理念;Ⅱ组的推拿手法关联手穴以及体穴;Ⅲ组的推拿手法强调小儿望诊,依托西医学特殊的诊断技术,完成辨病以及辩证的有机结合;Ⅳ组的推拿手法引进“穴部”思想,主张穴位与部位一同治疗;Ⅴ组的推拿手法围绕“推五经”进行,全面顾及中医领域的理模块、法模块与方模块,凸显疾病治疗的整体思想;Ⅵ组的推拿手法关联地区实际特征,吸取专业治疗经验,强调整体性以及局部性的结合理念,在穴位效果加以研究,三关穴是散穴的必要点、水底捞月与推天河水是祛湿解表的要点,彰显着本院的小儿推拿特征。多个推拿手法存在各异性,最终的目标均是解表退热,对应的临床成效比较显著。基于此,小儿外感风寒发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不良症状,调整患者生命体征,存在较高的安全性,如何选取推拿手法,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明确,以各个流派的学术特征为基础,全方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斯文, 赵娜, 张玮,等. 津沽小儿推拿流派理论方法体系介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 v.34(11):34-36. [2] 李奕菊, 王莹, 王琦,等. 刘景源教授治疗外感初期发热临床经验[J]. 吉林中医药, 2020, 040(006):748-750. [3] 王静华, 吴君, 黄河伟. 小儿推拿联合平衡罐治疗小儿痰湿蕴肺型咳嗽30例[J]. 中医外治杂志, 2020, v.29;No.164(01):7-8. [4] 严桂芬. 退热贴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9, 026(011):72-73.

  • 标签:
  • 简介:摘 要 总结了内蒙古名老蒙医正骨专家包斯琴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正骨经验。包老师以包氏正骨理论为治疗原则,治疗脱位、韧带、半月板及软组织损伤、骨关节退行性改变、颈、胸、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高难度的疾病的治疗方面效果尤为显著,体现出包老师高超的手法技艺。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其蒙医正骨手法治疗的临证经验,聆听教诲,获益颇多,在文中蒙医正骨手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经验,为蒙医正骨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包斯琴 学术思想 蒙医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