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五年来的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010年至2014年这五年间,我院剖宫产率由2010年的33.5%逐步上升到了2014年的46.8%,增加了1.4倍,剖宫产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P<0.05)。此外,在2010年至2012年间,在剖宫产指征构成比重占据第一位的为难产,而在2013年至2014年间,占据第一位的为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所占剖宫产指征构成比重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对剖宫产指征进行严格掌握为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所在,产科医师及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助产技术,宣传阴道分娩的优势,尽可能减少因社会因素而施行的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的护理方法及其重要作用。方法选择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收治的5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以及病死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16%)(12%),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综合优质护理方法对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效果显著,同时极大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有利于手术顺利操作,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并发大出血 剖宫产瘢痕妊娠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腹部横切口美容缝合的方法以及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于我院妇产科的120例剖宫产产妇行可吸收皮内美容缝合腹部的横切口,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结果本组产妇经过系统的术后护理,4例产后出现感染,产后感染率为3.33%,感染患者经过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切口愈合情况良好,产妇术后疼痛感较轻,平均住院时间为(6.2±1.3)d,产妇切口愈合后,美容效果理想,对手术和护理较为满意,均顺利出院。结论采用可吸收扣线皮内美容缝合剖宫产手术后的腹部横切口,并针对患者实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缝合效果良好,患者恢复较快且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美容缝合 剖宫产 腹部横切口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为后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我院近两年内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而实行B-Lynch缝合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止血效果。结果本实验14例患者均得到较好止血,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整体B-Lynch缝合术止血效果满意。结论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效果良好、安全、无并发症及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产妇 产后出血 B-Lynch缝合术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有了更高的关注和要求,这就对我国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领域。本研究就医学中较为罕见的子宫瘢痕妊这一病情的基本含义、症状以及子宫瘢痕妊在妇女剖宫产手术后中的临床表现症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有效治疗妇女剖宫产术后出现的子宫瘢痕这一罕见的症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策略与方法给出几点相关的建议,以供相关的医学人士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子宫瘢痕妊病症 剖宫产手术1 临床病症分析与治疗措施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83-01
  • 简介:摘要探讨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孕次等相关资料下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影响因素。从临床来看,不同手术缝合方式、手术时间、缝线吸收等临床在体温、血常规异常及子宫复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子宫复旧及切口愈合上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影响因素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剖宫产社会因素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基于本院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这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两组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的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2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4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剖宫产孕产妇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和产程,同时降低出血量和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全面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应被大力推荐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剖宫产 社会因素 母婴并发生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9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产妇术后采用一般护理,治疗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疼痛程度,观察两组产妇心理状态。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产妇的HAMD、HAMA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的缓解不良心理情绪,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剖宫产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子宫疤痕妊娠患者40例临床资料,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疤痕妊娠的疗效。结果32例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均顺利实施,未发生大出血;8例保守治疗患者,其中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成功,6例患者经清宫术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HCG降低明显,包块消失。40例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未发生卵巢早衰或继发性闭经情况。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有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无需清宫治疗,并可有效止血。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剖宫产术 子宫疤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剖宫产手术配合及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全程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给予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精神上的支持,让其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达到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极其重要,既加强了医护合作又密切了护患关系,使产妇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使手术顺利完成,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手术配合 剖宫产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顺产和剖宫产后产妇出血和母婴结局情况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245例孕妇临床信息,将其按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161例)和剖宫产组(84例),对两组孕妇的产后出血和母婴结局情况对比分析。结果顺产组产后出血及出血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其产褥病率及感染率更低,胎儿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剖宫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分娩采用顺产方式与剖宫产相比优势明显,在剖宫产中应对剖宫产指征进行严格控制,以顺产为主要分娩方式,从而达到母婴结局改善目的。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40例椎管内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术毕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试验组注入0.25%罗哌卡因20ml,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术后所有产妇均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比较两组术后4,8,12和24h动态、静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切口VAS、镇痛泵按压次数等。记录腹横肌平面阻滞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和8h动态VAS试验组为(4.1±1.7)和(5.3±1.8)分,对照组为(6.3±2.0)和(7.0±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和8h切口VAS试验组为(0.9±0.4)和(1.2±0.8)分,对照组为(3.6±2.1)和(6.8±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试验组(2.8±1.4)次,对照组(4.0±1.9)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镇痛曲马多用量试验组(214±12)mg,对照组(224±15)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腹横肌平面阻滞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简单易行,成功率高,镇痛效果明确,且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多模式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 标签: 超声检查 镇痛 腹横肌平面阻滞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时机静脉预先泵注甲氧明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剖宫产手术中对低血压的防治效果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择期CSEA剖宫产手术产妇90例(ASAⅠ∽Ⅱ),根据静脉微泵注入甲氧明的时机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将甲氧明10mg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0.5mg/ml)备用。A组:产妇入室安静10min后开始静脉泵注,其泵注速度为25∽35ml/h;B组:CSEA操作注入局麻药即刻开始静脉泵注甲氧明,其泵注速度同A组;C组: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如术中产妇收缩压(SBP)下降≥20%基础值或SBP≤100mmHg时,单次静注甲氧明2mg,如给药后再次发生低血压,相同药物剂量重复给药一次;记录CSEA注药后1、3、5、10、15、20、30min和术毕各时点的SBP、DBP和HR,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注药后再次出现低血压的情况。结果A、B两组术中输液量比C组明显减少(p<0.05);与C组相比,B组患者CSEA注入腰麻药后10、20min及术毕时SBP、DBP更为平稳(p<0.05);与B、C两组比较,注腰麻药后1、3、5、10min,A组HR明显减慢(p<0.05);与C组比较注腰麻药后10、15、20、30min和术毕各时间点,A、B两组HR减慢(p<0.05)。术中低血压发生率A组(3.3%)、B组(6.7%),均较C组(30.0%)低(p<0.05);C组再次出现低血压3例(33.3%)。与B、C两组比较,A组有3例(10%)出现心动过缓(p<0.05)。A、B两组较C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高(p<0.05)。结论采用手术前静脉预先泵注甲氧明方法安全有效,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妇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其中以B组静脉泵注甲氧明的方法术中血压维持好,对心率的影响小,对新生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甲氧明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中肌注与宫体注射欣母沛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伴有出血高危因素孕产妇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的孕产妇剖宫产中采取肌注欣母沛,观察组孕产妇剖宫产中采取宫体注射欣母沛。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8%,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观察组较低,P<0.05.对照组孕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副反应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有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剖宫产中应用欣母沛注射,不仅仅将术中产后出血量减少,同时也使得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宫体注射 欣母沛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