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反应红细胞体积变化,是缺铁性贫血的标志物。最近,有研究报道,RDW升高与普通人群高死亡风险相关。然而,RDW与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为探讨RDW与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VashisthaT博士和同事开展了一项大规模回顾性观察研究,结果表明,RDW升高与HD患者全因死亡增加相关。该研究发表在《AJKD》期刊。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液透析 死亡风险 全因死亡率 红细胞体积 脉通
  • 作者: 王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6-12-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第15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应用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单因素分析中的差异。结果:入选本次回顾性分析的50例患者中,死亡14例,生存36例,临床死亡率为28.00%;两组患者在入院前抗生素使用、感染性休克、气管插管、化疗等临床评价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从本次回顾性分析的结果来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死亡率较高,绝大多数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入院前抗生素使用、感染性休克、气管插管、化疗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死亡率,需在工作实践中加以重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入选的患者共10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看,对照组显效有15例,占28.3%,治愈有21例,占39.62%,无效有17例,占32.08%,治疗总有效率为67.92%。观察组显效有28例,占52.83%,治愈有23例,占43.4%,无效有2例,占3.77%,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复发有1例,复发为1.89%,对照组复发有9例,复发为16.8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内科综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且在心内科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老年 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治疗 有效率及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定期产检对减少高危孕妇母婴并发症和死亡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期间孕产保健门诊接诊的200例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定期产检进行分组研究,定期产检为研究组,不定期产检为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100例。分别对两组孕妇妊娠情况和围产期新生儿问题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产妇妊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产期新生儿的健康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孕妇接受定期产检不仅能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死亡,提高救治水平的重要基础。

  • 标签: 定期产检 高危孕妇 母婴并发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和死亡的影响。 方法: 选取 本院收治行心肺复苏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 64 例,纳入时间自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施行常规护理、急诊护理,对比两组心脏骤停患者的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死亡。 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呼吸机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动脉压、心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施行 急诊护理对改善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康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患者80例进行分析,根据救治措施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救治措施,观察组于常规救治措施同时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00%、死亡2.50%显著优于参照组52.50%、15.00%,P<0.05。结论在常规救治措施基础上采取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提高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降低死亡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常规救治 效果 死亡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加强护理在老年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的价值及对死亡的影响意义。方法:2020.03~2021.06期间(研究样本采集时间段),老年重症新冠肺炎患者10例为研究基数资料,分析护理干预方案其临床应用价值,均对10例患者实施加强护理干预,分析患者(1)生命质量、情绪评分;(2)护理满意度、死亡。结果:相较实施前,实施后患者生命质量、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死亡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加强护理在老年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护理当中,可积极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情绪评分,满足患者护理需求,降低死亡,护理效果积极,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加强护理 老年重症新冠肺炎 价值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胃镜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死亡以及输血量情况。方法 于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5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参照组(27名)和治疗组(28名)。参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组行胃镜。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参照组中10名显著疗效(37.0%),13名初见疗效(48.2%),4名未见疗效(14.8%);治疗组中16名显著疗效(57.1%),11名初见疗效(39.3%),1名未见疗效(3.6%)。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6.4%(27/28)显著高于参照组85.2%(23/27);治疗组死亡0.0%(0/28)显著低于参照组11.1%(3/27)。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治疗 死亡率 输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院前急救护理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胸痛缓解、心肌梗塞并发症及死亡的影响。方法:将我院 2016年 1月到 2018年 9月的 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给予常规护理,院前急救护理组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胸痛缓解;急救的总时间;护理前后情绪状态;心肌梗塞并发症及死亡。结果:院前急救护理组胸痛缓解、情绪状态、急救的总时间、心肌梗塞并发症及死亡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 P< 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改善心功能,缩短急救时间,提高胸痛缓解,减少心肌梗塞并发症及死亡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胸痛缓解率 心肌梗塞并发症 死亡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助产士全程陪护对产妇顺产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产妇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两组,各15例,观察组产妇给予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护,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分娩陪护方式,对两组产妇出血情况、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婴儿不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产妇出血显著高于观察组,且顺产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程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另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婴儿不良反应发生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全程一对一对产妇进行陪护,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提高顺产,缩短产程,降低胎儿不良反应。

  • 标签: 助产士 产妇 顺产率 产后出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膜早破产妇接受产科护理对其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1月-2022年1月区间内产科收治的胎膜早破患者内随机选择60例进行干预,根据干预形式对其进行分组,即实验与对照,各30例。对照组整体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整体均接受产科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中的产妇在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与宫内感染,包括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的情况都比对照组理想,差异比较明显,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膜早破产妇实施产科护理措施,可以改善妊娠结局,提升自然分娩,提高母乳喂养,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产科护理 胎膜早破 自然分娩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初产妇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自行制定一份关于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的调查表,将调查表发放至80例初产妇手中,以问卷的方式对80例初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的调查。结果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参差不齐,年龄与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无关,而文化程度与其有关,文化程度越高者其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亦越高。结论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并不理想,应加强对初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教育,使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提高,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 标签: 初产妇 新生儿 护理知识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分离时如何使用PDCA建立爱婴小组,PDCA在母乳喂养中的干预提高母婴分离产妇的母乳喂养。方法通过微信及电话回访2018-1月至2019-5月于我院分娩时新生儿因特殊情况母婴分离的产妇母乳喂养的情况。2018-1月至2019-1月母婴分离的产妇为观察组,2019-1月至2019-5月母婴分离的产妇为对照组,运用PDCA模式,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目标,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建立爱婴小组,加强母乳喂养宣教。结果品质改进以后,护理人员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及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均有所提高。结论运用PDCA提高护理人员、产妇、家属的母乳喂养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爱心,加强母乳喂养宣教,加强产妇母乳喂养技巧,促进产后泌乳,降低产后乳胀情况,提高母乳喂养

  • 标签: PDCA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期间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待产的初产妇96例,并将产妇按照入院时间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不同产程所用时间以及两组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观察组产妇在不同产程所用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97.92%)也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增加产妇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 自然分娩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措施联合干预对降低孕产妇剖宫产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孕产妇98例。以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9)。参照组行常规干预措施,实验组加行多措施联合干预。对比两组孕产妇剖宫产及不良事件发生。结果:实验组剖宫产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联合干预措施 孕产妇 剖宫产率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服务对产妇难产及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54例为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并进行护理效果的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结果 B组产妇各产程用时均较A组更少,产妇难产及新生儿窒息均较A组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服务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产科分娩安全,并缩短产程用时。

  • 标签: 综合护理服务 产妇难产 新生儿窒息 产程用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多维度干预展开研究,分析其对初产妇分娩及剖宫产改善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将我院妇产科8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比组初产妇425例,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初产妇425例,采用多维度干预。收治后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425例初产妇经多维度干预后,分娩时间低于对比组、自然分娩高于对比组、剖宫产低于对比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度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影响较大,更多产妇愿意自然分娩,剖宫产明显降低,产妇分娩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维度干预 初产妇 分娩 剖宫产